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活动7:和动物交朋友

文档属性

名称 听说活动7:和动物交朋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29 21: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听说活动7:和动物交朋友
崇明县实验小学 袁祖英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清录音,说说爷爷是怎样和小动物做伴的。
2、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说话,说说自己会如何与小动物做伴。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产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听清录音里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清楚地复述。
2.自主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说话,说说自己会如何与小动物做伴。
教学准备:
1、录音机、磁带、媒体课件
2、课前要求每个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动物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仔细听,谁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他的听力就是最棒的!
2师念儿歌:水边有个歌唱家,唱起歌来呱呱呱。
走起路来蹦蹦跳,专捉害虫保庄稼。
3指名复述儿歌。
说明:上课伊始,用动听的儿歌导入新课,并要求学生听后一字不落地进行复述,旨在有效地训练学生专注而耐心的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
4师:我们刚才说的是一种动物,名字叫 ? (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请选择下列句式说一说:
a、我特别喜欢 。          
b、我喜欢 和 。
c、 、 和 我都喜欢。
d、 我喜欢, 我喜欢, 我也喜欢。
5揭示课题:
师:大家都很喜欢小动物,小动物也喜欢你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与动物交朋友。齐读课题。
说明: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习运用语言的阶段,语感较弱,表达容易出错,采用多种句式来表达同一种意思,由浅入深,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加强语言的规范化训练,同时,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表达的热情。
二、听录音,练说话。
1、看图听录音。
出示要求:(1)一听录音,听请爷爷与哪些小动物做伴。
(2)二听录音,听请爷爷每天是如何与那些小动物做伴的。
2、指名交流,随机板书:提着鸟笼上公园
给小白兔喂菜
替小狗洗澡
3、同桌互说。
说明:每次听录音有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听与说的能力。舍得化时间让学生大面积练习,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说清楚“爷爷每天是如何与那些小动物做伴的”,为下一环节的语言实践做铺垫。
三、创设情景,说话训练。
1自主参与,大胆陈述。
(1)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动物朋友?(媒体投影:猫、天鹅、熊猫、金鱼、孔雀……)你想和谁交朋友?怎样交?
出示句式:我想和 交朋友,我将 。
师:这些动物有的外形可爱漂亮,有的声音动听,有的姿态优美,跟这些动物交朋友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2)师:你还想与谁交朋友?为什么?
出示句式:我特别想和 交朋友,因为 。
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动物图片练说(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师:没想到你们在课外交了那么多动物朋友,我听出来了,你们交的这些朋友虽然平凡,却能为人类作出很大贡献,这些朋友该交。
2、创设情景,自由说话。
(1)邻居外出旅游,心爱的小猫没法带去,想寄养在你家,你会如何照料小猫?
(2)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你去看马戏表演,看到小狗能做算术,大熊猫会吹喇叭,小猴会骑自行车时,你是否也想与那些可爱的动物交朋友,教他们一些本领?
(3)炎热的夏天,妈妈给你买了一只小蝈蝈,你又会怎样与它做伴?
请你选择一个内容说一说。
a、自己准备 b、小组交流 c、指名交流  d、与人合作演一演
e、评一评
3、总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动物的可爱、有用之处说给爸爸、妈妈、邻居们听,让大家都来保护动物,与动物交朋友,用我们的真诚爱心还大自然一片美丽的绿色,让小鸟自由飞翔,让小鱼快乐游玩,让所有的动物都能舒适自在地生活。
说明:这样设计是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愉快的情趣中去获取知识。先自己准备,后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此巡视,鼓励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大胆发言,表达方法可不拘一格,并随机点拨指导且注意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中出现的语病,如语句不通顺、用词不正确等。
教学反思
听说活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听”与“说”的能力,在本课活动中,我在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上作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听说活动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倾听”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是一份尊重。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身交往品质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听的训练,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老师念儿歌,比一比,看谁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他的听力就是最棒的。果然,每个孩子都竖起小耳朵,集中注意力关注着老师所念的内容,他们的倾听兴趣被调动,倾听情绪非常好,结果,听完后很多学生能正确地复述儿歌。随后又设计了两次听录音的环节,完全围绕对学生听的训练,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能认真倾听,听后抓住同学的表现进行适当的点评,我还多次适时地对认真倾听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以引导全班学生养成尊重别人,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流畅表达的能力
听说活动中,侧重点还是要落实在“说”上。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进行了训练,如:看图听录音,学生仿说。任何一种技巧的传授,往往是从示范开始的,模仿是学习者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在第二个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两次听录音,每次在听之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说的要求,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仿说。有了范例引路,在交流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又如:创设情景,自由说话这一环节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准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与你的好朋友合作演一演、评一评等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情景,把创设的情景有序地表达出来,结果,很多学生能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而且语言流畅,意思清楚,清晰地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再如为加强语言的规范化训练,在教学活动中,我先后出示了7种句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练习说话,从而使学生不仅领会到一种意思是可以用多种句式来表达的,而且掌握了如何把话说完整、说具体的方法,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当然,听说活动中,学生听(倾听)、说(表达)两种学习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是交错进行的,两种能力的养成与习得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逐步提高其听说能力。作为教师,还应当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拓展广阔的空间,搭建学生口语交际的舞台,使他们尽可能地展现自己,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