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9.3 安全用电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9.3 安全用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19 22:0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安全用电







课题 安全用电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记住安全电压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压值,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懂得触电的急救方法. 3.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通过了解避雷针,明确防雷是为了安全.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3.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几种触电方式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触电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2.安全用电的原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学生对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 1.电压越高越危险:加在人体上的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 2.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常见的有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可以防雷.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对应练习(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电压的概念,家庭电路也有电压,什么样的电压是安全的,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如果触电了会有什么危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了.
Beikebiji






进行新课 一 电压越高越危险 教师出示图片并用多媒体播放“高压危险”标志.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或电视里哪些地方见过这种标志? 生:高压线铁塔上、配电房、变压器上等等.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高压线、配电房、变压器、交通路口靠近高压线等地方的警示标志. 师: 对“高压危险”的标志,同学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1:多少伏的电压算高压? 生2: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师: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们学过的电学知识分析一下呢? 生(讨论):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压越高时,电流会越大,这样就会有危险.师:电压越高越危险,是因为电压越高,电流会很大,所以可以说电流越大越危险.为什么呢? 生(思考,讨论):小灯泡工作时,如果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就会使电路中电流过大,因而烧坏小灯泡.如果人体通过较大电流,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电压高、电流大就有危险. 师:同学们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非常好.你们分析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用多媒体播放文件“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 (说明:多媒体资料“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不是直接从实验得来的,而是从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得到的.人体的电阻除与皮肤表面的干湿情况有关外,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及身体素质有关系.)





师:从多媒体播放的资料,说明了同学们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 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 师: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生1:36V. 生2:是不高于36V. 师:根据你了解的知识,对照上面的资料,你能分析一下安全电压为什么是不高于36V,而不是其他的值呢?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提醒同学们从考虑人体的电阻着手.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例1,并向学生讲解. 【例1】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Ω,潮湿时是200~800Ω.如果两端加上36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 师:从这一组计算的数值,你看出了什么问题?说一说你的看法. 生1:人体电阻最大时,电流已到了7.2mA,已经快不能摆脱电极了,如果电压再高,电流会更大,那样就会对人造成伤害,所以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生2:人手潮湿的时候电阻就会变小,36V电压也很危险,36V并不是绝对的安全电压. 生3:手湿的时候不能用手去触摸正在使用的用电器及开关. 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10~500kV,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属危险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就会有生命危险.
二 几种类型的触电和触电事故的急救 师:我们都知道人体本身也是导体,所以当人体成为电路的一部分时也会有电流通过,当通过的电流超过安全的范围,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带来危险. 1.家庭电路引起的触电 (1)触电原因:家庭电路中有两根电线,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连通造成的. (2)触电形式:①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或与火线相连的导体,则有电流由火线流经人体,传入大地,形成回路造成触电(如图甲). ②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电流将由火线流入人体,再流向零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如图乙). 单线触电 双线触电




(3)高压触电:①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间发生放电现象,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如图丙). 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断落在地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间存在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如图丁). (4)不触电的情况:①人只接触零线时,零线和大地间没有电压,人体内不会有电流通过,不会触电(如图戊). ②人的手接触火线,火线和大地间有220V的电压,但由于人踩在绝缘体上,火线不能通过人体与大地构成通路(如图己). (5)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触电事故现场急救的措施 (1)如果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 (2)用干木棍、竹棒挑开电源线,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3)发生电火灾时,要先断开电源,再救火. (4)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例2】在下列情况中,会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A.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单手接触火线 B.站在地上的人触到零线 C.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双手同时接触火线 D.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 解析:触电的实质是当有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相连构成回路造成的. 答案:D
三 安全用电的原则及雷电的预防 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雷电的产生、危害和预防.请同学们根据这段视频资料,结合自己平时对有关知识的学习,谈一谈你对雷电的了解. 生1:带正电的物体和带负电的物体靠近时常有火花产生,同时发出劈啪的声响,这种现象叫放电.雷雨时,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生2:雷电是由于大气在激烈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发生摩擦,致使一部分云层带上了正电,另一部分云层带上了负电.当两朵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接近时,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空中放电现象,产生强烈的闪光和巨大的声音,这就是雷电. 生3:地球也是带电的.如果放电发生在云层和大地之间,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就会给人们带来危害.比如击毁房屋、造成人畜伤亡,甚至还会引起森林火灾、破坏高压输电线等. 生4:云层和大地之间发生放电时,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等,所以通常在高大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来防雷电.





