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6 22: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9?石家庄)下列人的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长发和卷发 B.身高和体重
C.单眼皮和双眼皮 D.蓝眼睛和大眼睛
2.(2019?攀枝花)科学家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器注入小鼠核未融合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生长速度快2﹣3倍的超级鼠。由此推论,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
A.基因 B.性状 C.基因和性状 D.基因或性状
3.(2019?石家庄)提倡优生优育是我国人口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一个人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不一定患有遗传病
4.(2019?攀枝花)以下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遗传普遍存在,变异很少出现
B.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
C.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D.引起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
5.(2019?攀枝花)已知高茎水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4条,则高茎水稻卵细胞中含有DNA分子(  )
A.12个 B.18个 C.24个 D.48个
6.(2019?攀枝花)马蛔虫是常见的马寄生虫,也是自然界已知的染色体数量较少的动物之一,其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只有4条染色体(I、Ⅱ、Ⅲ、Ⅳ)如图所示。则雄性马蛔虫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7.(2019?柳州)科学家将极地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移植到水稻中,使水稻也具有抗冻的特性。这种育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的(  )
A.形态结构 B.繁殖方式 C.营养成分 D.遗传物质
8.(2019?兰州)已知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现有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Aa C.aa D.AA或Aa
9.(2019?柳州)某夫妇先后生育了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女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来自父亲的是(  )
A.22+Y B.22+X C.22+XY D.22+XX
10.(2019?自贡)某家庭已生了两个女孩,他们还想生一个男孩,预计他们第三胎生男孩的可能性为(  )
A.25% B.50% C.75% D.100%
11.(2019?自贡)下面有关变异的实例中,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
A.白萝卜露在土壤外的部分呈绿色
B.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个色盲孩子
C.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
D.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的矮茎碗豆
12.(2019?自贡)人的肌肉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人的精子中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
A.46条和46个 B.46条和23个 C.23条和46个 D.23条和23个
13.(2019?莱芜区)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B.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其子代只表现显性性状
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显性性状
14.(2019?朝阳)人类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有酒窝由显性基因(T)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t)控制。据图分析,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在遗传过程中,总是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B.由图中可以得出:母亲的基因型是Tt
C.子代有酒窝个体的基因型为TT或Tt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酒窝且为女孩的可能性是12.5%
15.(2019?葫芦岛)一对夫妇控制某性状的基因组成分别是RR和rr,则他们孩子的基因组成为(  )
A.RR B.RR或Rr C.RR或rr D.Rr
16.(2019?朝阳)如果没有生物的变异,就没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没有可遗传的变异,就不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一项是(  )
A.双胞胎兄弟中的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他的肤色较黑
B.同一块地,光照充足的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
C.某品种苹果在栽培过程中,出现了果实颜色异常并有条纹的变异个体
D.被猫咬断尾巴的小鼠生出有尾巴的小鼠
17.(2019?抚顺)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种,选育出的太空椒果型大、品质优,其根本原因是(  )
A.水分充足 B.温度适宜
C.土壤肥沃 D.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8.(2019?葫芦岛)下列细胞中,含XY染色体的是(  )
A.女性的卵细胞 B.男性的精子
C.女性的体细胞 D.男性的体细胞
19.(2019?沈阳)母亲有耳垂(基因组成为DD),父亲无耳垂(基因组成为dd),他们的孩子有耳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
B.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
C.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
D.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20.(2019?抚顺)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作物体内,培育出抗虫棉。此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  )
A.发酵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核移植技术 D.胚胎移植技术
21.(2019?朝阳)生物课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内容有:
①应用转基因技术得到的“胖鲤鱼”
②利用基因工程使大肠杆菌产生人胰岛素
③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
④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
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胖鲤鱼”是基因工程的成果,这项技术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乙同学: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前景广阔,将来我要做药品研发工作,造福人类
丙同学: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丁同学:生物技术只可以用于克隆动物(如“多莉”),不能用于克隆植物。
几位同学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22.(2019?阜新)下列实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节食锻炼后,身材变苗条
B.常在室外工作,皮肤变黝黑
C.通过手术,单眼皮变成双眼皮
D.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
23.(2019?盘锦)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转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一过程中主要的生物技术是(  )
A.嫁接技术 B.发酵技术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24.(2019?鞍山)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  )
A.Y B.XY C.Y或X D.X
25.(2019?泰州)人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女儿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来自母亲的有(  )
A.0条 B.23条 C.24条 D.46条
26.(2019?日照)为了探究有耳垂和无耳垂到底是怎么遗传的,同学们利用假期分组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父母的耳垂情况 家庭数 有耳垂孩子个数 无耳垂孩子个数
第一组 都有耳垂 110 128 30
第二组 一方有耳垂,另一方无耳垂 55 42 29
第三组 都无耳垂 5 0 8
A.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B.第三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C.根据第一组可以判断出无耳垂是隐性性状
D.第二组中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27.(2019?日照)只要人的受精卵中含有“TDF“基因,就会发育成男孩,此基因位于(  )
