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本章优化总结
第4章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知识体系网络构建
宏观把握·理清脉络
专题归纳,整合提升
归纳整合·深度升华
章末过关检测(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以下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两小球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同时温度升高
B.冰在阳光下熔化成水
C.点燃的爆竹在空中爆炸
D.汽车的车轮与地面相互摩擦发热
解析:选B.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指内能的转移,而不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两小球碰撞后粘在一起,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点燃的爆竹在空中爆炸,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车轮与地面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
2.下列关于内能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铃薯所含热量高
B.内能越大的物体热量也越多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流向内能小的物体
D.自然过程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流向温度低的物体
解析:选D.选项A是一种很常见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无需计较,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不能像内能那样蕴含在物体中,选项A错;说法B与说法A有相同的错误,此外,物体的内能改变与可能传递的热量之间,在数量上没有必然联系,选项B错;自然过程中,两物体之间热量流向只与它们的温度有关,而与它们的内能无关,选项C错,D对.
3.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
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解析:选B.绝对零度无法达到,A项错;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可以全部用于做功,但要引起其他变化,B项对;物体吸收热量,但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加,C项错;压缩气体,气体同时对外放热,温度不一定升高,D项错.
4.一个气泡从恒温水槽的底部缓慢向上浮起,(若不计气泡内空气分子势能的变化)则( )
A.气泡对外做功,内能不变,同时放热
B.气泡对外做功,内能不变,同时吸热
C.气泡内能减少,同时放热
D.气泡内能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解析:选B.在气泡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外部的压强逐渐减小,气泡膨胀,对外做功,由于外部恒温,且气泡缓慢上升,故可以认为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空气的温度始终等于外界温度,内能不变,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且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界所做的功.
5.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气温往往在-50 ℃以下.在研究大气现象时可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叫做气团.气团直径可达几千米.由于气团很大,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可以忽略.高空气团温度很低的原因可能是 ( )
A.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膨胀,同时对外放热,使气团自身温度降低
B.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收缩,同时从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C.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膨胀,气团对外做功,气团内能大量减小,气团温度降低
D.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收缩,外界对气团做功,故周围温度降低
解析:选C.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变化ΔU与做功W和热传递Q有关,满足ΔU=W+Q,气团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膨胀,气体对外做功,又由于气团很大,其边缘与外界的热传递作用对整个气团的影响可忽略,因而内能不断减小,所以气团的温度会降低.
6.如图所示,在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盛有同种液体,并用阀门K将液体隔成左、右两部分.现打开阀门K,到液面相平的过程中,液体向外放热Q,内能变化量为ΔU,液体动能变化量为ΔEk,大气对液体做功为W1,重力做功为W2,液体克服阻力做功为W3,由功能关系可得:①W1=0;②W2-W3=ΔEk;③W2-W3=Q=ΔU;④W3-Q=ΔU.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B.由动能定理W2-W3+W1=ΔEk,其中W1=pΔV左-pΔV右=0,可知①②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由于放热ΔU=W-Q,故④正确,③错误,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
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解析:选CD.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物体受重力 mg,地板施加的支持力N作用,重力对其做负功,支持力对其做正功,设升降机上升高度为h,由动能定理知WN-mgh=ΔEk.WN=mgh+ΔEk,其中mgh为物体势能的增加量,也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ΔEk为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8.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汽化吸收箱体内的热量,经过冷凝器时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到箱体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可以自发地从冰箱内传到冰箱外
B.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是因为其消耗了电能
C.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D.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解析:选BC.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热学过程,C正确,D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A错误,B正确.
9.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V和摄氏温度变化关系的V-t图像,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内能增大
B.气体的压强减小
C.气体的压强不变
D.气体对外做功,同时从外界吸收热量
解析:选ABD.由状态A到状态B,温度升高,内能增大,A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由状态A到状态B,压强减小,B正确、C错误;气体内能增加,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正确.
10.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
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
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
解析:选BD.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 (常数)可知,A、C选项错误;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选项正确.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W=ΔU可知,吸收热量,也可能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如果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做的功,则内能增加,分子热运动加剧,故D选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6分)如图所示是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的气体实验装置,开始时封闭的空气柱长度为22 cm,现在用竖直向下的外力F压缩气体,使封闭空气柱长度变为2 cm,人对活塞做功100 J,大气压强为p0=1×105 Pa,不计活塞重力.问:
(1)若用足够长的时间缓慢压缩气体,求压缩后气体的压强多大?
(2)若以适当的速度压缩气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为20 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多少?(活塞的横截面积S=1 cm2).
解析:(1)设压缩后气体的压强为p,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L0=22 cm,L=2 cm,V0=L0S,V=LS
缓慢压缩气体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0V0=pV
解得:p=1.1×106 Pa.
(2)大气压力对活塞做功:W1=p0S(L0-L)=2 J
人做功W2=100 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1+W2+Q
将Q=-20 J代入解得ΔU=82 J.
答案:(1)1.1×106 Pa (2)82 J
12.(16分)如图所示p-V图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ACB过程至状态B,气体对外做功280 J,吸收热量410 J;气体又从状态B经BDA过程回到状态A,这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200 J.求:
(1)ACB过程中气体的内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变化量是多少?
