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第七单元复习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亲爱的同学们,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以及《语文园地》,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生字。
易读错的字
塞
斥
chì
旦
dàn
将
jiànɡ
租
zū
笋
sǔn
缠
chán
妄
wànɡ
zhēnɡ
征
炕
kànɡ
平舌音
翘舌音
sài
后鼻音
多音字
nìnɡ
yāo
宁
要
前鼻音
振—震
塞 催 醉 雄 胸 肃 振 赞 效 疑 惑 斥
容易写成别字
易写错的字
容易少写一笔
塞 催 雄 胸 惑 斥
容易写错笔画
肃 赞
杰:①超乎寻常的。②才能出众的人。
征:①走远路(多指军队)。②征讨。③.政府召集人民服务。④征收。⑤征用。⑥征求。⑦证明;证验。⑧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
多义字
训:①教导;训诫。②教导或训诫的话。③训练。 ④准则。⑤解释(词义)。⑥姓。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你还 (hái?huán)是赶紧把书还 (hái?huán)给他吧!?
2.你一定要 (yào?yāo)把要(yào?yāo)求写得清清楚楚。?
3.奶奶宁 (nìnɡ?nínɡ)愿自己生活在这个宁 (nìnɡ?nínɡ)静的村庄里,也不想和我们一起去大都市。?
√
巩固练习
·
·
·
·
·
·
√
√
√
√
√
二、同音字组词。
掘 崛 (??)起??发(??)?挖(??)??(??)地而起?
赛?塞 出(??)??比(??)?(??)外??(??)点
震?振 (??)惊??(??)耳欲聋?(??)作??(??)兴
雄 熊( )伟 英( )( )猫 狗( )
崛
掘
掘
塞
赛
崛
塞
赛
振
震
震
振
雄
雄
熊
熊
三、给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训:①教导;训诫。②教导或训诫的话。③训练。④准则。⑤解释(词义)。
培训 ( )
不足为训( )
家训 ( )
教训 ( )
①
③
④
②
掌握了这一单元的生字后,我们再一起看一看本单元有哪些需要掌握的词语吧!
严肃 清晰 抱负 胸怀
赞叹 疑惑 表情 忘怀
果真 非凡 指望 训斥
体会 分量 响亮
词语积累
解析:进行词语积累时要注意读准字音,熟记字形,理解词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光耀门楣: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荣耀。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
为之一振:因此而振奋起来。
疑惑不解: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梅兰芳蓄须》
干干净净:没有尘土、杂质等,也形容说话、动作不拖泥带水或者是比喻一点儿不剩。
深居简出: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
后指平日在家里,很少出门。
随时随地: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
地点;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斩钉截铁: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不堪其扰:受不了他(他们)的搅扰。
《延安,我把你追寻》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大雨后发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满目琳琅: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毫不犹豫: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
顶天立地: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
AABB式
随时随地
干干净净
ABAC式
含有反义词
左顾右盼
含有比喻的
雨后春笋
顶天立地
四字词语常以仿写词语、根据意思写词语等题型出现,这需要我们掌握词语特点并理解词语意思。
左(?? )右(? ?)??疑惑(? ?)(? ?)??
若(?? )所(?? )??斩(?? )截(? ?)??
深(? ?)简(? ?)??(? ?)(? ?)犹豫
盼
顾
出
不
解
有
居
思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毫
巩固练习
铁
钉
不
1.照样子,写词语。?
(1)左顾右盼(含有反义词):?????????????
、 、
(2)斩钉截铁(描写人物):?
? 、 、???????????
2.上面的词语和“豁然开朗”意思相反的是??????? ,和“东张西望”意思相近的是??????? 。
顶天立地
干脆利落
目瞪口呆
前仆后继
疑惑不解
左顾右盼
严格??? 严厉????严肃????? 严峻
的考验?? ??? 的气氛??????????
的批评???? ???????的要求
A.严峻;严厉;严肃;严格??
B.严峻;严肃;严厉;严格??
C.严峻;严肃;严格;严厉??
D.严肃;严峻;严厉;严格??
