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 影响气候的因素 1课时 主备人 使用周次 第 周
使用人 班级 初一( ) 组别 第 组 第 号
学习任务 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2、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力和探究力。
观察一:观察右图太阳处在不同位置对地面获得热量有何影响?
1、观察右图,找出直射与斜射的差异。
阳光辐射 太阳高度角 照射面积(大或小) 获得热量(多或少)
直射 90°
斜射 小于90°
小结: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 有关,
太阳高度角越 ,地面获得热量越 。
思考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早晨凉、中午热?
观察右图上照射到球面上平行的太阳光线(3条),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夹角的大小。
总结:由于地球是个球体,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角 ,太阳辐射会变 。
观察二、模拟地球的的自转和公转,想一想,地球运动会影响气候的变化吗?
1、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现象。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因此我们能感受着气温的 (周期)变化。
2、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姿势倾斜(看右图),形成了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夹角约 ,因此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如何变化?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完成下题:
(1)在右图中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阳光直射在 (纬线),这一天我们北半球节气是 ,时间在 前后,
北半球昼 夜 ,北极圈以北24小时都被太阳照射,称 现象。距离直射纬线越近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 ,获得热量越 。
(3)当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这一天北半球节气为 ,时间在
前后。北半球获得的热量一年中最 。
北半球昼 夜 ,北极圈以北出现 现象.
(4)当地球运行到③位置和①位置时,太阳都直射在 ,全球任何地方都是昼夜
③位置的节气是 ,日期是 前后,而①位置的节气是 ,日期是 前后
(5)一年中,南、北回归线一年被直射 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线一年被直射 次。
自主练习:完成“地球上的五带”知识,三道练习题.
(7)、在图中填出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并填出四条虚线表示的纬线的纬度.
A、E区域有 现象,全年气温 。
B、D四季分明
C有极 现象,全年气温
1.海南岛是我国南方旅游避寒胜地,影响海南岛的因素主要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
每天早上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总是和太阳一同升起,引来过往游客驻足观看。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一年当中,天安门前升旗最早的一天。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每天正午时刻,天安门前旗杆的影子有长有短,其中影子最长的一天时,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是 , 公转的方向是 ,在图上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地球位于 位置和 (填字母),此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地球公转到A时,下列符合北京的现象是
A、人们吃雪糕 B、人们在郊外滑雪
C、枫叶正红时 D、小草刚长出来
(4)当地球公转到C的位置时,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白昼 ,(填“最长”或“最短”),乐山的季节是 ,此时南半球的学校该放 假了(填“寒假”或“暑假”)。
新授课 影响气候的因素 1课时 主备人 戴西岳 使用周次 第 周
使用人 班级 初一( ) 组别 第 组 第 号
学习任务 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2、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力和探究力。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相同),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完成83页活动内容
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出现在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
海洋气温最高出现在 月,最低出现在 月。北半球相反。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计算:泰山海拔1532米,山底早晨气温约18℃,山顶气温约多少?(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 )
高大的山脉对气温的影响:
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
对降水的影响:山脉最低层空气运动,造成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完成85页活动1和2
五、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候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气候。
修建水库、砍伐森林等活动也会改变局部气候
课时练习:、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都反映 对气候的影响。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