(2)BDA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解析:(1)ACB过程内能增加
ACB过程中W1=-280 J,Q1=410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B-UA=W1+Q1=130 J
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为130 J.
(2)BDA过程中气体放热
因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BDA过程中气体内能变化量UA-UB=-130 J
又因外界对气体做功200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A-UB=W2+Q2,Q2=-330 J
放出热量330 J.
答案:(1)增加 130 J (2)放热 330 J
13.(20分)氢气燃料汽车,氢在发动机内燃烧过程中,只会排出水蒸气而无其他废气排出,因此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是环保汽车.有一辆氢气燃料汽车质量为6×103 kg,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最大输出功率为60 kW,问:(g=10 m/s2)
(1)汽车以加速度a=0.5 m/s2从静止匀加速启动,这个加速过程能持续多少时间?
(2)最大行驶速度为多少?
(3)若此车以最大速度行驶300 km,发动机效率为50%,则需要多少氢气做燃料?(每摩尔氢气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并放出2.858×104 J的热量)
解析:(1) ?t==20 s.
(2)v==20 m/s.
(3)F=f=μmg=3×103 N,W=fs=9×108 J,
W总==1.8×109 J.
mH2= kg≈126 kg.
答案:(1)20 s (2)20 m/s (3)126 kg
PAGE
4
本章优化总结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1.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内能的增量(ΔU),外界对物体做功(W)和外界向物体传递的热量(Q)之间的关系,即ΔU=W+Q,正确理解公式的意义及符号的含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保证.
(1)外界对物体做功,W>0;物体对外界做功,W<0.
(2)物体从外界吸热,Q>0;物体放出热量,Q<0.
(3)ΔU>0,物体的内能增加;ΔU<0,物体的内能减少.
2.解题思路:分析题干确定内能改变的手段(W、Q)→判断W、Q的符号→代入公式ΔU=W+Q →得出结论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A→B”“B→C”“C→D”或“D→A”).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收63 kJ的热量,在C→D过程中放出38 kJ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________kJ.
[解析] (1)在A→B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故气体对外界做功,选项A错误;B→C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W<0,且为绝热过程,Q=0,根据ΔU=Q+W,知ΔU<0,即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选项B错误;C→D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故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选项C正确;D→A的过程为绝热压缩,故Q=0,W>0,根据ΔU=Q+W,ΔU>0,即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
(2)从A→B、C→D的过程中气体做等温变化,理想气体的内能不变,内能减小的过程是B→C,内能增大的过程是D→A.
气体完成一次循环时,内能变化ΔU=0,热传递的热量Q=Q1-Q2=(63-38)kJ=25 kJ,根据ΔU=Q+W,得W=-Q=-25 kJ,即气体对外做功25 kJ.
[答案] (1)C (2)B→C 25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1.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时,要注意理解其本质,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对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说明.凡是对这种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说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本章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很多,这些不同形式的表述都是等价的.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表现形式
(1)热传递具有方向性: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时,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低温物体不可能自发地将热量传给高温物体.要实现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热量,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因而产生其他影响或引起其他变化.
(2)气体的扩散现象具有方向性:两种不同的气体可以自发地进入对方,最后成为均匀的混合气体,但这种均匀的混合气体,绝不会自发地分开,成为两种不同的气体.
(3)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因摩擦而逐渐停下来,但绝不可能出现物体吸收原来传递出去的热量后,在地面上重新运动起来.
(4)气体向真空膨胀具有方向性:气体可自发地向真空容器膨胀,但绝不可能出现气体自发地再从容器中流回,使容器变为真空.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
C.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推论
[解析] 如果有外界的帮助,可以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也可以把热量全部用来做功,故A、B错误.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在任何过程中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却说明并非能量守恒过程均能实现.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反映宏观自然过程进行的方向和条件的一个规律.它指出自然界中出现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某些方向的过程可以实现,而另一方向的过程则不能实现,在热力学中,第二定律和第一定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故D错误,C正确.
[答案] C
能量守恒定律
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规律,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方法步骤
(1)认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例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光能等)在相互转化.
(2)分别写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
(3)根据下列两种思路列出能量守恒方程:ΔE减=ΔE增.
①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与增加量一定相等.
②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与增加量一定相等.
(4)解方程,代入数据,计算结果.
质量M=200 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20 g的铅弹[铅的比热容c=126 J/(kg·℃)]以水平速度v0=500 m/s射入木块,当它射出木块时速度变为vt=300 m/s,木块的速度20 m/s.若这一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其中42%被子弹吸收而使其升温,对铅弹穿过木块过程,求:
(1)子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
(3)产生的总热量;
(4)子弹升高的温度.
[解析] (1)子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1=m(v-v)=×0.02×(5002-3002) J=1 600 J.
(2)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
W2=Mv2-0=×0.2×202 J=40 J.
(3)这一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W=W1-W2=(1 600-40) J=1 560 J.
已知损失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内能的增量,即产生的总热量Q=1 560 J.
(4)已知产生的总热量中有42%被子弹吸收而使其升温,则子弹升高的温度为:
Δt== ℃=260 ℃.
[答案] (1)1 600 J (2)40 J (3)1 560 J (4)260 ℃
PAGE
3
(共24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