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红军长征
思考: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客观:
主观:
敌强我弱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1、原因:
2、阅读82至83页文字与图片简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⑵、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⑶、强渡乌江
⑷遵义会议
⑸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⑹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翻 越 雪 山
⑼走 过 草 地
⑽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第一次会师
⑾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会宁
会宁
3、遵义会议--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遵义会议
内容
意义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红军长征经过哪些省份?渡过哪几条大江大河?翻过了哪几座山? 各路红军长征时间、经过的省份及里程:
红军长征时间: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
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1个:江西(赣)、福建(闽)、广东(粤)、湖南(湘)、广西(桂)、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陕西省(陕或秦)、四川省(川或蜀)、西藏(藏)。
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两万五千余里。
其中: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二万余里。
翻过的山有18座,主要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大娄山、乌蒙山,横断山脉东部的岷山(大雪山)、夹金山、邛崃(qiónɡ lái) 山,以及岷山、六盘山等。
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大河有24条,主要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湖南的潇水、湘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甘肃的渭水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什么是长征精神?
艰苦奋斗、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万众一心、团结拼搏,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长征精神
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