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3月14日,遵义洞穴探险金牛队队员,在遵义城郊一处海拔约780米的洞内溪流中,发现一只体长14厘米的巨型蝌蚪。经从事洞穴生物研究多年的贵州省洞穴协会秘书长钱治查证,这只巨型蝌蚪是红点齿蟾的幼体。
红点齿蟾幼体蝌蚪个头较大,但长达14厘米的幼体实属罕见。红点齿蟾为稀有两栖动物,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1790米的石灰岩洞穴及周边地带,《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易危物种。
红点齿蟾幼体大多栖于石灰岩溶洞内的溪流中,在洞内长期无光条件下生活,皮肤颜色透明,内部器官清晰可见,也叫棒头鱼或透明鱼。如将它置于光亮处饲养,体色渐深,呈紫色发展,内脏不易看清。
第21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春末夏初,池塘沟渠边上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约客》宋 赵师秀
蛙的生殖与发育
阅读P21~23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雌雄蛙都能鸣叫吗?为什么?青蛙鸣叫的目的是什么?
3、雌、雄蛙抱对后将卵细胞、精子产在哪里受精?这种受精方式叫什么?
1、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池塘、沟渠、稻田等潮湿的环境中
*
2、 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雌雄蛙都能鸣叫吗?青蛙鸣叫的目的是什么?
雄蛙口角旁有鸣囊,对声带发出的声音有共鸣作用,而雌蛙没有。
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叫声主要用来传递求偶信息。
3、雌、雄蛙抱对后将卵细胞、精子产在哪里受精?这种受精方式叫什么?
雌、雄蛙抱对后先后将卵细胞、精子产在水中受精,这种受精方式叫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
像蛙这样,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
————体外受精
观察
*
小组讨论
1、蛙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发育时期?
2、在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呼吸器官怎样变化?
3、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其四肢如何变化?
4、青蛙的幼体是什么?成体是什么?
小组讨论
1、蛙的一生要经历那几个发育时期?
2、在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呼吸器官怎样变化?
3、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其四肢如何变化?
4、青蛙的幼体是什么?成体是什么?
蛙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发育时期。
蛙发育过程中的蝌蚪早期用外鳃呼吸,蝌蚪后期用内鳃呼吸,幼蛙及成蛙用肺呼吸。
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
青蛙的幼体是蝌蚪,成体是成蛙。
青蛙的生长发育_标清.flv
填表比较蝌蚪与成蛙的不同之处:
鳃 肺(兼用皮肤)
有 无
无 有
水中 水中、陆地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尾
四 肢
生活环境
*
变态发育
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蝌蚪(幼体)和成蛙(成体)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
————变态发育
*
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你认识它们吗?
蟾 蜍
箭毒蛙
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你认识它们吗?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鲵,俗称娃娃鱼
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你认识它们吗?
红蝾螈
两栖类动物
*
同青蛙一样,其它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两栖类的发育类型都是变态发育。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生活在湿润的陆地上或浅水中,用肺呼吸
“两栖”是什么意思?
合作交流
*
蛙为什么只能生活在近水的潮湿地带?
合作交流
两栖动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进行,幼体生活在水中,生殖、发育过程不能摆脱水的束缚,因而它们的生活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
你能确定下图中哪个青蛙排的卵,哪个是蟾蜍排的卵吗?
思维拓展
蟾蜍产的卵:线状排列
青蛙产的:块状排列
*
*
1、蛙的生殖与发育
蛙的生殖和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
体外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
2、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其他两栖动物:蟾蜍、大鲵、蝾螈
D
B
2、蛙的发育称作 ( )
A.完全变态发育
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
3、 雌雄蛙抱对的作用是( )
A.使精子和卵结合的可能性增大
B.进行体内受精
C.雌蛙保护雄蛙
D.保证精子和卵一定结合
A
2 、在采集蛙卵时想从水中获取一粒卵是很困难的,原因是( )
A .卵粒太小,不容易发现
B. 卵粒太滑容易溜掉
C. 卵粒之间有黏性物质相连,常常以卵块 状态在水中漂浮
D. 没有合适的工具
c
*
课外探究:
青蛙等两栖类常被称为“农田卫士”。
尝试收集有关资料,说明他们为什么被称为“农田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