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第三单元复习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亲爱的同学们,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以及《语文园地》,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生字。
易读错的字
逊
xùn
宅
zhái
置
zhì
搜
sōu
瑟
sè
骚
慎
shèn
址
zhǐ
shū
输
骤
zhòu
读准声母,区别于s
翘舌音
sāo
平舌音
暮 吟 峰 庐 缘 降 虎 隙 慎 卧
容易混淆
暮
幕
日暮
夜幕
易写错的字
容易多写一笔
吟
暮
容易少写一笔
慎
庐
缘
卧
缘:①原因。 ②文言连词。因为。③缘分。④边。⑤介词。沿着。 ⑥关系。
侧:① 旁边(跟“正”相对)。②向旁边歪斜。
多义字
顺:① 向着同一个方向。(如,顺心)②顺利。③依次。④顺从。
临: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④照着字画模仿。
选:①被选中了的(人或物)。②挑选出来编在一起的作品。(如,《XX文选》)
风骚(shāo sāo ) 逊(xùn sùn)色
骤(zòu zhòu )然 搜( shōu sōu)集
位置(zhì zì) 住宅(zái zhái)
?
?
?
?
巩固练习
?
?
一、给下面红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mù ( )头 日( ) ( )色
yuán( )故 ( )来 花( )
lín ( )时 ( )雨 树( )
zhàn( )领 ( )争 ( )台
木
暮
幕
缘
原
园
临
淋
林
战
站
占
二、同音字组词。
三、下面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逊色(sùn sè) 瑟瑟(sè sè)
B 住宅(zhù zhái)慎重(shèn zhònɡ)
C 日幕(rì mù) 地址(dì zhǐ)
B
四、给红体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临: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④照着字画模仿。
身临其境( )
临近 ( )
居高临下( )
临摹 ( )
①
②
③
④
掌握了这一单元的生字后,我们再一起看一看本单元有哪些需要掌握的词语吧!
操场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
叶柄 反面 触角 弯曲 细小
空隙 瞧不起 爬山虎 牢固 休想
痕迹 住宅 临时 继续 功夫 慎重
选择 住址 优良 疲劳 卫生
词语积累
解析:进行词语积累时要注意读准字音,熟记字形,理解词意,
《爬山虎的脚》
引人注意: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蟋蟀的住宅》
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继续 连续 陆续
(1)雌燕子在窝里产下了蛋,它们的邻居( )飞到窝边送去祝贺。
(2)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 )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3)我( )在花盆边观察了好几天,终于看到种子发芽了。
陆续
连续
继续
巩固练习
二、这幅图描绘的是庐山美景,看
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些含有“山”
字的四字词语?请试着写出三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如果让你用不含有“山”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下图中的庐山,你会选择哪些?请试着写出三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绿水青山
山峦起伏
高耸入云
崇山峻岭
连绵不断
蔚为壮观
三、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慎重——( ) 选择——( )
平整——( ) 疲劳——( )
(2)写反义词。 ?
舒服——( ) 弯曲——( )
细小——( ) 牢固—( ) ?
庄重
选用
平坦
疲惫
难受
笔直
巨大
薄弱
本单元有很多描写充满画面感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1.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爬山虎的脚》)
比喻句
喻体
本体
生动地描绘了细丝的形状。
2.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的住宅》)
比喻句
喻体
本体
生动地写出了草的作用。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比喻句
本体
这句话是说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喻体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蟋蟀的住宅》)
拟人句
2.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蟋蟀的住宅》)
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雪梅》)
服输
1.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蟋蟀的住宅》)
夸张句
1.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蟋蟀的住宅》
设问句
问题
答案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对比句
将雪和梅的对比。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1.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
含有关联词语的句子
· ·
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句子。假设你在仔细观察后会发现什么。
含有关联词语的句子
2.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蟋蟀的住宅》)
· ·
·
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句子,写出了隧道的作用。
3.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蟋蟀的住宅》)
含关联词语的句子
··
·
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句子,写出了蟋蟀很勤奋。
含关联词语的句子
4.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蟋蟀的住宅》)
··
·
这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句子,写出了气候温和时蟋蟀的活动。
动作描写的句子
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爬山虎的脚》)
··
·
·
··
·
·
动作描写的句子
2.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蟋蟀的住宅》)
·
··
··
··
·
句子练习。
1.按要求写句子。 ?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扩句,至少两处)
_ __
聪明的蟋蟀飞快地钻到土底下干活。
一排排杨树在向我们招手。
3.修改病句: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4.改为设问句: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嫩红的。
5.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翻译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家乡是一个只有巴掌大的小镇。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你知道蟋蟀建筑住宅的工具是那样简单,你( )会大吃一惊。
(2)燕子窝的右上角( )留了一个洞口,( )燕子要从这里进它们的家。
如果
之所以
是因为
就
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有哪些知识点呢?我们一起来复习吧!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暮江吟》描写了哪两幅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知识点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
“该知识点常以填空题型出现。”
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题西林壁》是一首写景诗,它描写了怎样的景致?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 《题西林壁》也是一首哲理诗,它阐述了的哲理?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雪梅》首句写了什么内容?
