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0高考猜题模拟卷
文综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认为,周平王东迁以后,王政衰微,霸政迭兴,甚至“陪臣执国命”。然而,这既不能证明西周分封制造成了城邦民主制,也不能证明专制程度的减弱。相反,正是经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中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该学者认为西周时期
A.君主专制制度业已形成 B.经历过城邦民主制阶段
C.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 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确立
25.东汉初期,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太庙以祭祀从未当过皇帝的祖先而招到大臣们的激烈抗议,光武帝只好改祭祀汉代第七代皇帝宣帝和第八代皇帝元帝,视他们为自己的祖父和生父。这表明
A.父为子纲的观念还没有普及 B.皇权受到儒学观念制约
C.光武帝重视其继承的合法性 D.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深刻
26.下表为宋代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
时间 北方(%) 南方(%)
北宋初年 39.6 60.4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38 62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 37 63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 35.9 64.1
13世纪初 31 69
A.助推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 B.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C.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D.导致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平衡
27.明洪武八年,广东南雄商人载货入京货卖,“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致使货物很长时间不能卖出。“商人讼于官”,朱元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当时
A.长途贩运受到严格的管制 B.官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
C.朝廷约束勒索商人的行为 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8.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一些省份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受破坏的程度比较重,而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偏僻地区则不太明显或洋货根本没有输入,受破坏的程度比较轻。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地区差异
C.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 D.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先后解体
29.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
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 B.日本的开矿技术没有优势
C.中国内陆矿产十分的有限 D.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
30.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从这个论断看毛泽东当时意图是为了
A.揭示各阶层团结的重要性 B.热情歌颂五四运动的意义
C.强调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D.抨击当权政府的退让妥协
31.下表是我国在1993—2000 年间,私营企业主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和中共党员的数据统计表(%),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2000年
大学以上学历 16.6 17.6 20.2 38.4
中共党员 13.1 17.1 — 19.8
A.政府重视和培养私营企业主的经营水平
B.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得到宽松的发展空间
C.社会主义初级险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32.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公民集团与其他居民有严格的区分。但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这一超越
A.适应了国家统治范围扩展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导致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3.巴黎公社建立之后,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胜利的凯旋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举行集会并传递了支持巴黎公社的信息。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应用 B.法德工人运动的斗争目标趋于一致
C.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精神 D.第二国际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
34.新经济政策实行仅仅一年时间,列宁就强调:“我们可以十分坚定地说,我们已经可以停止而且正在停止我们所开始的退却……我们走得比我们能够控制的远了一些,但斗争的逻辑就是这样”。这反映出
A.计划经济体制在苏俄已开始出现 B.列宁科学分析了当时苏俄国情
C.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存在政治考虑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35.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某一经济学派对比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后,发现凡是储蓄率和投资率较高的国家,如日本、联邦德国和法国,其生产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较快,反之则较慢。这说明此时期
A.政府加强对经济全面干预是大势所趋 B.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理论已经失灵
C.政府对金融的管控力度决定经济态势 D.政府须扩大开支方能解决经济“滞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7世纪,公共卫生作为一种专门知识,在医学领域里占有了一席之地。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国家财政主义的影响下,公共卫生在欧洲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与现代政府功能的转变联系在一起。在19世纪,卫生学成为预防医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关注学校卫生问题。从1890年起,伦敦教育委员会制订规划,委派官员和医生对小学新人学的儿童进行体检,并逐渐开展了定期复查。20世纪初,许多学校陆续设立了保健护理站、诊疗所和校医院,对儿童的眼、耳、鼻、喉、齿等器官的病症进行预防和诊治。学校的取暖、照明和通风等条件也逐渐改善。大规模的排污和公共卫生设施工程,以及公共场所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公共卫生运动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
——孟君、张大庆《大众医学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化公共卫生事业逐渐酝酿起来,首先是欧美来华传教士,积极呼吁中国注意公共卫生问题,他们广泛发放关于种牛痘,预防天花、霍乱的知识读物,不断向中国有关官员提出改善卫生的建议。随后中国出使人员和早期改良思想家等加入呼吁行列,《申报》也时常有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而租界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19世纪末上海租界已经在硬件设施、组织机构、法规建设、技术保障等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
