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冲刺复习 文言文阅读(九)满井游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冲刺复习 文言文阅读(九)满井游记(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9 09:3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满井游记
袁宏道
①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一、词汇积累: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 句 意 思
一词多义 乍 波色乍明 初、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突然,忽然
鳞 鳞浪层层 名词作状语,像鱼鳞似的
呷浪之鳞 借代,代指鱼
时 冻风时作 时常,常常
亦时时有
于时冰皮始解 这时
始 于时冰皮始解 开始
始知郊田之外 才
词类活用 泉、茗 泉而茗者 名词作动词,汲泉水;煮茶
罍 罍而歌者 名词作动词,举杯
红装、蹇 红装而蹇者 名词作动词,穿着艳装;骑驴
飞、走 作则飞沙走砾 使动用法,使……飞;使……滚动
虚词 虽 风力虽尚劲/游人虽未盛 虽然
然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的样子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然而
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倩女之面/髻鬟之始掠
余之游
若脱笼之鹄 结构助词,的
而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连词,表顺承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连词,表转折,可是
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连词,表并列
于 于时冰皮始解 在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从

二、精讲精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冻风时作( ) (2)局促一室之内( )
(3)廿二日天稍和( ) (4)土膏微润( )
(5)波色乍明( ) (6)娟然如拭( )
(7)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8)柔梢披风( )
(9)凡曝沙之鸟( ) (10)呷浪之鳞( )
(11)夫不能以游堕事( ) (12)而此地适与余近( )
(13)恶能无纪(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一致的是( )
A.欲穷其林 泉而茗者
B.渔人甚异之 作则飞沙走砾
C.复前行 红装而蹇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忘路之远近 聂政之刺韩傀也
B.屋舍俨然。 吴广以为然
C.于是冰皮始解 于是鴟得腐鼠
D.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为何若人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以出游探春为线索,从城居不见春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逐层写出了郊外早春的诱人春色,抒发了作者对春色的眷恋珍惜之情。
B.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
C.本文语言清丽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一句就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春山的无限美好。
D.本文虽为游记,但并非单纯记游之作,它还通过写景有所寄托,即文中所说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此地适与余近”中的“近”字言浅而意深,请你细读原文,说说它的内涵。





参考答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冻风时作(起) (2)局促一室之内(拘束)
(3)廿二日天稍和(稍微) (4)土膏微润(肥沃的土地)
(5)波色乍明(初、始) (6)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7)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梳掠) (8)柔梢披风(开、分散)
(9)凡曝沙之鸟(晒) (10)呷浪之鳞(吸,这里用其引申义)
(11)夫不能以游堕事(坏、耽误) (12)而此地适与余近(正好)
(13)恶能无纪(怎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一致的是( D )
A.欲穷其林 泉而茗者
B.渔人甚异之 作则飞沙走砾
C.复前行 红装而蹇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解析:A.形容词作动词,走到……的尽头/名词作动词,煮茶喝;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C.名词作状语,向前/名词作动词,骑驴;D.借代。)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
A.忘路之远近 聂政之刺韩傀也
B.屋舍俨然。 吴广以为然
C.于是冰皮始解 于是鴟得腐鼠
D.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为何若人
(解析:A.结构助词,的/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B. ……的样子/对,是的;C.介词,表被动,在;D.被/判断动词,是。)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2)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能)悠闲潇洒地流连忘返在山川怪石奇花异草之中的人,也只有我这个闲官罢了。
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全文以出游探春为线索,从城居不见春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逐层写出了郊外早春的诱人春色,抒发了作者对春色的眷恋珍惜之情。
B.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
C.本文语言清丽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一句就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春山的无限美好。
D.本文虽为游记,但并非单纯记游之作,它还通过写景有所寄托,即文中所说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解析:A项说作者眷念珍惜春天是不正确的,应该喜爱春天。) 
6.“此地适与余近”中的“近”字言浅而意深,请你细读原文,说说它的内涵。
①指满井和“我”住处的空间距离相近;②指“我”对满井自然山水的喜爱和亲近;③指满井山水具有和“我”相近的性情品格,人和山水就像是一对情投意合的好朋友。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