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了解萨顿假说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和实验证据(假说-演绎法和摩尔根的实验)。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能力方面
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熟练掌握假说-演绎法的思维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假说-演绎法和摩尔根的实验)。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2.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了解萨顿假说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假说-演绎法和摩尔根的实验)。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1、“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和讨论学习教学模式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支架式教学策略
四、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ppt课件、导学案、电子白板。相关实验数据、实验材料的选取与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
2、制作简洁、能清晰体现知识层次且能有助于突破难点的课件。
3、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主动地讲解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五、教学过程
知识铺垫方面
1、孟德尔已通过实验表明基因的一系列的行为特点,知识看不到而已。
2、萨顿通过研究精卵的形成过程发现了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点。
3、一些科学家发现了性染色体的存在以及与性别的关系。特别是对果蝇的染色体了解比较清楚。
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以及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本节知识流程
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人们才意识到遗传因子(基因)是客观存在的!基因在哪里?
一、萨顿的假说:
1.萨顿假说的优点是:将看不见的基因和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而推出结论的。
2.萨顿假说的不足是: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的实验及假说演绎法。
1.运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揭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假说演绎法:
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或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
解释或假说:针对发现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出解释或假说。解释或假说能合理的解说所发现的问题。
演绎推理: 如果解释或假说能真实体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就必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运用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先从理论上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验证: 按要求进行实验,比较实践结果与预测实验结果。如果是一致的则说明该解释或假说经得起实践检验。
结论: 该解释或假说是事物的客观规律!
2.摩尔根的实验过程及现象:
(一)通过实验或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F2中为什么没有 ?
(为什么没有白眼雌性果蝇呢?)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雄)相联系?
另有实践结论的补充: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性别与性别有关。
(二)他提出了怎样的假设?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尔根提出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而不在 Y 染色体上)
学生会有什么假设(没摩尔根的全面的推理),可能有多种情况:【激发学生提出假设】
1、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老师可以根据实验眼色与性别有关进行果断否定)
2、控制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老师肯定大方向正确,引导在此方向做更全面的分析)
新假设:1.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Y染色体上而X染色体没有(师:XX雌性就不会有眼色的性状来否定)
2.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老师表扬此假设,先说明科学家已否定!留作课后拓展)
3.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与摩尔根一致)
运用假说来解释摩尔根已做的实验:
(三)演绎推理 (理论分析测交实验)
演绎推理结果:
(四)实施实验验证(实施测交实验)
真实结果F2 红眼雌 : 红眼雄 : 白眼雌 : 白眼雄
126 : 120 : 132 : 115
与理论值: 1 : 1 : 1 : 1 非常吻合
统计的结果与理论上的推测完全符合假说,则假说就是正确的!
(五)结论:摩尔根通过实验验证一个特定的基因在一条特定的染色体上,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摩尔根又进一步研究: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记入俩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四、练习巩固与拓展
1、如何获得白眼雌果蝇呢?
2、如果摩尔根用豌豆作实验材料会得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结论吗?
3、如果果蝇Y染色体上有白眼基因,摩尔根对果蝇眼色遗传结果的解释正确吗?
4、你能否设计实验证明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
(思路:选取雌性为隐性性状,雄性为显性性状进行演绎推理,并与实验的真实结果比较进行否定)
备课资料:(阅读下面的资料,尝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实验一、二、三)
摩尔根从野生型的红眼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的雄果蝇,这只例外的白眼雄果蝇特别引起了他的重视,他抓住这个例外不放,用它作了一系列设计精巧的实验。?摩尔根首先做了实验一:
?
从实验一[红眼(雌)与白眼(雄)杂交]中,不难看出F1中,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而F2中红眼和白眼数量之比为3:1,这也是符合遗传分离规律的,也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来控制。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总与性别相关联。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摩尔根认为,既然果蝇的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在20世纪初期,生物学家对于果蝇的性染色体有了一定的了解。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一些。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区段: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如上图XY)。
在雌果蝇中,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果蝇中,
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那果蝇的眼色基因到底在
哪里呢?是在Ⅰ、Ⅱ、Ⅲ中哪个区段上呢?
