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
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年轻时代,父母想让他学医,但他偏偏喜欢采集矿物、植物和昆虫标本。
1
达尔文常到海边向人学习采集生物标本和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的知识,并做观察记录。
2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19岁时,达尔文被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他还热衷于自然科学。他从朋友那儿学会了如何发掘并鉴定矿物标本等,为他后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3
22岁那年,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贝格尔”号远航考察船,随船进行为期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
4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要仔细考察当地的动物、植物资源。许多实例引起了他的思考。
5
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狳的化石。它们与现代生活着的犰狳十分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这是否说明现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进化而来的呢?
6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这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各有其特点。这种现象使达尔文想到物种可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7
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是在逐渐进化的。
8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他访问过农夫、家禽饲养人,还亲自饲养家鸽,观察家鸽在人工饲养下所产生的变异。在了解人工选择的情况时,达尔文想到了自然界生物的进化。
9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
二、讲授新课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达尔文地雀喙的形状与取食食物类型的关系
所取食物 取食果实 取食昆虫 取食仙人掌 取食种子
喙的形状
喙凿状
喙不变
喙尖而长
喙粗而尖
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环境条件的改变(如食物类型的不同),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不同岛屿上的龟壳形态不同,有的呈圆拱形,有的呈马鞍形。
二、讲授新课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人工选择的启示
金鱼
扇尾鸽
自然界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自然选择。
二、讲授新课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大自然的选择
一株水葫芦一夜能繁殖七、八株
(1)过度繁殖
二、讲授新课
秃鹫在争夺食物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猎豹在追捕羚羊
(2)生存斗争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大自然的选择
二、讲授新课
(3)遗传变异
(4)适者生存
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大自然的选择
二、讲授新课
工业化初期的种群:黑色蛾占10%
若干代后的种群:黑色蛾占80%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大自然的选择
二、讲授新课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桦尺蛾工业黑化的过程。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周围林木的树皮逐渐被煤灰覆盖,食蛾鸟容易识别树栖的浅色蛾,黑色娥的体色却起到伪装和保护的作用。由于黑色蛾能适应工业区的特定环境,因此在种群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大自然的选择
三、课堂反馈
D
B
1.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和变异
2.冬天的雷鸟羽毛颜色与雪地的颜色很相似,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这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雪把羽毛染白的结果 D.不适应环境的表现
三、课堂反馈
D
3.在一个气候环境条件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
A. 个体最大的种群 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 D.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4.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某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D
四、课堂小结
生物进化的原因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学说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