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课《仰望天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课《仰望天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18 14:1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课《仰望天空》

一、教材分析
“太阳、地球和月球”是人们最常见的三个天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本课作为单元的第1课,学生开始认识太阳和月球。三个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地球上一切物质正常运作的基础,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热情,小学生也是如此,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本节课共两个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在聚焦活动中首先是以交流分享的形式,让学生谈谈已经知道的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学生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在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中,这是一个单元前测,通过聚焦引发学生对一有知识的梳理,达到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的目的,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探究活动2共有两个活动。活动1观察图片比较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丰富维恩图。活动2在探索活动中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比较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学生围绕“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是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个问题展开探索,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利用模拟实验探索宇宙问题的过程,最后学生继续完成维恩图。学生将掌握图片比较、模拟实验两种探索天体的学习方法以及利用维恩图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整理知识的方法。通过本课,学生对于太阳和月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会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更直观的得到答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学生学会通过知识分享会,观察比较图片和模拟实验这三种主要学习形式,收集和了解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特征信息,并且把这些特征信息利用维恩图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并提出关于太阳和月球还想知道的问题。
?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习“月相”、“太阳的位置和方向”两课初步了解了太阳的方向及东升西落的特点,月亮的月相变化等特点。二年级的学习让学生对宇宙的相关知识十分感兴趣,也很好奇。进入了三年级,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已经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了更多的了解,例如知道三个天体都是球形的,太阳是十分巨大的,地球,太阳,月球的发光关系等等,但是对这些知识仅限于书面知识获得。在本学期第三单元学生通过维恩图帮助学生对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梳理,并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去研究地球、太阳、月球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大小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了解太阳和月球的表面有哪些不同之处,太阳黑子和月球环形山都是什么等等。通过学习本课激发他们学习太阳和月球的兴趣,为本单元后续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好。
?
三、科学概念及解读
1.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地球为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2.太阳: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直径约为1.392×106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其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
3.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人们习惯称之为环形山。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
4.天体:包括星际物质和各种集聚态实体在内的所有宇宙星体的统称。
5.太阳黑子: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
6.环形山:“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的凹的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
?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太阳是一颗行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
·能利用维恩图整理信息,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对天空产生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
·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和接纳别人的观点,达成共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和意识到太阳和月球是我们生存的天体环境的一部分,太阳和月球与地球朝夕相伴,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很大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太阳和月球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1.学生利用和整理维恩图来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获得地球、太阳、月球的距离关系。
六、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太阳与月球的知识,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太阳和月球的照片,圆形纸筒、大圆卡片、小圆卡片。
七、教学设计
(一)聚焦: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
1.??????猜谜语,激兴趣,揭主题
同学们,从本单元我们要开始研究常见又神秘的天空了,我们现在来猜谜语,看看谁猜的又快又准。
一个球,圆溜溜
东边升起西边落
夜里人人看不见
白天有它亮堂堂(太阳)
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出一个谜语,看看这回有没有同学能够猜对
一个球,圆溜溜
阴晴圆缺时时变
时像圆盘时像眉
夜里有它影相随(月球)
2.??????揭示课题,师:太阳和月亮都在哪里,在哪能看见太阳和月球呢?
生:看天上的时候可以看到太阳和月球。
师:每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就就能够看到太阳和月球。本节课我们探究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节课我们学习“仰望天空。”
[设计意图]聚焦环节,将教材的图片换成谜语能直接的揭示出题,激发学生兴趣,方便提示学生思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
(二)探索:
探索1.
分享我们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师:今天我们的科学课就和天空两个天体相关太阳和月球。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知道什么?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同学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在迷语中找到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预设相同:球体,东升西落…;不同点:太阳出现在白天,月亮出现在夜晚,它们的大小不同等)
引导学生使用维恩图,用关键词记录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现在我们用维恩图来进行记录,中间部分写相同点,两边记录不同点,我们学会用关键词来记录。(教师在板书上体现维恩图,记录一些关键词。)
[设计意图]学生说出太阳与月球简单的特点,利用维恩图进行记录,帮助学生方便整理零碎的知识点,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堂进度。勾起学生的前认知,起到激趣的作用,
探索2:
活动(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①小组讨论交流,找出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组内进行分享,把主要的内容整理记录在维恩图中。
②班级间分享交流,请小组代表来分享你们知道的,下面同学认真倾听,可以积极举手补充。生:整理维恩图,注意倾听,(教师补充维恩图板书。)
活动(2):比较图片了解太阳月球更多的基本特征
①????我们来观察太阳和月球的照片
展示ppt,看图片1、2.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预设:有颜色,大小不同。
师:图中太阳和月亮都有光,太阳的光和月球的光有什么不同?
生:太阳光比较刺眼,月球的光比较暗。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两者都“有光”,太阳的光来自自身的发光,二月球本身不发光。两者可视大小是一样的,即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观察图片3、4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师:这一组照片展示的是太阳和月球的表面,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表面不同,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教师适当介绍“黑子”和“环形山”,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完成观察后,继续整理维恩图,并对其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观察,丰富了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认知,学生乐于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也要善于倾听别人分享的知识,及时记录补充维恩图。
活动(3):模拟实验解疑惑———探索地球、太阳、月球的大小不同,进行模拟
实验。
师:我们在刚才的图中看到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好像一样大,太阳和月球大小真的相同么?我们用模拟实验来进行验证。
模拟方法:展示材料,用圆形纸筒模拟从地球上观看的视角、大圆卡片模拟太阳)、小圆卡片模拟月球。教师先进行演示,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实验。
该环节教师注意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调整两个圆纸片与观察纸筒之间的距离时,教师要强调观察纸筒看到的小圆纸片和大圆纸片一样大,鼓励学生可以用“步”等方法测量小圆纸片和大圆纸片与观察纸筒的距离。
教师提示:
①要注意纸筒、大小圆片在一条直线上;通过移动大圆片距离来调节。
②当大圆片看上去和小圆片大小一样时,请一位同学“跨步”测量一下大小圆片与纸筒间距离。
②????实验之前分好工,合作完成。
分享实验心得,初始太阳和月球实际距离,本节课第三次更新维恩图,记录最新获得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更直观的让学生得到结论,让学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距离更近,所以看起来和太阳差不多大,出示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比例图。通过让学生测量大小圆纸片的距离,培养学生定量精准化测量的意识。
?
(三)研讨: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1.研讨: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通过分享、图片比较、模拟实验,知道了太阳和月球哪些相同点不不同点。配合自己的维恩图,利用维恩图,自己感兴趣的,
2.拓展:你还想知道什么?
太阳诞生以后,地球和月球也相继诞生,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有几十亿年了,有太多的未知值得我们去探索。
预设问题: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太阳黑子是怎么回事?太阳光给地球带来哪些影响?影子的变化和太阳光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也能向本单元后面几课进行延伸拓展。
请同学们用提问关键词的记录方式体现在这张维恩图上,我们可以在课下去查找资料,探索答案,并把查到的答案记录在这张维恩图中。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