A.X染色体 B.Y染色体
C.21号染色体 D.卵细胞细胞质
28.(2019?日照)一种果蝇突变体(一种变异类型)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温度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会大大提高,这说明(  )
A.温度是影响突变体生存的唯一因素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C.果蝇产生的突变体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D.突变体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29.(2019?百色)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 B.蛋白质 C.基因 D.细胞
30.(2019?仙桃)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幸福,民族兴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如果某小孩患有隐性遗传病,那么他的父母亲一定是近亲关系
B.如果一对近亲夫妇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患遗传病
C.携带某隐性致病基因的近亲结婚,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机率增加
D.若一家族有过某隐性遗传病,则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机率小
二.解答题(共3小题)
31.(2019?永州)玉米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10对。玉米的籽粒颜色黄色和紫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是科研人员进行相关遗传实验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代性状及数目
黄粒 紫粒
甲 黄粒×紫粒 142 130
乙 黄粒×黄粒 319 106
丙 紫粒×紫粒 0 279
(1)乙组中亲代均是黄粒,后代产生了紫粒的现象,称为   。
(2)根据   (填“甲”“乙“或“丙“)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黄粒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玉米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   组成的。
(4)若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甲组子代中黄粒玉米的基因组成是   。
32.(2019?济南)如图为某家族有无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Ⅰ、Ⅱ、Ⅲ分别表示祖、父和孙三代人,请据图回答: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有耳垂为   性状;Ⅱ6号的耳垂性状与父母不同,此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若用A和a表示有无耳垂的基因,I的基因组成是   ,Ⅲ10的基因组成   ,Ⅱ7和Ⅱ8夫妇生一个无耳垂子女的机会是   。
(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随着染色体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图中I2能形成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比例为   。

33.(2019?自贡)小麦麦穗的有芒与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为小麦3个不同杂交组合及后代性状表现的情况,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有芒 无芒
1 有芒与有芒 2400 0
2 有芒与无芒 1200 1200
3 无芒与无芒 600 1200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分析比较表中杂交组合及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得出   是显性性状,其原因是在杂交组合   (填组号)中,后代出现了   性状。
(2)杂交组合第1组中有芒的基因组成是   ,第2组后代性状中有芒和无芒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和   。
(3)在第3组后代的无芒中,基因组成为Aa的植株理论上应有   株。如果杂交组合第1组的有芒与第2组的无芒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有芒的可能性为   。
(4)如果第2组后代中的无芒进行自交(自花传粉),产生的第三代表现出的性状有   ,其中无芒性状占总数的   。
一家族有过某隐性遗传病,则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机率小
第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解:ABD、长发和卷发、身高和体重、蓝眼睛和双眼皮,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是相对性状;
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势,因此属于相对性状。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解答】解:注射过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超级鼠,而未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普通鼠,通过对比可知鼠的个体的大小(性状)是有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该研究成果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遗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故选:A。
【点评】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可见在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因。
3.【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解答】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A正确;
B、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如药物引发的胎儿畸形,B错误;
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正确;
D、一个人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不一定患有遗传病,D正确;
故选:B。
【点评】遗传病是考查的重点,注意掌握遗传病的概念和常见的遗传病的例子。
4.【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遗传普遍存在,变异在自然界也普遍存在,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A错误;
B、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
C、自然选择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用遗传变异原理可培育新品种,C正确;
D、引起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环境变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原因和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5.【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
【解答】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如图所示:因此水稻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水稻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12条。
故选:A。
【点评】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注意两者不要混淆。
6.【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解答即可。
【解答】解:蛔虫是常见的马寄生虫,其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只有4条染色体(I、Ⅱ、Ⅲ、Ⅳ),产生的某精子中含有染色体I与IV,能产生4种(即I与III、II与III,II与IV)染色体组合不同的精子。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可简记为染色体>DNA>基因。
7.【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解:转基因生物是指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新类型(或新品种)生物。因此科学家将极地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移植到水稻中,使水稻也具有抗冻的特性,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改变了水稻的遗传物质(基因),从而改变了水稻的性状。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
8.【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解:已知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现有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单眼皮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这对基因由其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其父母的控制眼皮的一对基因中除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外,还都含有一个隐性基因a,因此母亲的基因型是Aa,如图所示: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9.【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孩的体细胞来自父亲的是22+x。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问题。
