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初二年级 历史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西德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电力公司所属的一个露天煤矿,年产褐煤5000万吨,职工只有2000人,其中矿山生产工人只有900人,40%是维修人员……而我国当时露天煤矿的生产水平,年产5000万吨煤大约需要16万名工人,相差80倍……
五国政府对我代表团的访问都很重视。破格接待,礼遇很高……五国工商界人士争着同代表团接触,访问过中国的人士更为热情。
——1978年6月22日《关于访问欧洲五国的情况报告》
① 我国生产力落后
② 对华友好,展现合作意愿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日,体验日本“新干线”列车。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79年4月5-2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省第一书记习仲勋……谈到,广东希望中央能在深圳、珠海、汕头划出一部分区域实行单独的管理,给些特殊的政策,自主权大一些,作为华侨回来投资办厂的地方,可以叫做“贸易合作区”。
——苏东斌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史略》
一、“杀出一条血路”
——经济特区的建立
还是叫特区好,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 邓小平
引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珠海
深圳
汕头
厦门
一问:为什么要选择在广东和福建建立经济特区?
① 直接感受差距,人民渴望开放
“大逃港”
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澳门
香港
台湾
珠海
深圳
汕头
厦门
② 临近港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侨资丰富
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
二问: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当时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改革思路是:跳出计划经济体制之外,以市场为主导同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积极吸引外资……深圳人率先在基建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开放建筑市场……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
————苏东斌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史略》
①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突破计划经济,引入市场机制
第一条 特区鼓励外国公民,华侨、港澳同胞及其公司、企业(以下简称客商),投资设厂或者与我方合资设厂,兴办企业和其他事业,并依法保护其资产、应得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在本条例公布后两年内投资兴办的企业,或者投资额达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
——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通过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② 允许外企或个人、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三问:邓小平为什么说要“杀出一条血路”?
经济特区的创建遭遇过哪些困境?
1964年 从香港一侧的山顶俯瞰广东宝安县(深圳)
1979年,深圳城区面积仅3万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两三万人,城里街道简陋狭窄,马路总长只有8公里,连交通指挥岗和红绿灯都没有,最高楼房只有一栋五层建筑。
——苏东斌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史略》
① 贫穷落后,基础设施差
②缺乏资金
“四通一平”
每平米90元
罗湖小区
0.8平方公里
7200万
蛇口只有一面五星红旗还是红的,其他都变色了!
经济特区就像当年的租界。
广东这样发展下去,不出三个月就得垮台。
——摘自苏东斌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史略》、关山《任仲夷谈邓小平与广东的改革开放》
“租界”风波
这些言论说明当时经济特区的建设还面临着什么困境?
③ 保守派的批评质疑
1982年1月,邓小平在听取(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关于广东和特区工作汇报之后说:“中央确定的政策还是正确的,如果你们认为好,就坚持搞下去。”
1983年6月,邓小平在听取(副总理)谷牧汇报特区情况后,指出:“特区要坚决办下去,不能动摇。”
——摘自江潭瑜主编《深圳改革开放史》
1982年 任仲夷陪同邓小平在广州视察
1985年12月,53层的深圳国贸大厦仅用37个月就完工,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深圳速度”
1984年1月,邓小平到深圳视察,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国贸大厦。
“深圳力量”
半年内,50米高的罗湖山,化作130万立方的土壤,将深圳1.3平方公里的罗湖区黄金地段平均垫高1.2米。
2年零4个月,深圳完成了五十平方公里的城市基础建设。
——摘自纪录片《深圳特区发展纪事》
1984年 从香港一侧的山顶俯瞰深圳
深圳成就
1980年,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投标;
1983年,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
1987年,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股份制商业银行;
1999年,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OICQ(后改名为QQ)
深圳创新
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四问:经济特区对我国的对外开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1984年2月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四问:经济特区对我国的对外开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② 推手:培养人才,促进改革,扩大交流
① 窗口:体现开放;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1984年2月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扩大沿海港口城市的自主权,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力去开展对外经济活动。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
《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纪要》
二、走出一条新路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992年1-2月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84年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沿海经济开放区
(长江、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
1988年 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
珠海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三角区
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海南岛
浦东
运输业
外贸业
工业
金融业
高科技
产业
现代农业
运输业
外贸业
工业
金融业
高科技
产业
现代农业
1990
1994
1992年 开放沿江城市
(重庆、武汉等)、边境城市(满洲里)、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昆明、乌鲁木齐)
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南宁
昆明
贵阳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太原
石家庄
长春
哈尔滨
呼和浩特
银川
西宁
兰州
西安
成都
乌鲁木齐
蒙古国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印度
东南亚各国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 (对象)全方位:对世界各国开放,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五问: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家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在保持与美国、日本、欧洲和港澳地区贸易持续增长的同时,大力开拓周边国家、东盟和东亚国家、中东国家的市场,努力增加与非洲地区和拉美地区的贸易,采取多种形式发展与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经贸往来。
——陈文敬《振兴之路:中国对外开放30年》
珠海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三角区
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海南岛
浦东
南宁
昆明
贵阳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太原
石家庄
长春
哈尔滨
呼和浩特
银川
西宁
兰州
西安
成都
乌鲁木齐
经济特区
点
沿海开放城市
线
沿海
经济
开放区
面
内地
沿边、沿江
城市
内地省会、
自治区首府
内地市县
② (范围)多层次:
点-线-面;东→西;
沿海→内地
③ (领域)宽领域:不仅仅是经济领域,也包括科学、教育、文化、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
2010年5月至10月,上海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2016年,由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与上海申迪集团共同投资的上海迪士尼开园。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
——1984年10月 邓小平
《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
浦东今昔
1994
2015
三、融入世界之路
——加入世贸组织
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关系。
——2000年 中国对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龙永图
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WTO,前身是二战后在联合国主导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缔约国(GATT),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
制定规则;
促进市场开放;
解决贸易纠纷。
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
1986
1996
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2001
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
经济发展,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一带一路”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2013-2018年 “一带一路”六年成绩单
前路漫漫,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该怎么办?
中美贸易战
美股三次熔断
新冠疫情全球超百万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对外开放
一、“杀出一条血路”
——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走出一条新路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三、融入世界之路
——加入世贸组织
对外开放的背景
四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作用
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
时间、影响
由于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197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进而( )
A. 开发浦东新区 B. 建设沿海经济开放区
C. 设立经济特区 D.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