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任新华 用案人 任新华 授课时间 2015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题 21、2生物的变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描述什么是变异现象2、知道变异的类型 3、了解变异的意义
重点 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难点 遗传的变异
教法及教具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 [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月季花的不同颜色,番茄的不同果皮颜色,同一父母兄弟姐妹的差异,各种辣椒的形状。 【自主学习】 (1)说出什么是变异现象 (2)变异的类型 (3)变异的意义 【合作探究】 活动一、 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班长列举自己能否卷舌,有无耳垂,眼皮单双等。 逐一要求某一相同性状的举手。 小结: 一、变异的概念 二:变异的类型: 1、投影几例变异图,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观察思考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现象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参加活动调查 思考讨论 ] 分小组讨论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2、变异的类型: (1)遗传的变异: (2)不遗传的变异: 3、巩固练习 (1)判断课本14到15页几种变异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列举更多的变异例子说明类型。 三、变异的意义: 布置学生自学课文,完成练习 (1)遗传的变异可以是生物产生新的( ),也可以产生新的( ),从而使生物( ) (2)通过人工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处理,使生物细胞中的( )或( )发生选育出对人类有益的变异的类型。 四、转基因技术: 1、明确概念:转基因技术 2、举例: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做补充习题、中考新航标 找出两组变异的不同点 明确概念 了解变异的两方面意义 做练习 小结 做练习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