章末过关检测(三)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原子结构理论与α粒子散射实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汤姆生的“枣糕模型”是错误的
B.卢瑟福认识到汤姆生“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核式结构理论的正确性
D.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解析:选D.卢瑟福设计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探究原子内电荷的分布,并非为了验证汤姆生模型是错误的,A错误;卢瑟福并不是认识到“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B错误;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由实验现象而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错误,D正确.
2.对于线状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种原子处在不同温度下发光的线状谱不同
B.每种原子处在不同的物质中的线状谱不同
C.每种原子在任何外界条件下发光的线状谱都相同
D.两种不同的原子发光的线状谱可能相同
解析:选C.每种原子在任何外界条件下的线状谱都相同,不同原子的线状谱不同.
3.玻尔的原子模型解释原子的下列问题时,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观点不同的是( )
A.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电子与核间的静电引力
B.电子只能在一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C.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能量不同
D.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静电引力不同
解析:选B.选项A、C、D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也有提及,而玻尔在他的基础上引入量子学说,假设电子位于不连续的轨道上.
4.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 μm,λ2=3.39 μm.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1=1.96 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ΔE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能级间隔,则ΔE2的近似值为( )
A.10.50 eV B.0.98 eV
C.0.53 eV D.0.37 eV
解析:选D.能级跃迁满足ΔE1=,ΔE2=代入数值可求得ΔE2≈0.37 eV.
5.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放出光子的频率为ν,则它从基态跃迁到n=4的能级吸收的光子频率为( )
A.ν B.ν
C.ν D.ν
解析:选D.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
hν=E3-E2=-=-E1 ①
则从基态跃迁到n=4的能级,吸收光子能量
hν′=E4-E1=-E1=-E1 ②
由①②得ν′=ν,选项D正确.
6.氢原子的基态能级E1=-13.6 eV,第n能级En=,若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以下跃迁中放出的光也一定能使此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是( )
A.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
B.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
C.从n=5能级跃迁到n=3能级
D.从n=6能级跃迁到n=5能级
解析:选A.由En=可得各能级E2= eV=-3.4 eV,E3= eV≈-1.51 eV,E4= eV=-0.85 eV,E5= eV≈-0.54 eV,E6= eV≈-0.38 eV.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由hν=E-E′,可得ν0=,ν1=,ν2=,ν3=,ν4=,又E3-E2=1.89 eV,E2-E1=10.2 eV,E4-E3=0.66 eV,E5-E3=0.97 eV,E6-E5=0.16 eV,故只有ν1>ν0,A选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密立根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D.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解析:选BD.汤姆生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选项A、C错误,B、D正确.
8.根据光谱的特征谱线,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鉴别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状谱中的明线是特征谱线,吸收光谱中的暗线不是特征谱线
B.线状谱中的明线不是特征谱线,吸收光谱中的暗线是特征谱线
C.线状谱中的明线与吸收光谱中的暗线是特征谱线
D.同一元素的线状谱的明线与吸收光谱中的暗线都是一一对应的
解析:选CD.根据光谱理论知,明线光谱与吸收光谱都能表示元素的特点,都是元素的特征谱线,而同一元素的线状谱与吸收光谱都是一一对应的,C、D正确.
9.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受力变小
B.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解析:选B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r减小,由库仑定律知核外电子受力变大,A错;由k=m得Ek=mv2=知电子的动能变大,由En=- eV知n减小时原子能量减少,B对;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C错,D对.
10.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γ射线
B.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
C.在水中传播时,a光较b光的速度小
D.氢原子在n=2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
解析:选ABD.γ射线是原子核发生衰变产生的,并非氢原子能级跃迁时产生的,A错;ΔE=hν,ΔE42>ΔE32>ΔE43,νa>νb>ν43,B错;速度v=,因为νa>νb,所以na>nb,即va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20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 eV,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 J·s.
(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
(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最小的频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1)E2==-3.4 eV E=E∞-E2=3.4 eV.
(2)N=C==6(种)
E4==-0.85 eV
E3=≈-1.51 eV
E4-E3=hνmin
νmin=1.6×1014 Hz.
答案:(1)3.4 eV (2)6种 1.6×1014 Hz
12.(20分)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照射氢原子,求氢原子电离后电子的速度多大?(电子电荷量e=1.6×10-19 C,电子质量me=0.91×10-30 kg)
解析:(1)n=2时,E2= eV=-3.4 eV
所谓电离,就是使处于基态或激发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到n=∞的轨道,n=∞时,E∞=0.
所以,要使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电离能为
ΔE=E∞-E2=3.4 eV
ν== Hz≈8.21×1014 Hz.
(2)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的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E0=h·ν0=6.63×10-34× J
=9.945×10-19 J
电离能ΔE=3.4×1.6×10-19 J=5.44×10-19 J
由能量守恒:hν0-ΔE=mev2
代入数值解得:v≈9.95×105 m/s.
答案:(1)8.21×1014 Hz (2)9.95×105 m/s
PAGE
5
(共24张PPT)
E/ev
0.85
3
1.51
2
3.4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