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阿喽喽》
教材分析
《阿喽喽》是一首填词的新民歌,山区建起了水电站,流水被引到山坡灌溉农田,儿童们喜笑颜开,高兴地颂唱家乡面貌的巨变。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嘹亮、自豪,第6--第9小节的节奏与旋律进行方式与后面的音乐形成对比,使第10--第13小结更显开朗;第二乐段较为口语化,旋律中不时交织着三拍子,非常亲切、真挚,具有一定戏剧性和表演性。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掌握了一些音乐技能,对于2/4拍和3/4拍的歌曲掌握的比较快,但是这首歌曲是一首变换拍子的歌曲,2/4拍和3/4拍交织出现,这对学唱歌曲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有困难,歌曲第二乐段口语化的演唱在以前学过的歌曲中也很少见到,这种方式对音乐表现留有很大的创作空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释放自己,融入角色进行表演唱。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阿喽喽》,表现彝族小朋友对家乡面貌巨变的喜悦赞美之情。
2.在节奏模仿、分声部声势律动和听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的变换拍子,并唱准时值。
3.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并分组进行表演唱,增强歌曲表现力。
教学重点
能用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变换拍子。
教法学法
体态律动法 声势律动法 演示法 参与合作法
教学准备
钢琴 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课 题 阿喽喽 课 型 唱歌课
课 时 第一课时 年 级 五年级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激趣导入 感受歌曲 学习歌曲 2分 6分 15分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藏了两件乐器,你知道是什么吗?” 播放范唱音乐,带领学生做声势律动 播放范唱音乐,教师指挥学生分组进行二声部声势律动。 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播放范唱音乐,指挥学生在三拍子的地方拍节奏。 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为老师伴奏。 2.歌曲唱了些什么呢? 3.问:歌曲中“流水上山坡,它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歌曲简介,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 模唱歌曲 钢琴伴奏,提示学生轻声填词演唱歌曲。 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播放伴奏音乐,指挥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想一想,猜一猜,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跟随老师边听歌曲边做声势律动 分成两组,一组做二拍子律动,一组做三拍子律动,进行合奏。 聆听歌曲,只在三拍子和3+2拍子的位置上拍节奏。 听范唱,在指定的位置加入声势伴奏 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去掉衬词,读歌词。 了解彝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生活方式。 轻声随范唱音乐模唱歌曲 轻声填唱歌词 唱准一字一音,和一字多音的部分。 随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与教师互动 通过听范唱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通过声势律动对歌曲的变换拍子进行多种形式的体验。 有目的的听辨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注意力。 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关注变换拍子的地方。 通过对彝族的了解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循序渐进学唱歌曲 突破难点,纠正问题。
表现歌曲 15分 指导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 指导学生分组设计表演形式。 分领唱、齐唱表现歌曲 学生分组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帮助学生积累歌曲表现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
拓展回归 2分 教给学生几个彝族基本舞蹈动作,然后与学生共同感受彝族的火把节,播放歌曲《七月的火把节》 学习几个彝族舞蹈动作,与老师随着《七月的火把节》载歌载舞,完成本节课。 拓展欣赏具有彝族风情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阿 喽 喽 变换拍子 2/4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