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课件(4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课件(4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8 23:10:27

文档简介

(共3张PPT)
难忘的发现
在我家客厅的鱼缸里,养着很多鱼。它们每天都快乐地游来游去,像一群舞动的精灵,可招人喜欢了。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从鱼缸前经过。无意中往鱼缸里一看,发现那些鱼睁着眼睛,一动不动。我以为它们死了,急忙喊道:“爸爸,不好了,鱼都死了!”爸爸赶紧从卧室里跑过来,一看就笑了起来,说:“傻孩子,它们是在睡觉呢!” “睡觉?那它们为什么睁着眼睛啊?”我追问道。爸爸说:“你自己想办法弄明白原因吧,我去睡觉了。”
比喻句贴切、生动。










观察细致。
我只好回到房间,上网去查找答案。在百度上终于看到:鱼类没有真正的眼睑,眼睛完全裸露而不能闭合,鱼也和其它脊椎动物一样,每天要睡眠的,只是它们都睁着眼睛睡觉。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发现,都是要经过细心观察才能得到的。

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写得很具体。



画龙点睛之笔,富有哲理,给人以启发。
总评:小作者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启发”的顺序,写出了发现的经过,还从中受到了启发。全文语言流畅,内容具体,过渡自然,中心突出。
(共3张PPT)
路口的那个身影
期末考试快到了,学习变得异常紧张。每天面对黑板上那些向我挑战的难题,我必须早早到校弄明白,才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别的知识。
这天,天还没亮,我已吃完了妈妈给我做的早饭。我背起书包刚要走,屋外一片漆黑,天生胆小的我望而却步。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慈爱地说:“丹丹,妈妈送你。”想到妈妈操持家务日夜劳累,我坚决不让。但这一次,无论我怎样恳求,妈妈还是坚持送我。妈妈伴着我走到路口,我再三恳求,妈妈才答应不送到学校。
交待事情的起因。




用词准确,突出了“我”的胆小。
我坚信我能行。可走了一段路后,我忽然又害怕起来,四周黑漆漆的,阴森而恐怖。我后悔了,要是妈妈在该有多好啊!我万分恐惧地向学校飞奔。在快要到达学校的时候,我一回头,猛然发现远远的那个路口,一个单薄的身影正在寒风中伫立着,是妈妈!
刹那间,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咸咸的泪水不断地流进我的嘴里。原来,母爱的感觉是这么温暖。妈妈,我爱你!

环境和心理描写,渲染了心里的害怕,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照应了上文中的“胆小”。


结尾深化了文章主题。
总评:本文叙述生动具体,将妈妈送“我”上学的事情写得清楚、详细;特别是“在寒风中伫立的身影”这一细节描写,照应了标题,表现出了妈妈对女儿的无尽的关爱之情,读来感人。
(共46张PPT)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说说你眼中的美丽世界吧!
说一说
美丽的植物
美丽的自然
可爱的猴子
可爱的动物
人类的生活
人类的情感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一定有了新发现。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写作内容
审题指导
第一课时
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题目,看看里面隐含了哪些要求。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观察到的
各方面的风景
丰富的
美丽的
写作要求:
从广泛的生活中,观察美丽的风景事物,
然后写成一篇文章。
我们可以写哪些风景呢?
校园里的风景
校园里的花园
丰富的课外活动
充实的学习生活
大自然的风景
花草树木的生长
虫鱼鸟兽的生活
风霜雪雨的现象
人类生活
大街小巷的行人
商铺里的人
劳动干活的人
观察的时候,我们要多角度,立体化。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习作指导
视觉:用眼睛看

