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输 《墨子》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距 子墨子九距之 通“拒”
吾知所以距子矣
圉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诎 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争 知而不争 通“诤”,谏诤,规劝
词类活用 言 吾既已言之王矣 名词作动词,说,告诉
义 吾义固不杀人 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
古今异义 方 宋之地方五百里 古义:方圆
今义:物体的形状,方形
请 请献十金 古义:允许
今义:请求
一词多义 说 公输盘不说 高兴
请说之 陈述,解说
已 然胡不已乎 停止
吾既已言之王矣 已经
类 不可谓知类 事理
为与此同类 一样
见 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 召见
虚词 为 公输盘为①我为②云梯 ①介词,给;②动词,制造
此为何若人 是
子墨子解带为城 作为
夫子何命焉为 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之 子墨子闻之 代词,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这个消息
宋何罪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吾既已言之王矣 代词,代这件事
愿借子杀之 代侮臣者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这种
请说之 代词,代这件事
宋无罪而攻之 代词,代宋
犀兕麋鹿满之 代词,代云梦
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守圉之器 结构助词,的
于 胡不见我于王 介词,向
起于鲁 介词,从
而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连词,表顺承
宋无罪而攻之 连词,表转折,但是
【课文在线】
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④公输盘不说。
⑤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⑥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⑦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⑧公输盘服。
⑨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⑩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 ) (2)吾义固不杀人 ( )
(3)不可谓仁 ( ) (4)不可谓知类 ( )
(5)然胡不已乎 ( ) (6)胡不见我于王 ( )
(7)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 (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
(9)虽杀臣,不能绝也( )
2.下面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胡不见我于王 B.以牒为械 能以径寸之木
C.子墨子九距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彼竭我盈,故克之 楚王问其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杀臣,不能绝也。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B.文章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
C.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这表明对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D.文章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
参考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 出发,动身) (2)吾义固不杀人 ( 坚守道义)
(3)不可谓仁 ( 对人亲善,友爱) (4)不可谓知类 ( 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 (为什么)(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
(7)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虽然如此) (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入侵 )
(9)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
2.下面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才美不外见 胡不见我于王 B.以牒为械 能以径寸之木
C.子墨子九距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彼竭我盈,故克之 楚王问其故
(解析:A.同“现”/引见;B.介词,用;C.代词,代指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因此,所以/缘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B.文章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
C.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这表明对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D.文章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
(解析:应该是体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
5.选文第⑦段划线句中,墨子连说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体现了墨家的什么思想主张?
墨子连说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步步深人地揭示公输盘“义”的欺骗性,使公输盘陷入前后矛盾之中。体现了墨家“非攻”“兼爱”(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