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的作用力
1.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
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开
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解析 只有分子间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分子引力的作用,纸被打湿后,水分子填充了两纸之间的凹凸部分,使水分子与两张纸的分子接近到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故A项正确;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在较大的距离内都可发生,不是分子引力,B项错误;斧子劈柴,克服的是分子引力,C正确;电焊的原理是两块铁熔化后使铁分子达到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D项正确.故选A、C、D.
答案 ACD
2.利用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规律可以解释许多现象,下面的几个实例中利用分子力对现象进行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锯条弯到一定程度就会断裂是因为断裂处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了作用
B.给自行车打气时越打越费力,是因为胎内气体分子多了以后互相排斥造成的
C.从水中拿出的一小块玻璃表面上有许多水,是因为玻璃分子吸引了水分子
D.用胶水把两张纸粘在一起,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分子之间有较强的吸引力
解析 锯条弯到一定程度就会断裂是因为断裂处分子之间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时,分子力不能发挥作用而断裂;给自行车打气时越打越费力,是因为胎内气体分子多了以后气体的压强增大,而不是分子之间斥力起作用.选项A和选项B的解释是错误的,选项C和选项D的解释是正确的.
答案 CD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
A.F引和F斥是同时存在的
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
D.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
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综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4.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B.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引力增大得比斥力快
C.紧压两块铅块后它们会连接在一起,这说明铅分子间存在引力
D.压缩气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这表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
解析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故A项正确;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斥力增大得比引力快,故B项错;紧压两块铅块后它们会连接在一起,这说明铅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项正确;压缩气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是因为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产生了压力,不是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所致,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D项错.
答案 AC
5.如图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测力计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用手缓慢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则玻璃板在拉离水面的过程中( )
A.测力计示数始终等于玻璃板的重力
B.测力计示数会出现大于玻璃板重力的情况
C.因为玻璃板上表面受到大气压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D.因为拉起时需要克服水分子间的引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解析 玻璃板被拉起时,要受到水分子间的引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与大气压无关,所以选B、D项.
答案 BD
6.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 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引力、斥力都减小 D.引力、斥力都增大
解析 水汽凝结成水珠时,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引力、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答案 D
7.设r0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时的距离,r是两个分子的实际距离,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等于零
B.r>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
C.由10r0逐渐减小到小于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D.由10r0逐渐减小到小于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其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解析 当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但都不为零,只有合力为零,A项错.在r>r0时,引力大于斥力,两者同时存在,B项错.在r答案 D
8.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rD.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 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解析 当r=r0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合力为零,A项错;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的快,当r≥10-9 m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B项错误,C、D项正确.
答案 CD
9.甲分子固定在坐标的原点,乙分子位于横轴上,甲分子和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a、b、c、d为横轴上的四个特殊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从b到d做减速运动
D.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由c到d做减速运动
解析 由分子力曲线图可知,由a到c一直受到引力作用,做加速运动,由c到d受斥力作用做减速运动,在c点速度最大.所以B、D两项正确.
答案 BD
10.如图所示,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当r增大时,这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 )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可能增大 D.可能减小
解析 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题设的r是大于r0(平衡距离)还是小于r0未知,增大多少也未知.由题图可知,分子间距离r在小于r0的范围内,F随r的增大而减小,在大于r0的范围内随r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C、D项正确.
答案 CD
11.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像来看,最能反映这种规律的是图中的( )
A.ab段 B.bc段
C.de段 D.ef段
解析 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对应弹簧被拉长;当r答案 B
12.如图表示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力作用下靠近甲.图中b点是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的最大处,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处,则乙分子加速度最大处可能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解析 a点和c点处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乙分子的加速度为零.从a点到c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点到d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由于到d点分子的速度为零,因分子引力做的功与分子斥力做的功相等,即上方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与下方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相等,所以Fd>Fb.故分子在d点加速度最大.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13.将下列实验事实与产生的原因对应起来( )
A.水与酒精混合体积变小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细绳不易拉断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
E.冷冻食品也会变干
a.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d.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e.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它们的对应关系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在横线上填上实验事实与产生原因前的符号)
解析 A项,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B项,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项,细绳不易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项,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E项,冷冻食品也会变干,说明固体分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 A-c;B-e;C-d;D-b;E-a
PAGE
6
(共28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