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下册 9.1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件(20张ppt)+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下册 9.1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件(20张ppt)+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18 21:38:03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初中·地理·八年级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冷静思考
临危不惧
不畏艰难
......
恶劣的天气
险峻的山峰
突发的故障
中国机长
冷静思考
克服困难
......
沉着应对
临危不惧




运用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青藏地区农业特征,并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2
3
学习目标
“冷静思考”,定位区域
“临危不惧”,探究特征
“不畏艰难”,寻求发展
1
2
3
青藏地区
探索青藏
青藏地区的位置
1、“冷静思考”,定位区域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01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四川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云南省
1、“冷静思考”,定位区域
青藏地区的范围
02
03
1、“冷静思考”,定位区域
神秘的青藏地区
南极
北极
第三极
珠穆朗玛峰
自然环境恶劣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昆 仑 山
阿 尔 金 山
祁 连 山
横 断 山 脉
喜 马 拉 雅 山
2、“临危不惧”,探索特征
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01
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
2、“临危不惧”,探索特征
02
青藏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
气候
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日照资源丰富
03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
2、“临危不惧”,探索特征
总结: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突出特点为“高寒”
成都和拉萨日气温变化比较
04
感受青藏地区高寒特征的影响
地势:“高”
气候:“寒”
农业发展?
气温日较差大
寒冷
太阳辐射强


01
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
在恶劣自然环境条件下,青藏地区如何发展农业?
3、“不畏艰难”,寻求发展
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昼夜温差大
◎日照强,时间长
◎晴天多
◎气温低
◎降水少
耐寒
02
3、“不畏艰难”,寻求发展
有利于青稞、小麦等作物养分的积累,利于高产。
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思考:
重要农业区分布在谷地的原因?
重要河谷农业区
因为河谷相对于高原其他地方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且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03
3、“不畏艰难”,寻求发展
青藏地区种植业——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三大牲畜
高寒牧区
青藏地区的畜牧业——高寒牧区
3、“不畏艰难”,寻求发展
04
青藏地区居民的生活
3、“不畏艰难”,寻求发展
05
3、“不畏艰难”,寻求发展
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
06
青稞、牛、羊
畜牧业、种植业
总结:青藏地区农业是以畜牧业为主,小部分地区分布种植业(河谷农业)
美食
原料
农业部门
海 拔 高
(世界屋脊)
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思维导图




地表形态:雪山连绵
河流:大江、大河发源地
气候“寒”
生活:穿藏袍、住碉房、吃牛羊肉等
种青稞、养牛、羊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丰富
区域
自然环境:地形和气候等特点及相互关系






自然环境和区域生产和生活的相互关系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本区由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两个省区组成
B. 本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畜牧业
C. 这里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民多从事青稞、小麦的种植
D. 青藏地区的地形海拔高,以青藏高原为主
2.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相比南极和北极,第三极拥有更丰富的色彩。有关青藏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远看是山,近看是山”是地形的显著特征
B.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形容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C. 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 农区和城镇的民居多见平顶碉房

3.关于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河湖稀少?? ②种植业发达,铁路网稠密
③太阳能资源丰富?? ④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研学旅行”,2018年6月份西宁市的某中学安排了初二级部学生乘火车去拉萨研学。进入青藏地区后,发现火车上备有吸氧装置,同学们争论起来,解释合理的是(  )
A. 光照强,紫外线强烈 B. 海拔高,气温低
C. 空气质量差 D.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
二、综合题
5.探秘新西藏 读图文资料,用地理知识与原理解读西藏故事。
资料一:山东的老王援藏到了西藏白朗县。他说:尽管白朗平均海拔4200米,但是,白朗县有很多地方地处高山河谷地带。每次入藏,他喜欢乘火车,初到西藏千万不能快走快跑。老王还说,以前白朗县就有“西藏粮仓”之称,而今引进山东寿光蔬菜种植大棚技术,已经种出了西瓜、火龙果、枸杞、有机蔬菜等,而且白朗种出的瓜果格外甜,远销港澳地区,现在又有了“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新传说。
资料二:地图资料包

(1)根据地图资料,描述白朗的地理位置。
(2)乘火车去西藏,走 铁路线,老王嘱咐初到西藏的人,不要快走快跑,原因是

白朗主产哪些粮食作物?据图文资料分析,白朗成为“西藏粮仓”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1)依据地图表达正确即可得分 (2)青藏线,海拔高,缺氧
(3)小麦、青稞地形:地处高山河谷地带(河谷农业),灌溉水源:年楚河流经,交通:有铁路、省道经过,距离国道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