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5-17 18:4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童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能力目标: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学会用绘画来表现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形式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难点: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的生活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与童年生活相关的照片或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
教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想不想看一看?
课件展示相册,学生欣赏相册。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班同学最美好的回忆。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童年》的生活。
板书课题: 18 童年
(二)初步感受
1、让学生每个人拿出课下准备的自己最珍贵的童年纪念品,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自己童年发生过的趣事。
2、教师:我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难忘的、有趣的故事,老师也非常想听一听,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
请一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童年的故事。
3、教师小结:我们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艺术家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活的童年景色。
(三)分组探究
1、请学生打开书40页,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品分成六个小组,学生自愿分组)
2、分组之后,教师把每组的学习卡发给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学习卡的问题。
学习卡:
A、《考试》组:作品中都有谁?他们都在做什么?最吸引你的是谁?作品用了哪些艺术表现形式?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B、《欢天喜地》组:作品用了哪些艺术表现形式?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叫《欢天喜地》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C、《战斗中成长》组:这幅画属于绘画中的哪一画种 ? 画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 ? 看到这幅画你联想到了哪部 影片 ? 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幅作品吗?
D、《冬天的阳光》组:从这幅作品中你看懂了什么 ?你知道这是一件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吗?冬天的阳光在哪里?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E、《金色童年》组:这是一组什么形式的作品?你能用语言形容一下作品中的小男孩吗?他在干什么?他的笑容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F、《翻身奴隶的女儿》组:作品中的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人?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想什么? 画面构图的形状像哪个英文字母 ? 画面背景的大面积留白起到了什么作用 ?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板书:表现形式:中国画、年画、雕塑、油画、摄影
(四)、教育珍惜生活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翻身奴隶的儿女》这幅作品,你们知道什么是奴隶吗?知道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吗?
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视频《农奴》。
学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比他们的生活幸福得多,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一切,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五)、快乐体验
1、教师:说到爸爸、妈妈讲过他们童年的生活是怎样度过的?都玩过哪些游戏?
学习回答。
教师:老师也带来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欣赏图片。
2、教师:看到这么多有趣的游戏,你们兴奋吗?想玩吗?那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吧。
教师简单介绍几种游戏:
(1)、嘎拉哈(牛骨头、猪骨头、羊骨头)
“ 嘎拉哈”可不是一种简单的玩具,一块小羊骨能“站”起来四个面,分别叫珍儿、坑儿、背儿、平儿。
教师演示玩法。
(2)、啪叽
教师演示叠啪叽的步骤。
(3)、猜拳(也可以玩石头、剪刀、布)
(4)、掰腕子(大力士的游戏,比一比看谁力气大?)
(5)、滚铁圈:一根粗钢筋,弯成一个圆圈,然后用一个半圆的钩作“车把”,比谁跑得快。
(6)、撞拐(男孩子爱的游戏)
请一两名学生示范。
(7)、跳皮筋
请全班同学一起唱《小皮球歌谣》
小皮球,架脚踢,马连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学生自愿选择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拥有了一个快乐的回忆,为我们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一起欢呼吧!
(六)、板书设计
表现形式: 中国画
年 画
雕 塑
摄 影
油 画

(七)教学反思
童年是二年级的美术课,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不同时期的以童年为表现主题的作品,说出自己的童年往事,感受童年的欢乐与幸福。本课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不足,现就其本课的亮点与不足?加以说明如下:?
1、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新学知识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教材具体内容,恰当设置悬念。在导入环节?,我首先用课件展示学生相册,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进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2、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年龄特点创设情境,使儿童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利用表演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触动学生的感觉,使学生由一种艺术的感觉转化为另一种艺术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童年往事,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这一环节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学生的兴致极高,积极踊跃引发内心深处的往事。这样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很快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同时学生们的精彩讲述,也构成了一幅姿态各异又统一和谐的童趣十足的画面。
3、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这一环节,应该说学生讲述的内容是非常不错的,只在介绍时的口语表达上有些欠缺,有些同学不能有简捷明快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意图。在日后的教学我要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的同时,也要积极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做到能绘能言。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努力将轻松、愉快、和谐融于教学文化全过程,才能解放孩子的全身心,使学情绪愉快,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