生5:雷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站在高处,而应蹲在低凹处并且两脚尽量并拢. 生6:雷电也并不都是坏事,并且雷电的能量如果可以利用,对人类会作出很大的贡献. 生7:现在已经实现了人工降雨,是不是也能实现人工消雨、人工消雷呢? 师:同学们对雷电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大家观察课本P115两幅图中的避雷针,并尝试解释它们是如何避雷的. 生1:发生雷电时,雷电的路径往往会经过突起的部分,避雷针不是故意吸引雷电吗? 生2:高压输电铁塔上同样都是导线,为什么上面的能够防雷? 师:鼓励同学们养成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引导同学们分析. 师:课后同学们阅读“STS”.加强对雷电危害的认识,以及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雷电.
教学板书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知道电压越高,对人体产生的电流肯定也越大,所以电压越高越危险,触电有两种类型,触电后应马上使人脱离电源,然后进行现场急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安全用电意识,遵守安全用电原则,防范触电.雷电也是一种由于高压而引起的放电现象,用避雷针可以避免放电时对高大建筑物造成的损坏,对雷电也应注意预防.


教材习题解答 想想议议(P114) 解答:①人站在地上接触火线;②人体同时接触火线、零线;③高压电弧触电;④跨步电压触电. 动手动脑学物理(P116) 1.解答:电灯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这样开关断开时,电路各部分都脱离火线,人碰到灯头等部位,也不会造成触电事故.若开关接在零线与灯泡之间,当断开开关时,灯泡仍与火线相连,容易造成触电. 2.解答:要做到: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②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③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④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3.解答:短路处到甲地的输电线电阻R=U/I=3.0V/0.5A=6Ω, 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6Ω÷0.2Ω/km÷2=15km=1.5×104m.





难题解答 【例3】右图卡通画中,电路一旦接通,哪只鸟有危险()A.左边的小鸟会触电 B.右边的小鸟会触电 C.两只小鸟会触电 D.两只小鸟都不会触电 解析:左边小鸟与灯泡并联,加在它身上的电压为220V,而右边小鸟与导线并联,加在它身上的电压很小. 答案:A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直观教学.让学生接触实物、模型、挂图,或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两种触电的形式和急救的情形,加深学生对触电的认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新式的避雷针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功能,可以真正达到避雷、驱雷的目的,增加知识性的介绍,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我们的教学与时代同步向前发展. 3.自主、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得全面知识的方法,本节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加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小组问题探讨:
高高的输电塔上醒目地写着:“高压危险!切勿靠近!”可是在那上万伏甚至几十万的高压裸导线上,却常常站着一只又一只的鸟儿,它们不仅不会触电,而且一个个显得悠闲自得.这是为什么?











特别提醒:
并非有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带来危害,如手拿干电池两极时,会有电流通过人体,但不会对人体带来危害.人体上积累电荷太多与有电流通过人体是两个概念.如人站在绝缘体上触摸高压静电球,这种情况不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备课笔记


























备课笔记


















规律总结:
触电是指有电流通过人体,且电流超过人的承受能力时,对人造成伤害的现象.是否触电要看电压是否超过电压值且电流通过人体是否形成了回路.


在前面的授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电压越高越危险,家庭电路中的电压值远远超过了安全值.低压电是不是安全电压?
在生活用电中高压和低压的界限是1000V,高于1000V的称为高压电.低于1000V、高于36V的称为低压电.可见,低压电也超出了安全电压的范围,故不是安全电压.


备课笔记
规律总结:
低压触电必须是人体接触到电源,而且有电流通过人体,而高压触电则是人体根本没有接触到高压电源只是靠近就可以发生的.故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由欧姆定律知道,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小,产生的电流越大.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就是从电阻大小对安全性的影响来考虑的.
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由于不纯净的水中有导电物质——离子,这样不纯净的水也可以导电.湿手与干手比较,电阻值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如果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触电,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用电器.同时,我们也知道不能损坏导线中的绝缘层,否则会造成电路短路引发火灾.平时在更换灯泡、检修电路、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否则会因接触火线而发生触电事故,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使用年限过长,也会因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造成短路而引发火灾.为了确保用电安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安全用电: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规律总结:
触电是指有电流通过人体,且电流超过人的承受能力时,对人造成伤害的现象.是否触电要看电压是否超过电压值且电流通过人体是否形成了回路.


备课笔记

课外拓展:
避雷针的作用:将雷云放电的通路由原来可能向被保护物体发展的方向,吸引到避雷针本身,由它及与它相连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释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受直接雷击.所以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它把雷电引来入地,从而保护其他物体.
同学们仔细观察高压输电铁塔上的导线,有的导线是直接挂在铁塔上的,有的导线不是和铁塔直接相连,而是挂在吊在铁塔上的绝缘子上的,这些导线是高压输电线,而直接挂在铁塔上的线就是两条防雷的导线.铁塔是直接和大地连着的,高压输电线一般是祼线,没有绝缘层包围,但它通过绝缘子和铁塔绝缘了,而防雷的导线直接挂在铁塔上,一旦有雷电,防雷的导线通过接触的铁塔直接将雷电流引入地下,起到了保护输电线的作用.


特别提醒:
这是一节关于电学的应用课,课中的事例都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多提疑问和意见对上好这节课是很有帮助的.



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
这是一节关于电学的应用课,课中的事例都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多提疑问和意见对上好这节课是很有帮助的.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