看形状、大小、颜色。
触觉:用手或其他部分接触

感受
光滑与粗糙
冷与热
轻与重
柔软与坚硬
嗅觉、味觉:
用鼻子闻气味
用嘴品尝味道

感受:
香味的浓与淡
味道的苦与甜
味觉和嗅觉往往并用
听觉:
用耳朵听声音


感受:
自然界的声音
感受人类社会的声音

用声音激发读者的想象
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下面我们一起来演练一下。
视觉:
鲜红的花朵
嗅觉:
浓浓的花香
听觉:
风吹花响
触觉:
滑润的感觉
味觉:
甜丝丝的
根据事物特点选用,不要都写。
除了多角度描写,还要写出景物的变化。这一点如何做到?
写风
起风——风大——风小——风停
写日出
天空变亮——太阳慢慢变大——一片光明
写树林
树林里阳光的变化,小河的流淌,动静的转换
写草地
空间转换,草的颜色、品种,草的疏密程度,有多种变化
总结一下变化的“技巧”:
可以按时间写发展变化——前 中 后
可以按空间写对象变化——上 下 远 近
下面就是具体内容的写作了。我们要注意点什么呢?
珍珠鸟们喜欢吃谷子,也喜欢吃菜叶。吃谷子时总是排队吃,可吃菜叶时就不一样了。我把菜叶丢进去以后,它们很害怕,等它们确定没有危险时,皮皮先试着吃了几口,然后便大胆地吃起来。乖乖看皮皮吃得那么香,就飞过去和皮皮抢着吃。吃完东西,它们就开始梳理羽毛。先抖抖身上的羽毛,再把尾巴像扇子一样张开扇扇,然后把肚子上的毛啄啄,再张开翅膀,用嘴从里到外把翅上的羽毛一根根梳理,用爪子挠挠头,就梳理完毕。
我们写来看看一段范例:
作者观察很仔细,生动描写了珍珠鸟们吃东西和梳理羽毛的过程,用了表示先后的词语,也用了准确的动词。
有一天,我在小树林里玩耍,看见一张薄薄的网上挂着一只小蜘蛛,还有几只小飞虫。我便好奇地蹲在地上,静静地看着。那只小蜘蛛不慌不忙地爬到小飞虫的旁边,先吐丝把小虫子包裹起来,再把它嘴边牙齿似的东西插进小虫子的身体里,最后把它们都吞到肚子里去,才心满意足地爬了回去。
我们来模仿着写一下:
关于这次习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要挑选我熟悉的事物
来写,比如我家旁边的小公园。
除了写景,还可以写物,除了写动物,还可
以写植物,只要是世界的一份子,都可以写。
写景物的时候,我至少要通过两个角度描写,
比如:视觉和嗅觉。
你想好自己要写的内容了吗?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写作提纲
1.你所选的写作素材是什么?
2.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3.你将怎样写出这些特征?
4.你将景、物或人,分为哪几个阶段或者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
5.你是否能从多角度描写?
6.你打算拟个什么题目?
习作提纲要求
选一处景、物或人,细致观察,多角度描写。

开头
溜溜球﹃睡眠的秘密﹄


经过

结尾

叙述自己发现的现象

拆解陀螺,发现秘密
写出自己的感受
开头点题,设置悬念

开头
难忘的发现


经过

结尾

天不亮去上学,不让妈妈送
我到学校才发现,妈妈一直在身后守护
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交代背景:期末学习很忙

开头
难忘的发现


经过

结尾

发现金鱼不动,以为死了

通过百度知道,那是鱼睁着眼睛睡觉
感受到自然界的有趣
交代写作对象:我家的金鱼
快快写起来吧!
写好之后,和同位交换一下,看看谁写得最好。
同桌互评
作文修改

第二课时
溜溜球大家都玩过吧!不久前,我发现了溜溜球“睡眠”的秘密。
那天我在家里玩溜溜球,各种招式:“智能旋风”“荡秋千”“猴子上树” ……溜溜球在我手里,像调皮的小孩,转圈、上窜、下跳、翻跟斗。最后,溜溜球在原地快速地转动着,一动不动,就像睡着了一样。
溜溜球“睡眠”的秘密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例文评析
描写生动。

溜溜球明明在转动,可为什么能“睡眠”呢?我上看看,下看看,左右也看了一会,没发现什么。我把它的两半拆开,又仔细地研究了一下,终于明白了。原来,在绕紧线用力向下掷的时候,两个半球的球体在向前转,球体自转的时候,中间的小轴承也在转,这也就形成了相对的稳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睡眠”。这时候我非常高兴,口中大喊起来“我发现秘密了,我是小科学家了!”
观察细致,方法得当,终于揭开了秘密。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总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结尾点明中心。

更多例文一
更多例文二
【优点借鉴】
下面请和同位交换作文,根据“评分标准”相互批改。
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最后得出总分,并写出评价。

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
文章立意较好,符合主流价值观。
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符合本次作文要求:
能体现世界万物的缤纷。
文章分层清晰,写出景、物、事的变化。
观察仔细,描写细腻。
能从多个角度描述。
评 价 标 准
我家养了一对可爱的珍珠鸟。十分惹人喜爱,黑黑的尾巴上夹杂着珍珠似的白点儿,我给嘴旁有黄色斑点的起名叫皮皮,另一只叫乖乖。
评改范例
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
读一读,看看存在什么问题。
问题分析
这段对珍珠鸟的描写不够细致,无法体现出作者是仔细观察过的。应该对珍珠鸟的外貌进行细致描写。
我家养了一对可爱的珍珠鸟。它们圆圆的小脑袋上嵌着一双黑宝石般的小眼睛,红红的小嘴儿一张一合的,十分惹人喜爱,黑黑的尾巴上夹杂着珍珠似的白点儿,我想这就是珍珠鸟得名的原因吧。我给嘴旁有黄色斑点的起名叫皮皮,另一只叫乖乖。
评改范例
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
说说为什么这样修改。
我家养了一对可爱的珍珠鸟。十分惹人喜爱,黑黑的尾巴上夹杂着珍珠似的白点儿,我给嘴旁有黄色斑点的起名叫皮皮,另一只叫乖乖。
原段落
评改后段落
文中通过珍珠鸟的颜色、神态和动作,多角度地描写了珍珠鸟,让人感觉珍珠鸟就在面前。

技巧总结
选材范围很广,但要选择自己熟悉的。
写作前列好提纲,看看能写哪几个方面。
观察要仔细,对事物外貌、动作细致描写。
描写时以视觉为主,辅之以听觉、嗅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