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这些图片中的风景是不是很美丽呢,你欣赏过哪些美丽的风景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美丽风景的现代诗。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3 现代诗二首
刘大白(1880-193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
一起看看这两首诗的作者资料吧!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
《我不知道风》等。
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生词,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们先来看看易读错的音有哪些?
归巢
芦苇
cháo
wěi
翘舌音
组词:鸟巢
剪秋罗
luó
怎么才能记住这三个字?
睡眠
mián
霸占
bà
zhàn
学认字
芦苇
变换偏旁来识记。
苇
围
伟
违
霸占
指仗势占为己有。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词语解释
剪秋罗:石竹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60cm。
偷渡:1. 秘密地渡过某一水域。
2. 偷越关隘或国境。
本课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识字游戏
芦苇一棵棵
剪秋罗
芦苇
睡眠
霸占
归巢
秋晚的江上
季节
地点
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时间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首诗吧!
我们一起先来有节奏地读一读第一首诗,要边读边想象画面哦!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朗读指导
我看到了 , 凌江飞渡,江边的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倦鸟归巢
芦苇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驮着斜阳
请同学们齐读第1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互动课堂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画面: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鸟儿要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鸟儿是什么样的?
你看过的夕阳是什么样子的?
你疲惫时是什么状态?人驮着东西是什么样子呢?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疲倦的鸟儿在空中飞翔时会是怎样的?鸟儿又是怎样驮着夕阳的?
突出了鸟的疲倦、劳累的状态。
要飞回家的,疲倦的鸟儿。
傍晚,太阳沉沉落下,柔和的余晖洒满天空,红红的,美极了。
朗读时,“尽管是倦了”可读得低沉轻柔些,表现出疲倦之感。
想象一下,在这样美的夕阳映照下,一群有些疲倦的鸟儿飞翔的样子,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1小节吧!。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
··
·
朗读指导
自由读第二小节,画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想一想:第二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画面: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夕阳好像是从鸟的翅膀上掉下来一样。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你来演一演鸟儿,做一做“双翅一翻”的动作,想象鸟儿“把斜阳掉在江上的画面”吧。
“头白”
“红颜”
“妆红颜”
芦苇平时的样子你还记得吗?想象一下“白头的芦苇”被夕阳染红的样子吧!
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
活泼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小练笔
朗读时,“双翅一翻”语速可读得稍快些,体现归鸟动作的利落;读“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时,声音可稍高些,语速可稍快些,表现出诗人见到夕阳映红芦苇的惊奇。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2小节。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
··
··
··
··
··
·
朗读指导
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
一起来总结学习方法:
让我们再来读读整首诗,要记得边读边想象画面哦!
花牛歌
花牛行动的景象
一起来看第二首诗吧!
带着对花牛的喜爱之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朗读指导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读完了这首诗歌,我们觉得这是一只 的花牛。
淘气可爱
俏皮
无拘无束
悠闲
小组合作,组内成员轮流读诗,每人读一小节,根据我们在学习上一首诗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填写下面的自学单。
互动课堂
小节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花牛坐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
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
花牛、草地、剪秋罗
花牛、草地、白云、天
花牛、草地
花牛、草地、
太阳、青峰
花牛“坐”是动景
花牛“眠”是静景
花牛“走”是动景
花牛“做梦”是静景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做什么呢?
画面: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
我们一起根据自学单来看一看各小节的画面吧!
花牛的无拘无束。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重读“坐、压扁”,体现出花牛的无拘无束;后半句可读得稍重些,慢些,表现花牛的沉重,以及花牛压扁剪秋罗的些许惋惜。
朗读指导
压扁了剪秋罗,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特点?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画面: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身上的白色和白云融为一体。
白云“霸占”与白云飘有什么不同?
飘:白云随风走。
霸占:白云是主动的,主动布满半个天空。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读“霸占、半个天”时加快语速,表达出白云的调皮,以及蓝天白云下的美好。
跟着老师一起读,看谁读得好!
朗读指导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画面:花牛甩着尾巴走在草地上。
想一想,花牛走路时是什么样子的?
花牛的顽皮和悠闲。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从这个动作,你体会到什么?
“滴溜溜”是什么意思?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事物?
状态词。形容旋转或流动:陀螺在地上~地转动。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花牛走路时的样子吧!
读得轻快俏皮些,表现出花牛的顽皮、悠闲。
朗读指导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画面: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
根据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想一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梦里可以见到很多东西,使我们对花牛的梦产生了无限的想象。
“偷渡”写出了太阳慢慢落山的样子。
读出花牛睡觉做梦时的悠闲。
拟人
朗读指导
花牛在草地上还能做什么,试着说一说吧!用上拟人的修辞写一写吧!还可以仿写两行诗。
花牛在草地里 ,
。
歌唱
歌声随彩霞飘荡
读着这首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我们看到了: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
朗读这两首诗歌,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吧!
秋江的晚上
倦鸟归巢 夕阳西下
抖落斜阳 苇妆红颜
景色迷人,画面美丽。
结构梳理
花牛歌
花牛坐
花牛眠
向往自由
花牛走
花牛梦
《秋江的晚上》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色彩鲜明,画面感非常强。
暮江鸟归
主题概括
《花牛歌》这首诗歌描写了一只或坐或走或卧,都 。随着它的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表现出诗人对 的喜爱与向往。
悠闲散漫,自由自在
自由生活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拓展延伸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像一个小孩子爬伏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
一点光,一分钟。
徐志摩
阔的海
A.鸟巢(cáo) 睡眠(mián)
B.芦苇(wěi) 学霸( bà )
C.罗列( ló ) 压扁(biǎn)
D.占领(zàn) 斜阳(xié)
B
一、标红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课堂演练
眠( ) 霸( ) 占( )
民( ) 霞( ) 站( )
睡眠
霸占
占领
农民
霞光
站住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漂亮的画面。
四、《花牛歌》这首诗表现诗人什么心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字里行间透漏着诗人愉快的心情。
(共4张PPT)
剪秋罗
剪秋罗 花瓣尖端呈不规则的深剪痕,好像被剪刀剪出来的一样,又在秋天开放,很适合这样的名字。
常见剪秋罗
古人描述剪秋罗说:“叶似春萝而微深,有尖。八九月开花,有大红、浅红、白三色。花似春萝而瓣分数歧,尖峭可爱,其色更艳,秋尽尤开。”
古人眼中的剪秋罗
剪秋罗花
【明代】顾同应
隋宫无梦冷轻纨,
几瓣秋花倚泪看。
萧瑟罗衣裁不就,
却怜中妇剪刀寒。
和剪秋罗有关的诗
诗意:你如愁怨宫女手中细密的薄绸,她和泪看你这秋花时泪落花瓣。你教凄凉的她怎么也裁剪不成罗衣。剪秋罗花儿让我们置身宫中,恍见宫女手中的剪刀寒光灼灼。
e
剪秋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