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课件(11张PPT)+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课件(11张PPT)+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9 11:42:00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积累文言字词并能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3.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探究世外桃源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进程〗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导语:
上节课,我们和渔人一起走进了美丽的世外桃源,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那么桃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的?他们又是为什么来到这里?渔人最后如何离开桃源?渔人离开后做了什么?桃花源的结局如何?今天我们继续探讨。
2、提写生字词
武陵 缘溪 缤纷 仿佛 极狭 豁然开朗 平旷 俨然 桑竹 阡陌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咸来问讯 邑人 绝境 隔绝 叹惋 延至其家 郡下 诣 遂迷 骥 欣然 问津
3、指名背诵课文。
二、合作探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⑵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⑶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⑷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 )与外人间隔。⑸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⑹此人一一为( )具( )言所闻,皆叹惋( )。⑺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⑻停( )数日,辞去( )。⑼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 )外人道也。”⑽既( )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 )之。⑾及( )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⑿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志( ),遂( )迷,不复得路。⒀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 )往。⒁未果( ),寻( )病终。⒂后遂无问津( )者。
答案: ⑴竟然? 同“俱”,详细⑵同“邀”,邀请⑶全,都⑷说 妻子和儿女 同乡人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于此 于是、就 隔绝⑸竟然,居然 不要说,更不必说⑹对,向 同“俱”,详细? 感叹,惋惜⑺邀请⑻居住? 离开⑼告诉 不值得 向,对⑽已经 沿着,顺着 先前的 做记号⑾到 拜访⑿寻找 记号 终于,到底⒀高兴的样子 打算,计划⒁实现 随即,不久⒂访求,探求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⑵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⑸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⑺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⑻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

⑼后遂无问津者。

答案:⑴村里的人看到渔人,竟然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⑵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⑶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⑷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⑸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⑹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⑺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
⑻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
⑼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三、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只划一处)(1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答案:(太守 /即遣人随其往)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便要( )还家 ⑵咸( )来问讯
⑶便扶( )向路 ⑷诣( )太守
答案:⑴同“邀”,邀请 ⑵都、全⑶沿着,顺着⑷拜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间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C.道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D.寻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答案: A (A.竟然/竟然B.隔开/一会儿C.说/道理D.寻找/不久)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便要还家
答案:D
5、翻译下面句子。(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6、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2分)
答案:因为他们长久以来都没见到过像“渔人”这样的外人,所以渔人能到他们这儿的确让人吃惊。
7、选文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写出桃花源人哪些信息?
答案:生活富足,真诚淳朴,热情好客。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2、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1张PPT)
制作:郓城县杨庄集中学 苑仁纯
复习导入
1、导语:
上节课,我们和渔人一起走进了美丽的世外桃源,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那么桃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的?他们又是为什么来到这里?渔人最后如何离开桃源?渔人离开后做了什么?桃花源的结局如何?今天我们继续探讨。
2、提写生字词
武陵 缘溪 缤纷 仿佛 极狭 豁然开朗 平旷 俨然 桑竹 阡陌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咸来问讯 邑人 绝境 隔绝 叹惋 延至其家 郡下 诣 遂迷 骥 欣然 问津
3、指名背诵课文。
疏通文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
竟然
同“俱”,详细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竟然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同“邀”,邀请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全,都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疏通文意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不复出焉, 遂 与外人间隔。

妻子和儿女
同乡人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和外界的人隔绝了。
竟然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于此
于是、就
隔绝
疏通文意
此人一一为 具 言所闻,皆叹惋。
对,向
同“俱”,详细
感叹,惋惜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邀请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停 数日,辞去。
居住
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
离开
告诉
不值得
向,对
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 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呀。”
疏通文意
既 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之。
已经
沿着,顺着
先前的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原先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及 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
渔人到了郡城,便去拜见太守,把进出桃花源的情况作了禀报。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拜访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记号
寻找
终于,到底
做标记
疏通文意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
高兴的样子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
实现
未果, 寻 病终,
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
后遂无问津 者。
随即,不久
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访求,探求
打算,计划
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太守 /即遣人随其往
都、全
沿着,顺着
A
同“邀”,邀请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便要还家
5、翻译下面句子。(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2分)


7、选文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写出桃花源人哪些信息?
D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
两朝了。
因为他们长久以来都没见到过像“渔人”这样的外人,所以渔人能到他们这儿的确让人吃惊。
生活富足,真诚淳朴,热情好客。
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课文。

2、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