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建设生态家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如表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B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抗凝剂 防止血液凝固
C 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D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和清水 配制模拟酸雨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B.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3.造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C.二氧化氮 D.氮气
4.下列哪项不属于清洁能源( )
A.光能 B.水能 C.风能 D.核能
5.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喷发放出二氧化硫
B.现代工业煤炭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硫
C.动物尸体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硫
D.微生物对生物尸体内含硫的蛋白质分解时释放的二氧化硫
6.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由酸雨造成的( )
A.森林枯萎 B.鱼虾死亡 C.水俣病 D.土壤肥力降低
7.酸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大,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爆发 B.农药污染 C.二氧化碳污染 D.大气中二氧化硫过多
8.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气污染引起的(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生物入侵 D.臭氧层破坏
9.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含硫化合物 B.农药 C.重金属 D.含汞和镉的电池
10.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指(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11.下列哪项是由于大气污染引起的( )
A.水俣病 B.酸雨 C.生物入侵 D.禽流感
12.“春雨潇潇,润泽万物”然而在消耗煤炭、石油等燃料较多的某些地区,雨水往往具有较强的酸性,叫酸雨。下列有关酸雨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土壤养分发生化学变化,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
B.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C.酸雨可引起饮用水源酸化,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D.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能使成片植物死亡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14. 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B.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C.酸雨可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5.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______,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______,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______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饮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______,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16.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17.测定酸雨用 ______ .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 ______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8.请你根据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资料(一) 银狐生活在雪山上,近年来,地球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温,导致雪山开始融化,直接影响到银狐的生活环境。
资料(二) 某市工业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随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尘埃,使城市难见如洗晴空;各冶炼厂燃烧含硫量高的燃料,排放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硫)并产生酸雨,使城市建筑被腐蚀,土壤和水酸化,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1)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引起的地球升温,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如果长期生活在尘埃粒子超标的环境中,人容易患下列哪类疾病?______
A、消化道疾病 B、呼吸道疾病 C、心脏病 D、艾滋病
(3)“空中死神”酸雨的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酸雨的形成过程是:______+水蒸汽→酸雨。
(4)植物有吸收和吸附多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并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为了净化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______。
19.选择状况相似的1~3号三盆青菜幼苗,以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现在设置如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请根据表回答问题:
编号 1号幼苗 2号幼苗 3号幼苗
环境条件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光照充足、不浇水 光照充足、大量浇水
(1)在该探究实验中,1号幼苗起 ______ 作用。
(2)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能正常生长的是1号幼苗,其余都不能正常生长。由此得出结论: ______ 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因素之一。
(3)如果还要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应增加一盆生长状况相似的青菜幼苗。该青菜幼苗与表中1号幼苗相比,放置的环境条件应为 ______ 和 ______ .
第4节 建设生态家园
【答案】
1.??A???????2.??D???????3.??B???????4.??D???????5.??B???????
6.??C???????7.??D???????8.??C???????9.??A???????10.??B???????
11.??B???????12.??A???????13.??A???????14.??D???????
15.??化学变化? 酸化? 酸化? 芽和叶???????
16.??
正确
???????
17.??pH试纸;5.6???????
18.??温室效应? B? 酸性氧化物? 植树造林???????
19.??对照;水分;遮光;适量浇水???????
【解析】
1.??
解:A、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是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滴加清水口腔上皮细胞会吸水涨破而影响观察,A错误;
B、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因此,将新鲜的血液放入试管内,加入少量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B正确;
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由于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C正确;
D、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试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D正确。
故选:A。
(1)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2)在观察血液分层的现象实验中,加入抗凝剂,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
(3)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来检验淀粉。
(4)酸雨是PH<5.6的雨水,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也比较基础,只要熟练地掌握即可正确解答。
2.??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酸雨的危害和预防,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解答】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
故选D。
3.??
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故选:B
酸雨的形成是空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造成的.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4.??
