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质-天津市2020年空中课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质-天津市2020年空中课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19 14:1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高二年级 化学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蛋白质
脂类
糖类
无机盐
维生素

第一节 油脂
液态油脂 油
固态油脂 脂肪
2. 分类(常温下)
1. 定义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CH2?OH
CH?OH
CH2?OH


软脂酸 CH3(CH2)14COOH
硬脂酸 CH3(CH2)16COOH
油 酸 CH3(CH2)7CH=CH(CH2)7COOH

亚油酸 CH3(CH2)4(CH=CHCH2)2 (CH2)6COOH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饱和高级脂肪酸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3. 结构特点
CH2
O
C
O
CH
CH2
C
O
O
C
O
O
R
R′
R″
3. 结构特点
CH2
O
C
O
(CH2)16CH3
CH
(CH2)16CH3
CH2
(CH2)16CH3
C
O
O
C
O
O
硬脂酸甘油酯
简单甘油酯
CH2
O
C
O
(CH2)7CH
CH
(CH2)7CH
CH2
(CH2)7CH
C
O
O
C
O
O
CH(CH2)7CH3
CH(CH2)7CH3
CH(CH2)7CH3
油酸甘油酯


3. 结构特点
CH2
O
C
O
(CH2)16CH3
CH
(CH2)16CH3
CH2
(CH2)16CH3
C
O
O
C
O
O
硬脂酸甘油酯
简单甘油酯
CH2
O
C
O
(CH2)7CH
CH
(CH2)7CH
CH2
(CH2)7CH
C
O
O
C
O
O
CH(CH2)7CH3
CH(CH2)7CH3
CH(CH2)7CH3
油酸甘油酯


3. 结构特点
CH2
O
C
O
(CH2)16CH3
CH
(CH2)14CH3
CH2
(CH2)7CH
C
O
O
C
O
O
CHCH2CH
CH(CH2)4CH3
混合甘油酯

1. 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的小,黏度较大,触摸时有油腻感,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油脂的性质
2. 化学性质
官能团为酯基,酯基的典型性质为水解反应
二、油脂的性质



油脂
CH2
O
C
O
R
CH
R′
CH2
R″
C
O
O
C
O
O
(1) 水解反应
a. 酸性溶液中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甘油
高级脂肪酸
稀硫酸

+RCOOH+R′COOH+R″COOH
CH2OH
CHOH
CH2OH
CH2
O
C
O
R
CH
O
C
O
R′
CH2
O
C
O
R″
油脂
+3H2O
b. 碱性溶液中水解反应(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3CH3(CH2)16COONa
甘油
硬脂酸钠
硬脂酸甘油酯
CH2
O
C
O
(CH2)16CH3
CH
O
C
O
(CH2)16CH3
CH2
O
C
O
(CH2)16CH3
+ 3NaOH
CH2OH
CHOH
CH2OH
c. 酶的催化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 油脂的氢化(硬化) ——催化加氢
CH3(CH2)7CH=CH(CH2)7COOCH2
CH3(CH2)7CH=CH(CH2)7COOCH
CH3(CH2)7CH=CH(CH2)7COOCH2
Ni

油酸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
CH3(CH2)16COOCH2
CH3(CH2)16COOCH
CH3(CH2)16COOCH2
+3H2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属于酯类 B. 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D
油酸甘油酯
CH3(CH2)7CH=CH(CH2)7COOCH2
CH3(CH2)7CH=CH(CH2)7COOCH
CH3(CH2)7CH=CH(CH2)7COOCH2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植物油和矿物油有何区别,怎样鉴别?
区别:
植物油属于酯类,矿物油属于烃类。
鉴别:
分别取样,加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观察现象。
若红色逐渐变浅,且分层逐渐消失,则为植物油。
若无明显现象,则为矿物油。
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1. 定义 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 分类
类别 特点 实例
单糖 不水解 葡萄糖、果糖、
核糖、脱氧核糖等
低聚糖 1 mol糖水解后产生
2~10 mol单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多糖 1 mol糖水解后产生
很多摩尔单糖 淀粉、纤维素等
第二节 糖类
一、葡萄糖与果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
1. 葡萄糖的结构特点
2. 果糖的结构特点
  -H
O
CH2-CH-CH-CH-CH-C
OH
OH
OH
OH
OH
醛糖
-CH2
O
CH2-CH-CH-CH-C
OH
OH
OH
OH
OH
酮糖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葡萄糖为白色晶体,有甜味。
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果糖是最甜的糖。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3. 葡萄糖的主要化学性质
(1) 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O + 2Ag(NH3)2OH
氢氧化二氨合银

CH2OH(CHOH)4COONH4 + 2Ag↓ + 3NH3 + H2O
葡萄糖酸铵
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等醛糖,
也用于制镜。
(2)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CH2OH(CHOH)4CHO + 2Cu(OH)2 + NaOH

CH2OH(CHOH)4COONa + Cu2O↓ + 3H2O
葡萄糖酸钠
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等醛糖,
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检验。
(4) 与H2反应
CH2OH(CHOH)4CHO + H2
催化剂

