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锦瑟 》 李商隐
1、古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
2、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又有五言、七言之
分。
一、诗歌分类简介
绝句:全诗共四句。
律诗:
①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长律或排律)。
②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③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二、请对出以下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2、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作者介绍
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被合称为“小李杜”。字义山,号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他的诗歌,有的抒发政治失意的痛苦,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借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
他的诗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一生困顿失意,是个悲剧性人物,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
锦 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齐读诗歌
1、请问“瑟”是什么?锦瑟写出了瑟的什么特点?古时是谁在弹奏呢?
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锦瑟说明是非常华丽的乐器,十分珍贵;古时相传弹奏瑟这一乐器的是一个仙女,技艺高超,她弹的瑟能让闻者落泪。
五、解读诗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首联
2、诗人以“锦瑟”起笔,引出下文,请问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言之物。
《诗经》中起兴手法大量使用,比如
《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3、“无端”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无端”本义是无缘无故,本就如此;作者此时“无端”陷入困境,无力自拔,便将这种怅惘之情寄托在锦瑟之上。所以本诗通常被后人认为是“托物写怀”之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结合“首联”的下半句,思考一下这首诗是诗人的早年之作还是晚年之作?
“思华年”是指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所以 猜测是晚年之作,同时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可验证这一猜想。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作此诗时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1、“晓梦” 是什么样的梦?
晓梦是指将醒未醒时所做的梦,也就是说,马上要醒来了,一旦醒来,梦就不能继续了。所以这种梦是一种短暂的泡影,没有办法长久。那么诗人什么样的梦其实只是个幻影呢?可能是爱情,事业……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颔联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2、“庄生晓梦迷蝴蝶”是用了哪个典故?有什么用意?
此处运用典故比喻往事迷茫,不知从何记起。
3、“春心”是什么心?春心托付给了谁?
“春心”可能是指伤春之心,也有可能是指一颗拥有爱情的心,可惜托付给了悲伤鸣啼的杜鹃鸟,致使痴心成空。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望帝”又是用了哪个典故,有何作用?
望帝,传说中的古蜀国国主,退隐后思念故国,化作杜鹃鸟哀啼,直至嘴角吐血也不停歇,感人不已。此处借用该典故来表达一片痴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颈联首句使用了哪个典故,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
故事,让人觉得凄美。
颈联
2、“沧海”一句让你联想到哪个成语?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
沧海遗珠。联系诗人生平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遗珠就是诗人自己啊,是诗人怀才不遇的真实写照。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颈联
1、颈联后半句又是用了哪个典故呢?又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呢?
暖玉生烟,虽美,却是可望不可即,人人都抓不住。颈联借用典故描绘了凄美、朦胧的画面,却又是“风过无痕”般再也抓不住的一切,正如理想那般,表达了往事如烟的惆怅之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1、“可待”是什么意思?诗人以上诗句所述说的情怀,是当下才有的么?
可待是指“岂待”,含着一种反问语气,道出了这些情怀由来已久,只是“当时就已经怅惘如失去”罢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尾联
2、类似“可”字的用法举例:
①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可堪” 理解为;不堪,岂堪 。
②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忍顾” 理解为:不忍心回顾。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尾联
总问:通过以上诗句内容的分析,你能划分出本诗的结构么?
首联借“思”字提出回忆主题,颔联和颈联是“思”的内容,有爱情、事业、理想等,尾联总收,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锦 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人借此诗想表达什么呢?
作者晚年回首往事,流露出浓重的悲慨和郁愤。
后人对《锦瑟》的解读: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
六、主旨探讨
1、用典
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七、手法赏析
2、诗歌艺术特色:
①哀怨的基调
②凄迷的意境
③华美的语言?
梦蝶、杜鹃、
沧海月明、蓝田日暖?
追忆、惘然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 (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八、主题延伸
对《锦瑟》这首七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诗的标题“锦瑟”,不仅为诗篇首句开头二字的客观摘录,并不具主观色彩—它既不能概括诗的主题,也未倾注诗人的情感。
B、诗篇首尾呼应。首联以锦瑟为喻,暗写诗人自己。大致意思是这样的—眨眼工夫,我已年届半百;追忆起已逝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倍觉惘然。
C、颔联重在借人物典故来抒情表意—用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来表现自己昔日曾沉迷于美好境界;又用望帝化鹃的典故来抒写自己的爱心的寄托和殷殷的思念之情。
D、颈联仍化典入诗,寄寓深情—借南海鲛人的故事,来形容自己不住流泪的神态;再借“蓝田玉烟”的景象来描绘眼前的幻影:往日的生活依稀可辨。
九、习题
解答:凡入诗的物象,均浸透了诗人的感情而成为意象。此处的锦瑟也不例外,怎能说它“不具有主观色彩” ?当然,它未凝聚诗的主题是真的。
十、课后作业
请在不改变诗歌主旨的前提下,改动字词顺序,创作一首新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