二、选词填空。( )
C
本单元有很多描写充满画面感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互文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用绰号“龙城飞将”代李广,用“胡马度阴山”借代匈奴对中原的进犯。
借代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反问句
反问,增强语气。更能表达边塞将卒豪放、开朗的性格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2.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反问句
反问,说明了当时因为“中华不振”,百姓们的无可奈何
3.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延安,我把你追寻》)
反问句
反问,进一步突出延安精神对于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性。
1.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思来心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本体
喻体
这句话把问题比作烈火,说明周总理一心为民的深切情怀。
比喻句
2.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走月亮》)
喻体
喻体
将“我”比喻成燕子和小树,将延安精神比喻成昔日的春光、雨露和太阳,点明了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喻体
喻体
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走月亮》)
喻体
本体
用比喻句说明了延安发展很快。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延安,我把你追寻》)
排比句
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我们在追寻延安的足迹之广。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延安,我把你追寻》)
排比句
运用排比的手法从正面写出了我们在追寻延安精神的意义。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问句
用设问的手法点明了人物。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含关联词语的句子
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句子,说明了当时中国巡警的丑恶。
1.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2.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梅兰芳蓄须》)
含关联词语的句子
这两句话都是条件关系的句子,说明梅兰芳想过上“好日子”并不难。也从侧面反映了梅兰芳蓄须、爱国的决心。
1.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
2.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梅兰芳蓄须》)
含关联词语的句子
前一句话是条件关系的句子,第二句话是选择关系的句子。这两句话突出了梅兰芳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我把你追寻》)
含关联词语的句子
转折关系的句子,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精神不能丢。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延安,我把你追寻》)
含关联词语的句子
假设关系的句子,从反面来写失去延安精神的后果,进一步突出延安精神对于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的重要性。
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敢怎么样呢?(改成陈述句)
2.他卖房度日。他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巩固练习
3.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雨后春笋”本来的意思是 ,
句中的意思是______
???????????????? 。用上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
指春天下大雨后发出来的竹笋
指高楼大厦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下课铃一响,大家像出笼的鸟儿一样飞奔出去。
4.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
校长提出问题。
5.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仿写)
感谢你,春天美丽的小草;感谢你,夏天紧张的旋律;感谢你,秋天丰硕的果实;感谢你,冬天洁白的雪花。
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有哪些知识点呢?我们一起来复习吧!
●《出塞》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既表达了对久戌士卒的(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稳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本单元知识点
●《凉州词》诗人以饱满激情的笔触开篇,描写了(军营庭席上将士们的畅饮和劝酒),表现出将士们(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以及(视死如归的勇气)。
●《《夏日绝句》本诗借用项羽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项羽这个楚霸泉雄的追思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她十分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作者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
●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完全就是一种戏谑的口吻。玩笑之间,多少会有一丝哀伤,毕竟生命宝贵,只有一次,没有人愿意随便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对于身经百战的将士们来说,每一次出征就有可能马革裹尸,既然如此,还不如笑对死亡。所以,最后两句有“悲”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置生死于度外的报国豪情。
●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你体会到了什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讲了那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做什么)
第一件事 新学年
开始了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
周恩来(回答)
第二件事 十二岁那年 奉天 伯父(告诉)
周恩来(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 一个星期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中国妇女(受欺负)
中国巡警(不惩处、训斥)
围观的中国人(只能劝慰)
周恩来(看见,体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描写周恩来少年时代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目睹中国人备受列强欺凌而无处说理的事情,感悟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在新学年开始的修身课上立下了(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这句话是一句过渡句,它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的起因。
●重点句解析: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这句话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的所见所闻而切身体会到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所以他“常常沉思”。通过后来修身课上,周恩来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正是由于周恩来从小耳濡渲染,切身体会,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使得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重点句解析: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从“清晰”“坚定”可以看出,周恩来定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是很坚决的。与其他同学的志向对比着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重点句解析: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梅兰芳蓄须》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体现了梅兰芳怎样的精神?
日军的手段 梅兰芳的办法 梅兰芳面临的危险
不断纠缠 藏身租借,远避香港
深居简出,不在登台 虚度生命
多次逼迫,
随时骚扰 蓄须明志 卖方度日
强令上台 打针装病 险丢性命
梅兰芳面对日军的各种手段,并不屈服,顽强地同侵略者作斗争,展现了梅兰芳(热爱祖国),(热爱艺术、机智勇敢)的品质。
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梅兰芳是演旦角的,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演出了。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
●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蓄须的用意是什么?
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人演出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打伤寒预防针的做法,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梅兰芳身上所具有的坚定的民族气节。
●从梅兰芳给自己打伤寒预防针一事可以看出什么?
《延安,我把你追寻》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讲述了对延安及延安精神的追寻,告诉我们虽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也(不能忘记延安);即使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也(不能丢失延安精神)。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塞》的作者是????朝诗人??????????。这首诗着重表现了??????????????????????????????。
唐
王昌龄
对敌人的蔑视,对国家的忠诚?
巩固练习
2.醉卧沙场君莫笑,???????????????????????
3.《夏日绝句》是????? 创作的。“? ,????????? ”这两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4.少年周恩来立下了“?????????????? ”的志向,令人佩服。 ?
至今思项羽
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清照
不肯过江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读片段,回答问题。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左顾右盼(左×右×):?
2.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1)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 ???????????
洋人的汽车把这个女人的亲人轧死了。
左躲右闪
左思右想
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3.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
因为周恩来觉得中华不振,中国人要想不被欺负,自己要自立自强。
复习完课文的知识点后,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有哪些需要背诵的语句吧!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三首
积累背诵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诗三首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日积月累
拓展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积累我在行。
在本单元我学习了三首古诗,我能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但使龙城飞将在, 。这句话表现了
。
2.醉卧沙场君莫笑, 。
3.生当作人杰, 。歌颂了项羽
的高贵气节。
死亦为鬼雄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教胡马度阴山
巩固练习
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
宁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