CH2OH(CHOH)4CH2OH
(3) 与O2反应
C6H12O6 (s, 葡萄糖) + 6O2 (g) 6CO2 (g) + 6H2O (l) ΔH = ?2804 kJ/mol
人体中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此外,葡萄糖分子中还有羟基,课后请同学们补充羟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类型。
(5) 分解反应
C6H12O6 2C2H5OH + 2CO2↑
葡萄糖
酒化酶
二、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均为C12H22O11 )
1. 性质比较
蔗糖 麦芽糖
类别 二糖、非还原糖
存在 甜菜、甘蔗中
制品 白糖、红糖
2. 主要化学性质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稀H2SO4
葡萄糖
果糖
二、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均为C12H22O11 )
1. 性质比较
蔗糖 麦芽糖
类别 二糖、非还原糖 二糖、还原糖
存在 甜菜、甘蔗中 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
制品 白糖、红糖 饴糖
2. 主要化学性质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稀H2SO4
葡萄糖
果糖
C12H22O11 + H2O 2C6H12O6
麦芽糖
酸或酶
葡萄糖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三、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 ]
1. 性质比较
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淀粉 纤维素
存在 植物的种子、根和块茎中 木材、稻草、麦秸、蔗渣
物理性质 无嗅、无味,不溶于冷水。
热水中部分溶解,发生糊化作用。 白色、无嗅、无味。
一般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用途 营养物质、食品工业原料等 纺织、造纸、化工原料等
注意 ① 均属于非还原性糖 ② 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③ 均无甜味
纤维素在人体中不水解,但可以增加肠道的蠕动。
① (C6H10O5)n + n H2O n C6H12O6
淀粉
酸或酶
葡萄糖
2. 主要化学性质
② 常温下,淀粉溶液遇碘单质变蓝。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B. 糖类是具有Cn(H2O)m通式的物质
C. 糖类是含有醛基或羰基的物质
D. 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D
在酸性溶液中可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的是( )
A. 麦芽糖 B. 蔗糖 C. 油脂 D. 淀粉
B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稀H2SO4
葡萄糖
果糖
课堂练习
一、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1. 定义 羧酸分子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称为氨基酸
2. 常见的氨基酸及结构特点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R-CH-COOH
NH2
α-氨基酸
α
α-氨基苯丙酸 (苯丙氨酸)
-CH2-CH-COOH
NH2

HOOC-CH2-CH2 -CH-COOH
NH2
2-氨基-1,5-戊二酸 (谷氨酸)
CH3 -CH-COOH
NH2
α-氨基丙酸 (丙氨酸)
CH2-COOH
氨基乙酸 (甘氨酸)
NH2
4. 化学性质
3. 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熔点较高,一般都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
CH2-COOH
NH2
+ HCl
CH2-COOH
NH3+Cl?
CH2-COOH
NH2
+ NaOH
CH2-COO?Na+
NH2
+ H2O
(1) 氨基酸的两性
H2N-CH-C-OH
R
O
H-N-CH-COOH
R′
H
+
H2N-CH-C-N-CHCOOH + H2O
R
R′
O
H
H2N-CH-C-N- CH-C-N- CHCOOH
R
R′
O
H
O
R″
H
三肽




(2) 成肽反应
肽键
二肽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 元素组成
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P,少数含Fe、Zn等
2. 结构特点
每一种蛋白质都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四级。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各种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多肽链卷曲盘旋和折叠的空间结构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的三维结构
亚基的立体排布、亚基间相互作用与布局
3. 性质
(2) 水解 蛋白质→肽类化合物→氨基酸
(6) 盐析 可逆过程,可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
(3) 变性 物理因素包括:加热、加压、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包括: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等。
(4) 颜色反应 遇浓硝酸并加热→产生黄色沉淀
(5) 燃烧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1) 两性
1. 概念 酶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
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3. 用途
淀粉酶:用于食品、发酵、纺织、制药等工业;
蛋白酶:用于医药、制革等工业。
脂肪酶:用于脂肪水解、羊毛脱脂等;
2.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1) 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2)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3) 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
三、酶
四、核酸
1. 概念 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
2. 分类及作用
脱氧核糖核酸 (DNA) 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核糖核酸 (RNA)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课堂练习
肽键是蛋白质哪级结构中的主键( )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A













H2C– C–OH
N–H
H
O
H–N– CH2
H
C=O
OH
CH3HC–N–H
O=C
H
OH
HO–C– CHCH3
N?H
O
H
甘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课堂练习
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 )种二肽。
A. 1 B. 2 C. 3 D. 4
H2C– C–OH
N–H
H
O
H–N– CH2
H
C=O
OH
CH3HC–N–H
O=C
H
OH
HO–C– CHCH3
N?H
O
H
甘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课堂练习
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 )种二肽。
A. 1 B. 2 C. 3 D. 4
H2C– C–OH
N–H
H
O
H–N– CH2
H
C=O
OH
CH3HC–N–H
O=C
H
OH
HO–C– CHCH3
N?H
O
H
甘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课堂练习
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 )种二肽。
A. 1 B. 2 C. 3 D. 4
H2C– C–OH
N–H
H
O
H–N– CH2
H
C=O
OH
CH3HC–N–H
O=C
H
OH
HO–C– CHCH3
N?H
O
H
甘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课堂练习
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 )种二肽。
A. 1 B. 2 C. 3 D. 4
H2C– C–OH
N–H
H
O
H–N– CH2
H
C=O
OH
CH3HC–N–H
O=C
H
OH
HO–C– CHCH3
N?H
O
H
甘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课堂练习
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 )种二肽。
A. 1 B. 2 C. 3 D. 4
H2C– C–OH
N–H
H
O
H–N– CH2
H
C=O
OH
CH3HC–N–H
O=C
H
OH
HO–C– CHCH3
N?H
O
H
甘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课堂练习
D
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 )种二肽。
A. 1 B. 2 C. 3 D. 4
糖类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油脂

蛋白质和核酸

植物油

动物脂肪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氨基酸



DNA

RNA

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
主要食物、工业原料


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
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没有蛋白质,
就没有生命


课后作业
1. 阅读教材第76页科学视野,联系生活,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2. 阅读教材第81页科学视野,进一步理解手性碳原子及手性合成
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应用。
3. 完成教材第96页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