——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和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兴起发展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表现。以及给我国现代公共卫生建设的启示。(1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
时间 概况
商周 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
春秋 战国 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
秦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汉 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唐 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
宋 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
元 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
明 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
清 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自有史以来,中国之不竟,未有甚于宋之时者也*宋之不竟,始焉起于黄袍加身而上位的太祖之猜忌也。北宋自宋真宗时起,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下,大量“养兵气荆公立志改变弋百年之积,惟存空簿”的局面,以为国民经济所以日悴者,由国民不能各遂其力从事生产也。公志在制兼并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以富其民而致天下于治。于是制置三司条例司,公所创立之财政机关也。其青苗、均输、市易诸法皆此本意也。此义也,近数十年来乃大盛于欧美两洲,命之曰社会主义。其说以国家为大地主、大资本家、为大企业家,而人民不得有私财。本意欲以摧抑兼并,万一行之不善,而国家反为兼并之魁,则民何诉焉?而盗臣之因缘以自肥,又无论也。故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岁颇车,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安石实施财政政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的财政政策。(9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朝鲜战争的爆发 ,使美国对朝政策乃至远东政策骤然发生转变。1950 年初美国政府曾公开宣布朝鲜半岛处于美国远东战线的防御圈之外,美国对朝鲜问题的一切计划都是以从朝鲜脱身为基点的。战争爆发后,美国在仅仅五天之内,连续做出一系列决策,而且步步升级,终于全面卷入了朝鲜战争。杜鲁门曾这样回忆:必须坚决制止这种对一个自由国家实行武装侵略的行动,这对保持和平十分重要。我们向大家宣告,我们认为朝鲜的局势关系很大,因为从这种局势中可以看出西方的力量和决心。目前,要想制止世界其它地方的新的行动,唯一的办法是采取坚决的行动。根据我们的看法,如果我们不能采取行动保护一个在我们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并且由联合国采取行动来保障它的自由的国家,那么,不但在亚洲,而且在欧洲、中东和其他地方,靠近苏联的各国人民对我们的信心都会受到极不好的影响。
——摘编自沈志华《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过程和依据》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前后美国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朝鲜战争的结果对美国的影响。(7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不久,即发表言论表示法国下决心拥有自己的核力量,并将发展独立核力量作为建设独立防务的中心任务。1960年,法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戴高乐认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用以控制西欧的主要工具,在这一组织中,法国“不过是被称为大西洋团结的霸权主义的驯服角色”。因此,要建立独立的防务就必须“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1966年,法国完全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在军事上与美国彻底脱钧。
——摘编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戴高乐主义产生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戴高乐主义的历史地位。(9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B A C C D A D A C C 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41.(25分)
(1)背景: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先进思想的传播;传教士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租界的示范引领;中国近代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商业)的发展。(6分)
欧洲: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长快;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流行,公共卫生状况恶化;政府和社会大众卫生意识的提高;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6分)
(2)表现: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建立相关部门,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开展公共卫生运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9分)
启示:不断加强并逐步完善环境立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提高人民的道德素养;发展科技,利用科技改善环境。(4分)
42.示例:
结论一: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形成了铜币时期,纸币时期和白银货币时期。
说明:春秋以后,铜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出现,宋元明三个时期,政府都发行过纸币。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中国货币体系进入白银时代。
结论二:古代货币经历了杂乱到统一的发展过程。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导致货币形态多样而复杂;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圆形方孔的重量钱成为标准形态;唐朝进而发展为宝文钱,影响深远,成为以后各朝铜币铸造的典范。
45.(15分)
(1)原因:北宋统治者实行分化事权产生冗官;吏治腐败导致财政吃紧;民族矛盾尖锐造成军费及缴纳岁币巨大;范仲淹改革失败(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2)评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北宋抵御少数民族的袭击奠定了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大贾的势力;通过国家手段控制市场交易,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任答3点,每点3分,共9分)
46.(15分)
(1)变化:由急于脱身到直接武力干预。(2分)
原因:朝鲜内战初期,韩国的失利,威胁了美国在亚洲的利益;美苏冷战形势下,遏制苏联扩张;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6分)
(2)影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3分)使美国进一步调整亚洲政策,加强亚太军事同盟建设;(2分)美国调整对日政策,由削弱转为扶植。(2分)
47.(15分)1)背景:法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美国和苏联两极对抗的影响;法国实行独立外交的推动。(每点2分,共6分)
(2)地位:戴高乐主义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2分)它以实现法国的外交独立为宗旨;(2分)不仅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2分)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2分)有利于法国独立自主的发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