教材出示了摩尔根的假设,他认为:控制白眼性状的隐性
基因由X染色体所携带,Y染色体上不带有白眼基因的等
位基因,即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Ⅰ区段上。之后摩尔根
用这个假设合理的解释了他所得到的实验现象即实验一。后来通过测交实验进行了验证。到这里,难免让人产生如此疑问:摩尔根怎么如此“草率”的认为控制眼色的基因在Ⅰ区段上?难道不需要排除基因在Ⅱ、Ⅲ区段的可能性吗?
?事实上,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是很严谨的,他除了做了上面的实验一,还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进行杂交。
?实验三:摩尔根将实验二所得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进行杂交。
?简单推理就容易得到,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可能在Ⅲ上,那么在Ⅱ区段上呢?
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在Ⅱ区段上,果蝇眼色基因用B、b来表示,则实验一、二、三的遗传分析图解如下:
实验一:?P??? XB XB ?(红、雌)? ×? Xb Yb? ( 白、雄)?可知基因在Ⅱ区段上,可以解释实验一。?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进行杂交。?可知基因在Ⅱ区段上,能解释实验二。?
实验三:将实验二所得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进行杂交。
?果蝇种群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有三种,只需要以上一个杂交组合就足以证明基因在Ⅱ区段上,不能解释实验三。
?综上所述,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即Y染色体上并没有其等位基因。
?
基因在哪里?
实验证据:运用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基因在染色体上
萨顿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
看得见的染色体
看不见的基因
方法:
类比推理法
二者存在平行关系
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d
D
d
D d
D
d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P 红眼(雌) × 白眼(雄)
↓
F1 红眼
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
3 ︰ 1
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说明红眼和白眼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P
红眼(雌)
XWXW
白眼(雄)
XwY
配子
XW
Xw
×
Y
F1
XWXw红眼(雌)
XWY红眼(雄)
F2
XW
×
Y
XW
Xw
XWXW红眼(雌)
XWY红眼(雄)
XWXw红眼(雌)
XwY白眼(雄)
F1:
白眼♂
红眼♀
XWY
XWXW
×
XW
配子:
Xw
Xw
Y
F2:
XwY
XWY
Xw Xw
XW Xw
白眼♂
白眼♀
红眼♂
红眼♀
1 : 1 : 1 : 1
?P???? 红眼(雌)? ×?? 白眼(雄)?(实验一)
↓?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
??????? 3/4????????????? 1/4
??????P??? 红眼(雌)? ×? 白眼(雄)(实验二)?
↓?
?F1??? 红眼(雌、雄)? 白眼(雌、雄)?
?????P??? 白眼(雌)? ×? 红眼(雄)?(实验三)
↓?
F1????? 红眼(雌)? 白眼(雄)?
实验一:?P??? XB XB ?(红、雌)? ×? Xb Yb? ( 白、雄)?
↓?
F1??? XB Xb (红、雌)????? XB Yb(红、雄)?
↓F1雌雄交配?
F2? XB XB ?(红、雌)? XB Xb (红、雌)? XB Yb(红、雄)Xb Yb? ( 白、雄)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进行杂交。
?
P????? XB Xb (红、雌)? ×? Xb Yb? ( 白、雄)?
F1?? XB Xb (红、雌)? Xb Xb(白、雌)? XB Yb(红、雄)Xb Yb? ( 白、雄)
?可知基因在Ⅱ区段上,可以解释实验二。?
实验三:将实验二所得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进行杂交。
?P? Xb Xb(白、雌) × XB YB(红、雄) ?
↓?
F1 ?XB Xb (红、雌)? Xb YB? ( 红、雄)???
?果蝇种群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有三种,只需要以上一个杂交组合就足以证明基因在Ⅱ区段上,不能解释实验三。
?综上所述,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即Y染色体上并没有其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