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
[学习目标]
1.知道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
2.了解能级跃迁、轨道和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等概念。
3.能用玻尔理论解释原子模型。
4.了解玻尔理论的不足之处和原因。
库仑引力
原子核
量子化
电磁辐射
量子化
能级
基态
激发态
Em-En
Em-En
定态轨道
里德伯常量
两能级差
分立
分立
量子观念
氢原子
经典粒子
云雾
电子云
√
√
×
×
×
√
[答案] BD
答案 BC
[思路引导]
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答案] (1)6条 (2)3.1×1015 Hz (3)1.884×10-6 m
图18-4-2
答案 A
答案 AB
[答案] (1)13.6 eV (2)-27.2 eV
答案 D
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时,原子将由低能级态
能级间L跃迁到高能级态,但只吸收能量为能级差的
跃迁
光子,原子发出光子时是由高能级态向低能
级态跃迁,发出的光子能量仍为能级差
光子
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eV时,也可以被处
电离
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处于
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V时,
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在碰撞过程中,实物粒子的动能
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
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
是通过实能级间或等于原子某两个能级差值,
实物L物粒子和跃迁
就可能使原子受激发而跃迁到
较高的能级
粒子原子碰撞
来实现的
电离
当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原子在某能
级的能量值时,也可以使原子电离
n
Elev
c
4
0.85
1.51
2
3.40
13.60
(共24张PPT)
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学习目标]
1.知道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
2.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现象和结论。
3.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内容和意义。
4.知道原子和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以及原子核的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5.领会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实验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西瓜
枣糕
正电荷
正电荷
4倍
轰击
不同方向
α粒子
绝大多数
少数
大于
撞了回来
全部质量
外面
原子核
电荷数
电子数
原子序数
10-15
10-10
√
×
×
√
×
√
[答案] AD
答案 D
[答案] AD
答案 B
(共26张PPT)
第1节 电子的发现
[学习目标]
1.知道阴极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2.体会电子的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3.知道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4.领会电子的发现对揭示原子结构的重大意义。
阴极
负极
阳
正极
近万伏
淡淡的荧光
阴极
阴极射线
发光
偏转
B
不同材料
相同
电子
电子
基本
电子电荷
量子化
负电
1.602×10-19C
氢离子
9.1×10-31_kg
×
×
√
×
√
×
[答案] BC
答案 C
6
L
6
(共23张PPT)
第3节 氢原子光谱
[学习目标]
1.知道光谱、连续谱和线状谱等概念。
2.知道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3.了解经典物理的困难在于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光谱分立的特性。
波长
谱线
线状谱
连续谱
特定频率
发光
亮线
特征谱线
原子结构
分立
原子核
粒子
稳定性
分立
√
√
×
√
×
×
√
×
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
连续谱 线状谱
定义 物体直接发出的光通过分光后产生的光谱 白光通过低温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该物质吸收后的光谱
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一切单色光)组成的光谱 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
[答案] A
答案 AB
答案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