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18 08: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五课,教材通过展示图片、查阅资料、模拟实验活动多维度地来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进一步认识。宇宙科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是观察图片和模拟实验,学生在前四课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较好的体验和尝试,本课涉及查阅资料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从查阅的资料中进行信息的筛选、提取并归纳总结,从而发现关于月球更多的秘密。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经过前面四课的学习以及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已经对月球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包括月球的月相变化规律、月球的形状、月球与太阳的异同点等。但关于月球的本身还有很多需要学生探索的。学生基于对宇宙探索的兴趣,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比较、查阅课外资料、模拟实验等方式,逐渐形成科学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科学概念及解读
环形山: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围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间。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公里,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公里。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直径大于1000米的月坑总数达到了33000个以上。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公里,占月面的7%~10%。
月海: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或盆地,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嫦娥四号:嫦娥四号卫星简称嫦娥四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接着嫦娥三号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嫦娥四号的结构基本不变,仍分为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但这次着陆点选在月球背面,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嫦娥四号也进行了针对性改进。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对比图片,发现月球的特征。
2.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
3.能模拟制造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2.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
3.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2.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月球表面有许多的环形山。
教学难点:进行月球信息整理汇报。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关于月球的资料(文字、图片和视频)。
学生小组准备:玉米面,托盘,大小、轻重不同的多种球,学生活动手册。
七、教学设计
(一)聚焦
教师提问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那么什么是卫星呢?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引导介绍:卫星是围绕行星(像地球)运动的天体。(出示课件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动态照片)
教师提问2: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探索的脚步,我们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特点,月球上还有哪些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月球的秘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用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动态照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这一科学概念。人类一直不断地对月球进行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月球
教师提问1:这是科学家利用先进仪器得到的月球高清的正面和背面照片(PPT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照片),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张照片都有暗的部分,也有亮的部分,月球正面暗的部分较多,月球背面亮的部分较多,还有好多的坑坑洼洼的坑。
教师提问2:这些暗的和亮的部分都代表什么呢?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介绍:暗的地方是低洼的平原或盆地,也叫作月海,亮的地方是高地或者山脉,也叫作月陆。
总结:随着我国航天领域的不断攻关克难,2019年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四号踏上了月背,成为了全球第一个登陆月球背面的国家,我们来近距离看看月球的背面。(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学生不仅能够直观看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月貌状况,还能让学生对月球表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我国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自主研发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第一次在月背上着陆,让学生深刻体会我国航天科学研究的智慧和辛苦,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活动二:筛选、整理月球资料
教师提问1:.想不想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秘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上的资料进行整理月球小档案。
学生:进行组内整理、汇总月球小档案。
教师提问2:请分享整理好的月球小档案,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分享交流整理好的月球小档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典型资料,组内整理、总结归纳,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特征。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活动三:模拟制作环形山
教师提问1:我们知道月球上有许多环形山(出示PPT中环形山图片),关于环形山的成因大部分的科学家认为是陨石撞击所造成的,真的是这样形成的吗?我们利用这些材料(出示实验材料)来进行模拟制作环形山,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哪些物体?我们怎样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学生:玉米面模拟月球的表面,大小、轻重不同的球模拟太空中的陨石。利用球来撞击玉米面。
教室提问2:利用这些物体来做模拟实验(出示PPT中实验指南),并将实验后的“月球表面”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学生: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并进行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中大小不同的球撞击玉米面后形成的大小不同的坑,制作出来月球上的环形山。在这个过程中,从宇宙空间进入实验室,由抽象变形象,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有助于学生对环形山成因概念的建立,利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月球表面,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
活动四:完善维恩图
教师提问1:经过我们的探索,太阳和月球又有哪些不同呢?填充第一课中的维恩图。
学生:分享两者的不同,并填写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探索活动,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推进,丰富并完善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有利于科学概念建构的完整性。
活动五:探索月球新秘密
教师提问1:通过刚才的探索,你对月球还有新的问题吗?把你的新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我对月球的新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随着认知的丰富,学生对月球会产生新的问题,鼓励学生将关于月球的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继续学习以及提出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研讨
教师提问1:通过前面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月球有哪些特征?
学生:月球没有水,没有氧气,昼夜温差大,上面有低洼的盆地(月海),很多的环形山......
教师提问2:你认为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并说明理由。
学生:不适合,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总结概括月球的知识,结合人类居住的环境,思考交流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理由,反馈学生对月球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倾听、交流的科学态度,认识到月球不适合人类生存生活,从而树立更加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的信念。
(四)拓展
作为地球的卫星——月球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生动展示,拓展了学生的科学知识,直观感受到月球对地球、对动植物的影响,同时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月球秘密的兴趣。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