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7 08: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侧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学会如何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研究,体现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细菌和真菌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它们是什么样?在哪儿?等问题却知之甚少。所以要求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菌落的概念,了解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 (2)知道细菌和真菌培养的步骤
(3)说出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及生存条件
2、能力目标??尝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真菌的数量”的活动
3、情感目标? 认同细菌、真菌分布广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菌落的概念;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尝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真菌的数量”的活动
  2、难点:尝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真菌的数量”的活动;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五、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 讨论交流法? 探究法

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会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雾霾天时空气质量不好,是不是空气中有很多灰尘和细菌呢?有什么办法能使你能看见空气中的细菌吗? 学生积极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方法小结 1.可以借助高端仪器设备,将细菌放大之后观察。2.可以使细菌繁殖之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之后观察。 交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过渡 我们可以使细菌和真菌繁殖形成菌落之后进行观察,大家想看看菌落的样子吗?
一、菌落的概念 教师出示菌落的图片。提问:什么是菌落?为什么可以用菌落数量来衡量细菌数量?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掌握菌落的概念,理解可以通过菌落数量来衡量细菌数量。
过渡 如何培养细菌,使之繁殖形成菌落呢?
二、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书本P67. 思考: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是么? 2、灭菌过程可否省略,为什么? 3、接种应该在什么环境下进行?灭菌与接种过程可否颠倒,为什么? 学生自学 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过渡 如果按条件培养之后,观察到的细菌菌落都是一样的吗?真菌菌落和细菌菌落有差别吗?
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差别 1.出示细菌、真菌菌落图片; 2.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两种菌落的差别,并要求完成表格。 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差别,并完成相应表格。 学会观察、寻找差异。巩固列表比较差异的方法。
过渡 已经知道可以用菌落数量表征原来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数量,也清楚了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来研究一下不同环境中细菌、真菌数量是否有差异了。譬如,教室由于人多,空气不流动,教室空气是不是比操场空气中有更多的细菌呢?
四、尝试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真菌的数量 1.提出探究问题:教室空气是不是比操场空气中有更多的细菌呢? 2.组织学生设计科学的研究方案,并尝试实施探究方案。 3.提示学生注意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4.拓展探究:在“洗手前后细菌数量是否有变化”的探究中为什么要设置空白对照? 学生讨论、思考,设计方案。 学生代表表述自己的设计方案; 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学以致用,将科学探究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体现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过渡 通过刚才的探究学习,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去研究各个不同地域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数量,从而发现在一些地方细菌、真菌特别多,而另一些地方却甚少。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他们的生存条件。请你结合生活体会说一说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他们的生存条件。
五、细菌、真菌的分布和生存条件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说一说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他们的生存条件。 回答问题; 认同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和生存条件。 交给学生推理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提示学生注意细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最后布置练习,课堂反馈。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