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上第3课《乡愁》课件(18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上第3课《乡愁》课件(18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6 09:15:20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乡秋
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上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人物
当代诗人和诗评家
评价
余光中(1929~),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
作品
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诗人是1949年离开大陆的。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听朗读,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2、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3、这首诗借助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船票
长大后
邮票
小时候
海峡
现在
坟墓
后来
思乡情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4、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意象的?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时间为序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问题探究
1、说说诗人是怎样一步步表达出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的?
少年时期,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青年时候,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中年时候,—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老年时候,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问题探究
2. 体会诗歌中“母亲”“新娘”这两个意象,想一想,他们仅指诗人的母亲和新娘吗?
不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这种植思乡情结,不只是诗人一个人才有的,是千千万万台湾人民共同的心声。 对“母亲”“新娘”的思念绝不只是诗人一个,而千千万万的台湾人民。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问题探究
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问题探究
这一节诗不仅点明了“乡愁”的根源,也把“乡愁”的范围扩大到了“国家愁”“民族愁”,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让诗人的情感由对亲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4、诗歌的第四节诗有什么作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语言品析
长短参差
对称和谐
复沓手法
韵律美
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课后读席慕容的《乡愁》一诗,与余光中的《乡愁》作一比较,看看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总结
这首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同时也表达出诗人一生之中那缕缕不断、绵绵悠长的思乡情结。这不仅是诗人一个人的情感体现,也是整个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九上第3课《乡愁》同步练习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中诗人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爱恋。
3、能够展开联想想象,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乡愁的画面。
学习重难点
1、品味诗歌,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3、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部分
1、辨析形似字,分别组词。
枚( ) 峡( ) 幕( ) 湾( )
玫( ) 侠( ) 墓( ) 弯( )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在后面括号里。
(1)乡愁是一玫小小的邮票(玫——枚)
(2)乡愁是一张榨榨的船票 (榨——窄)
(3)乡愁是一番矮矮的坟墓(番——方)
(4)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弯——湾)
3、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B.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C.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D.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4、《乡愁》的作者 ,是台湾著名 , 。这是一首 诗。乡愁指 。
5、乡愁,本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 , , , 等四种意象,借助它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刻感人。
6、这首诗抒发了强烈的 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对 的强烈愿望。
二、自主学习
1、听朗读,标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 。
3、这首诗借助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答: 。
4、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意象的?
答: 。
三、课文阅读
读余光中《乡愁》一诗,回答下面问题:
1、下列对《乡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B.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无奈,表现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C.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D.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2.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
3.这首诗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 .
4.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人在描写表现乡愁的形象时借助了哪些形容词,有什么作用。
答: .

5.诗人笔下的乡愁仅仅是个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吗?为什么?
答: .

四、提高阅读
阅读诗歌《新月》,完成习题。
新月
何其芳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1、诗中写到的“我乘船归去”,“花香。夜暖”;是诗人的现实经历还是诗人的想像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睡着了么?”这里的“你”实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写的是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部分
1(略)
2.、玫——枚 榨——窄 番——方 弯——湾
3、D
4、余光中 诗人 诗评家 抒情 对祖国大陆的深深思念之情
5、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6、思乡 祖国统一
二、自主学习
1、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3、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小时候——邮票;长大后——船票;后来——坟墓;现在——海峡)
4、时间顺序。
三、课文阅读
1、A
2、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3、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出来。
4、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作用:以一种轻淡的描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很小、程度很轻的对象之中,反衬出乡愁的浓烈,同时增加了音律美。
5、不是。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诗人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亲人之思和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四、提高阅读
1、想像之事

2、故乡

3、游子的思乡之情

4、船、山、天、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九上第3课《乡愁》教学设计

课题 乡愁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品味诗歌中诗人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爱恋。 3、能够展开联想想象,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乡愁的画面。
重点 1.品味诗歌,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难点 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课前预习(可分组进行,也可整体进行,但课堂展示时可以分组完成) 文学常识积累运用你能找到的资料,收集关于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文章出处、作者的主要作品等相关信息,上课时为大家展示。 听朗读,然后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三、课文内容梳理读完课文,完成下面练习,课时展示:1、听朗读,标出诗的节奏和重音。2、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3、这首诗借助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4、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意象的?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入新课 乡愁,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最多的一种情感,是一种“剪不段,理还乱”的离愁,是一种对家乡最深切的思念,是一个羁旅他乡的游子的一颗火热的心!台湾诗人余光中,他的“乡愁”中有着一种不一样的离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他的《乡愁》一诗,体会一下诗人心中的离情吧! 听,想。 用煽情的语言,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结果展示(分小组展示预习效果,其他同学可以作补充,老师视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可以作补充) 作者展示 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选择性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背景展示 诗人是1949年离开大陆的。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了解 通过写作背景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作铺垫。
1、听朗读,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2、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3、这首诗借助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小时候——邮票;长大后——船票;后来——坟墓;现在——海峡) 4、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意象的? 明确:时间顺序。 听,读。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 体会诗歌的意象。
文本探究 说说诗人是怎样一步步表达出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的? 明确:诗人是通过时间的变化来揭示出这种浓烈的思乡之情的。少年时期,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青年时候,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中年时候,—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老年时候,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2、体会诗歌中“母亲”“新娘”这两个意象,想一想,他们仅指诗人的母亲和新娘吗? 点拨:不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这种植思乡情结,不只是诗人一个人才有的,是千千万万台湾人民共同的心声。 对“母亲”“新娘”的思念绝不只是诗人一个,而千千万万的台湾人民。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4、诗歌的第四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节诗不仅点明了“乡愁”的根源,也把“乡愁”的范围扩大到了“国家愁”“民族愁”,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让诗、 人的情感由对亲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理解诗歌的构想技巧。 体会诗歌的象征意义。对重点词语的品味理解。 把握结尾句(段)的作用。并体会诗歌主题思想。
语言品析 这首诗具有鲜明强烈的音韵美。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均衡,呈现整饬美。根据抒情需要,诗人用了复沓手法。全诗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选择性笔记。 了解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拓展延伸 课后读席慕容的《乡愁》一诗,与余光中的《乡愁》作一比较,看看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课后阅读 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堂小结 这首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同时也表达出诗人一生之中那缕缕不断、绵绵悠长的思乡情结。这不仅是诗人一个人的情感体现,也是整个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听。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诗歌主题。
板书设计 小时候(少年) 邮票(小)——母子情深 长大后(青年) 船票(窄)——夫妻恩爱 后 来(中年) 坟墓(矮)——生死别离 现 在(老年) 海峡(浅)——思乡哀愁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乡 愁

借物抒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