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对吗?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
在括号里订正。
1.恭(gōng)勤不倦 ( )
2.以夜继日焉(yān) ( )
3.铁杵(wǔ)成针 ( )
4.逢老媪(wēn)方磨铁杵 ( )
5.还卒(cù)业 ( )
·
·
·
·
·
√
√
chǔ
ǎo
zú
二、看拼音,写词语。
家境pín hán( )的车胤、孙康náng yíng yìng xuě( ),qín fèn( )苦读,最终都成了bó xué duō tōng( )的大学者。
贫寒
囊萤映雪
勤奋
博学多通
三、选字组词。
晶( ) ( )火虫
赌( ) 拼( )
( )补 恰( )
莹
萤
博
搏
缝
逢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胤恭勤不倦 恭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学多通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是溪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磨铁杵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谦逊有礼。
通晓,明白。
这。
正在。
五、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胤恭/勤不倦。
B.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A
六、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几十个萤火虫来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一、《囊萤夜读》:苦读不辍
1.查资料,判断正误。
(1)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记载
了西晋和东晋的历史。 ( )
(2)“胤”即车胤,西晋大臣。他勤奋好学,为人刚正。 ( )
(3)《三字经》里“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这一句中的
“如囊萤”讲的就是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 )
√
×
√
2.读课文,理解“囊萤夜读”。
(1)“囊萤夜读”中“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囊萤夜读”讲的是车胤小时候的故事。“________”是
“________”的方式,“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
的目的。
A.囊萤 B.夜读
用口袋装
A
B
B
A
3.分析“囊萤夜读”的因果。(用原文填空)
(1)车胤囊萤夜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胤囊萤夜读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贫不常得油
博学多通
4.说说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都可以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二、《铁杵成针》:坚持不懈
1.查资料,解题目。
(1)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提到的李太白即__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
(3)根据题目补充下面的谚语。
只要功夫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舆胜览·眉州
李白
唐
诗仙
铁杵磨成针
2.少年李太白的变化。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
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选文中加点的“之”字意思是( )
A.结构助词,的。 B.指代李太白。
C.指代铁杵。 D.指代老媪。
D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李太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原文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太白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用“____”在选文中画
出来。
未成,弃去
还卒业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
3.受到的启发。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只要有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会成功。
一、主题积累。
1.世上无难事,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
3.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___。
只怕有心人
业精于勤荒于嬉
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延伸阅读。
滥竽①充数
齐宣王②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③处士④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⑤之。廪食⑥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⑦立⑧,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像如今的笙。②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③南郭:复姓。④处士: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⑤说:通“悦”,对……感到高兴。⑥廪食:官府发放口粮。⑦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⑧立:继承了王位。
1.这则寓言选自( )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好一一听之 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士逃 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C
喜欢。
逃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郭处士能够在齐宣王那里顺利混下去的原因是( )
A.齐宣王喜欢听南郭处士吹竽。
B.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竽。
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独奏。
B
5.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要想获得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刻苦练本领,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