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下册 班级 八年级
课堂类型 学生实验课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2)、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 (3)、能应用公式F浮=G排 和F浮=ρ液gV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初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尝试从物理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解释简单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增强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强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合作复习 引 入 课 题 复习提问: 1.什么是浮力? 2.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展示教学图片 大屏幕展示阿基米德鉴定皇冠的故事图片引出 阿基米德原理 提出问题 阿基米德怎样鉴别王冠的真假? 思考回答 观察图片 准备性复习 从有趣的实际问题中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 导入 一.情境导入 观看课件动画情景导入部分并完成以下问题。(1)、通过阿基米德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阿基米德进入浴盆越多,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会看到从浴盆中排出的水越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说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3)进一步分析可知:如果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则液体的_________ 也就越大。由此我们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 有关。而液体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因此,可以进一步猜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 密切相关。 问题:浮力和给G排有何关系? 学生阅读 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引入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提出问题,过度到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课堂 检测 实验探究 请同学们思考“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该怎样确定实验方案,思考以下问题并得出结论。 如何测物体受到的浮力?需测哪个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每组实验需要测_______个物理量,应该先测____________________,再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公式____________计算浮力。 2、如何测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需测哪个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_实验需要测_______个物理量,应该先测____________________再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公式______________计算排开液体的重力。 教师用动画课件演示,实验步骤,规范的操作一遍,引领学生经历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 学生分组实验。收集数据并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及板书设计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 F浮=G排 3. 浮力推导公式: F浮=G排=m排=ρ液gV排 4. 适用范围: 液体和气体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 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C.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 2、一个体积为300 cm3 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2/3体积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大N?(g取10 N/kg)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液gV排据题意V排=V/3) F浮=ρ液gV排=1.0×103 kg/m3×10 N/kg×10-4 m3=1 N 3、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 A.相等 B.铝球的比铁球大 C.铝球的比铁球小 D.浮力都等于重力 【解析】 铁球和铝球的重力相等,则质量相等 根据ρ铁 >ρ铝 ,则 V铁 < V铝 4、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铅球、铁球、 铝球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 度最大 B.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C.铅球、铁球、铝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因素太多,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液gV排据题意V排=V/3) F浮=ρ液gV排=1.0×103 kg/m3×10 N/kg×10-4 m3=1 N 学生先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步骤. 小组共同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小组展示:由实验数据总结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说出来。 学生依据问题引领进行合作查漏、记忆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讨论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实验方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经历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 教师引导小结,让学生进一步清楚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回顾知识,检查巩固。 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回顾知识,检查巩固 ? ?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 F浮=G排 3. 浮力推导公式: F浮=G排=m排=ρ液gV排 4. 适用范围: 液体和气体 布置作业:优化设计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