解:属于清洁能源的是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等,化石农业、煤炭和石油、核能都属于有污染的能源,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属于清洁能源的是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等,化石农业、煤炭和石油、核能都属于有污染的能源.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社会的热点,了解能源的分类、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
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故选:B。
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引起的。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6.??
解:A、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茎、叶、芽,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倍,使森林枯萎.A正确.
B、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B正确.
C、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最早发现于水俣湾而得名.C错误.
D、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D正确.
故选:C.
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和水俣病的原因.
7.??
解: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过多,这些酸性氧化物结合水形成相应的酸性物质会引起酸雨。火山爆发能引起酸雨,但不是主要原因;农药污染会污染土壤和水,不会引起酸雨;二氧化碳污染会引起温室效应,不会形成酸雨。
故选:D。
酸雨主要是一些酸性气体升到空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使雨水酸化。罪魁祸首是煤、石油大量燃烧生成的酸性气体,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酸雨的产生是大气污染的结果,所以我们都应保护环境。
8.??
解: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 酸雨: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烧煤、石油、然气时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到大气中与雨水结合,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的危害:使土壤的养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
??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故选:C.
人类活动的加剧,严重破坏了生物圈的环境,比如大气污染,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据此解答.
了解全球大气污染问题,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来帮助理解掌握.
9.??
解: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当雨水的pH<5.6时就形成酸雨.
故选:A.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
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酸雨的危害极大,可破坏土壤的肥力、酸碱度,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使鱼虾死亡等,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故选:B
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升到空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使雨水酸化.罪魁祸首是煤、石油大量燃烧生成的酸性气体,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酸雨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已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11.??
解:A、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原产南美洲的美国白蛾进入北京后,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入侵。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不属于污染。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酸雨的危害。解答时可以从酸雨的危害、大气污染发方面来切入。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各种现象。
12.??
解:A、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错误;
B、酸雨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B正确;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饮用,D正确;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D正确。
故选:A。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13.??
解: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故选:A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酸雨的危害和预防.主要的是可以从酸雨的形成、危害、预防措施方面来切入.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倍.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
解: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雨还会影响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雨、雾的酸性对眼、咽喉和皮肤的刺激,会引起结膜炎、咽喉炎、皮炎等病症.酸雨使存在于土壤、岩石中的金属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最终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故答案为:化学变化;酸化;酸化;芽和叶.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酸雨的危害.解答时可以从酸雨的危害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
16.??
酸雨不仅能杀死水中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而且伤害植物,破坏土壤肥力。对人体的健康也会带来影响。所以被称为“空中死神”。
17.??
解: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pH值小于5的溶液显酸性,这样的土壤可用加熟石灰的方法改良,pH<5.6的水为酸雨.
故答案为:pH试纸;5.6.
据正确的测定溶液pH的方法解题;pH<7溶液呈酸性,可用加弱碱性物质(如熟石灰)的方法改良.根据pH<5.6的水为酸雨解答.本题考查pH的测定方法,掌握正确的测定pH的操作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
解:(1)人类在其自身活动中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提高,致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
(2)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3)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过多,这些酸性氧化物结合水形成相应的酸性物质会引起酸雨。
(4)绿色植物能够吸附和吸收多种被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具有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因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故答案为:(1)温室效应
(2)B
(3)酸性氧化物
(4)植树造林
(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2)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 低谓之酸雨。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的认识和理解。
19.??
解:(1)1号实验条件充足,青菜幼苗生长健壮,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3号与1号有唯一变量--水,而1号实验青菜幼苗生长健壮,3号实验青菜幼苗不能正常生长,说明青菜幼苗的生存需要水。
(3)如果还要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应增加一盆生长状况相似的青菜幼苗。该青菜幼苗与表中1号幼苗相比,放置的环境条件应为遮光和适量浇水。
故答案为:(1)对照。
(2)水。
(3)遮光;适量浇水。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就要以这种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其它条件都相同;即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