10.【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某家庭已生了两个女孩,他们还想生一个男孩,预计他们第三胎生男孩的可能性为50%。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1.【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白萝卜露在土壤外的部分呈绿色,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遗传的变异;
BCD、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个色盲孩子、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的矮茎碗豆,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2.【分析】假如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
【解答】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数目是23条。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所以精子中的DNA数是23个。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掌握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
13.【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解答】解: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携带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如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基因不同,A错误;
B、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组成相同,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B正确;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不一定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如Aa,其子代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C错误;
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B。
【点评】关于相对性状的题目,要注意几个易错点,必须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
14.【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A、在遗传过程中,父亲精子中的22+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给儿子,22+X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给女儿,母亲卵细胞中的22+X染色体上的基因既可以遗传给儿子,也可以遗传给女儿。因此,后代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与母亲,A错误;
B、有酒窝由显性基因(T)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t)控制。无酒窝的基因组成是tt,因此有酒窝的母亲遗传给无酒窝儿子的基因一定是t,则母亲的基因组成为Tt,B正确;
C、父亲的基因为tt,母亲的基因组成为Tt,子代孩子的基因一般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因此子代有酒窝个体的基因型为Tt,C错误;
D、父亲无酒窝的基因为tt,母亲有酒窝的基因组成为Tt,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酒窝的孩子和无酒窝的比例是1:1,孩子为女孩的概率是50%,故再生一个有酒窝且为女孩的可能性是50%×50%═25%,D错误。
故选:B。
【点评】正确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5.【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一对夫妇控制某性状的基因组成分别是RR和rr,因此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后代的基因组成是Rr,如图所示: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16.【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双胞胎兄弟中的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他的肤色较黑,这种变异是由于后天环境的不同引起的,不能遗传,属于不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同一块地,光照充足的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双胞胎的姐妹胖瘦不同,这种变异是由于环境的不同引起的,不能遗传,属于不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某品种苹果在栽培过程中,出现了果实颜色异常并有条纹的变异个体,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
D、被猫咬断尾巴的小鼠生出有尾巴的小鼠,这种变异是小鼠后天形成的,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17.【分析】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普通甜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在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变异,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可见D正确。
故选:D。
【点评】太空育种可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18.【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A、女性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因此卵细胞内一定不含有XY染色体,A不正确;
B、男性的精子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因此精子一定不含有XY染色体,B不正确;
C、女性的体细胞性染色体是XX,一定不含有XY染色体,C不正确;
D、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男性的体细胞一定含有XY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特点,掌握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9.【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母亲有耳垂(基因组成为DD),产生的卵细胞也只有一种基因组成是D,父亲无耳垂(基因组成为dd),产生的精子只有一种基因组成是d,母亲的体细胞基因组合是DD,因此女儿的体细胞基因组合应该是Dd.这对基因的遗传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所生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0.【分析】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解答】解: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入基因的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编译,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因此我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一种抗虫棉花,它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控制合成毒素的基因,科学家们采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选:B。
【点评】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已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转基因技术就是人们研究的成果。
21.【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解答】解:ABC、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生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故甲乙丙同学说法正确,ABC正确
D、广义的克隆包括扦插枝条、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出幼苗、培育出多利羊、嫁接等,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等等生物技术克隆后代,所以丁同学说法错误,D错误
故选:D。
【点评】关键理解转基因技术、克隆的原理、过程,正确看待生物技术,不能盲目的应用。
22.【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BC、此三项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D、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D。
【点评】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23.【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
