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影响;
2.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
学习难点: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的影响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预习评价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_______
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宋的________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了_____________
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_______,之后传到________及__________,又经_________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_______________等途径传入欧洲。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汉代时,人们制成指南工具是_____________
北宋时人们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指南针发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药发明的时间是____________,到_____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药发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达的中外交通 (1)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____________
宋代_________比较发达,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代的海路可通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元朝重视外来科技和文化,在中央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机构。
问题发现,合作探究
宋元时期科技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科技先进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 交通发达
课堂检测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检测题
1、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3、火药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
4、《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
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5、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导学案答案:
二、(1)宋元时期政治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
(2)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
(3)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检测题答案:
A 2、B 3、 C 4、C 5、D
6、(1)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 图二:指南针 图三:火药
(2)预兆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任意答两点即可)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言之成理即可)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