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最正确的道理。
●《雪梅》说明了怎样的哲理?
1.作者介绍爬山虎的叶子是抓住叶子变化的特点来讲的。从形状看,叶子由小到大;从颜色看,是由“嫩红”到“嫩绿”。
2.作者介绍爬山虎的脚,抓住了它的脚长在哪儿,什么样,怎么爬墙,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爬山虎的脚》一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很仔细?
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又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讲了爬山虎脚的特点。?
●《爬山虎的脚》一文的写作顺序?
1.①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②蟋蟀是如何建造、整修住宅的。
●《蟋蟀的住宅》一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2.介绍蟋蟀住宅特点时,所用词句精准刻画了住宅特点。介绍蟋蟀如何修建住宅时,描写了蟋蟀的一些列动作。“一连看了两个钟头”,从“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一直到“冬天”,我们能体会到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蟋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靠自己“慎重地选择住址”“一点一点挖掘”,造出了“倾斜的隧道”,还让“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使住宅十分隐蔽,有利于保证自己的安全。
蟋蟀的工具很柔弱,但造出的巢穴却很了不起,所以说是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为什么是“伟大的工程”?
一、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中,我知道了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 )
(2)蟋蟀盖房子大多选择在春天,因为那时天气温暖。( )
(3)《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 )
(4)蟋蟀决不去碰门口那丛草,是因为它要让那丛草掩藏自己的住宅,使住宅不容易被发现。( )
√
×
√
√
巩固练习
二、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
A.抓特点观察法 B.连续观察法
C.长期观察法 D.重点观察法
(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
(3)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
B
D
A
三、根据所学课文填写。
1.《暮江吟》一二句写的是(? )的景色,三、四句写的是( ?)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诗人游庐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 ??。”这是因为诗人游览时看到“????????? ?,?????????? ?”。
入夜
热爱
傍晚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BD
1.蟋蟀建造住宅选择住址十分慎重,它的要求有( )。(多项选择)
A.依山傍水 B.排水优良
C.鸟语花香 D.有温和的阳光
2.“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我”看蟋蟀的时间很长,渐渐失去了耐心,失去了兴趣。
B.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观察的时间很长,衬托出了蟋蟀非常勤劳。
B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回答问题。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六、课文练习。
重叠
均匀
空隙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写出“嫩”的意思。
(1)嫩红:____________ ____
(2)嫩叶:______________ __
?
淡,浅。
爬山虎的脚
初生而柔弱,娇嫩,跟“老”相对。
4.从这段话中我们了解到爬山虎的叶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读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_________ ___ ____
新鲜
铺得均匀
茂密
仔细观察,连续观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积累背诵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积累背诵
宋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积累背诵
1.立了秋,把扇丢。
日积月累
2.二八月,乱穿衣。
3.夏雨少,秋霜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拓展
1.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2.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3.枣芽发,种棉花。
4.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一过白白种。
5.清明倒秧,谷雨插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
2.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5.八月暖,____________________,十月还有小阳春。
可怜九月初三夜
雪却输梅一段香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场秋雨一场寒
九月温
4.民间有许多有趣的谚语,如:
(1)有关立秋的谚语: 。
(2)有关夏季和秋季的关系的: 。
(3)秋天的雨水也能预报节气:
。
(4)有关八、九、十月的节气我们也要知道一些:
。
立了秋,把扇丢
夏雨少,秋霜早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