【解答】解: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由于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功能。我国科学家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转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过程、原理,通过举例来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4.【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男性正常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
故选:C。
【点评】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即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22+X。
25.【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解答】解: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所以人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女儿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条数是23条。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6.【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A、根据第一组数据可知,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无耳垂,无耳垂一定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如果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根据遗传图解,则理论上子代有耳垂:无耳垂=3:1,而实际有耳垂128:30>3:1,所以第一组家庭中控制有无耳垂的父母基因:Aa×Aa、Aa×AA或AA×AA三种情况均有可能,A错误;
B、根据解答可知:有耳垂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第三组的父母都是无耳垂,因此均由隐性基因aa控制,B正确;
C、根据第一组数据可知,在耳垂的有无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第一组调查的家庭子代出现了他的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那么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C正确;
D、第二组调查家庭中一方有耳垂,另一方无耳垂,则控制无耳垂的基因一定是aa,控制有耳垂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子代控制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是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比如父亲的基因为Aa,母亲的基因为aa,如图2所示:

再如父亲的基因如果为AA,母亲的基因为aa,如图3所示:

因此,第二组中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7.【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只要人的受精卵中含有一个“TDF”基因,该受精卵就会发育成男孩,此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上。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8.【分析】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果蝇突变体(一种变异类型)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温度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会大大提高,这说明25.5℃的环境对突变体是适应的,对果蝇的生存有利。
【解答】解:A、由题干知,温度会影响突变体的生存能力,但不是影响突变体生存的唯一因素,错误;
B、环境条件的改变,有的对突变体有利,有的对突变体不利,错误;
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果蝇产生的突变体是随机的发生的,不一定都是与环境相适应,错误;
D、同一突变体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能力不同,说明突变体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正确。
故选:D。
【点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29.【分析】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过高度螺旋化形成的结构,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一个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故选:C。
【点评】要注意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四者的大小关系: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基因,基因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30.【分析】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解答】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从上述实例分析得知,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有益于家庭幸福和民族兴旺!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近亲结婚的危害。
二.解答题(共3小题)
31.【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2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3)一对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解答】解:(1)组合乙亲本性状都是黄色,子代性状出现了紫色,这体现了亲自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2)表格中,组合乙亲本性状都是黄色,子代性状出现了紫色,表明紫色是隐性性状,黄色是显性性状。
(3)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玉米生殖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
(4)紫色玉米是基因组成是bb,因此亲本黄色玉米遗传给子代紫色玉米的基因一定是b,所以亲本黄色玉米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

故答案为:
(1)变异
(2)乙;显性
(3)10;DNA
(4)B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32.【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图中1号、2号有耳垂,6号无耳垂,表明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图中1号、2号有耳垂,6号无耳垂,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称为变异。
(2)假如用A表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则控制人的有耳垂基因组成是AA或Aa,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1号、2号遗传给6号无耳垂(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通过6号的基因型推导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遗传图解如图1:

Ⅲ10有耳垂基因组成是AA或Aa.Ⅱ7有耳垂基因组成是AA或Aa,Ⅱ8从Ⅰ3(aa)一定得到一个a,所以Ⅱ8的基因是Aa,若Ⅱ7有耳垂基因组成是AA,则后代无耳垂的概率是0.若Ⅱ7有耳垂基因组成是Aa,则后代无耳垂的概率是?。
(3)据(2)遗传图解可见:Ⅱ2的基因是Aa,能产生2种卵细胞,即A或a,比例是1:1。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显性;变异
(2)Aa; AA或Aa; 0或?;
(3)2种; 1:l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和原因、遗传的途径、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33.【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1)表格中3组,亲代都是无芒,而后代出现了有芒,表明新出现的有芒是隐性性状,无芒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以推测无芒是显性性状,有芒是隐性性状。
(2)有芒是隐性性状,无芒是显性性状,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杂交组合第1组中有芒的基因组成是aa。第2组亲代有芒与无芒,后代性状中既有芒也有无芒,表明有芒基因一定是aa,aa分别来自亲代有芒与无芒,因此亲代有芒与无芒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3)无芒(A)对有芒(a)为显性,在第3组后代的无芒中,则有芒的基因组成是aa,双亲遗传给有芒后代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双亲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后代出现基因组成为Aa的植株理论上应有:1800×═1200(株)。如果杂交组合第1组的有芒aa与第2组的无芒Aa进行杂交,后代基因分别为aa和Aa,且aa:Aa=1:1,因此它们后代中出现有芒的可能性为50%。
(4)如果第2组后代中的无芒(基因均是Aa)进行自交(自花传粉),遗传图解如(3)小题图所示,则产生的第三代表现出的性状有无芒和有芒两种性状,其中无芒性状占总数的75%。
故答案为:(1)无芒;3;有芒;
(2)aa;aa;Aa;
(3)1200;50%;
(4)无芒和有芒;75%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