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8 21: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n Shǐ Zhī Luàn Yǔ
Táng Cháo Shuāi Wáng
安史之乱
与唐朝衰亡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新课导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
安史之乱
材料一:开元末年,唐玄宗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而杨贵妃一家则势倾天下,任意挥霍。造成朝政腐败,不理政事。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姐妹三人每年的脂粉钱就上百万
材料二:唐玄宗重用的大臣,已不再是贤能之辈,任人唯亲。所用之人多是一群巧于献媚,逢迎的小人。宠信高力士,造成宦官专权。
李林甫:宰相专权19年,口蜜腹剑
杨国忠:专权、贪得无厌,身兼十余职

安史之乱
(1)阅读材料:总结唐玄宗后期的统治
追求享乐 朝政腐败
不理政事 任人唯亲
安史之乱
唐朝初期,有不少突厥人迁到幽州以北,在辽西还有不少契丹人。他们的生活依然是“击球饮酒,马射走兔,语言习尚”。但唐朝的一些官员虐待当地的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实施欺骗和高压政策,造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九节度一经略图
(边镇兵:49万;中央军:8万)
安史之乱
本为杂胡,随母改嫁后姓安。
晚年重三百三十斤,玄宗每令其跳胡旋舞,其疾如风。
认杨贵妃为义母,赢得了唐玄宗的信任,唐玄宗让他兼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控制了广大地区,统兵20万,形成“兵雄天下”之势。安禄山拥兵边陲,引来杨国忠嫉恨,二人因此交恶(wu),将相不和,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就以讨杨之名在755年联合部将史思明举兵叛唐,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














Text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
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Text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
755年,安禄山和部下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756年,玄宗入川,马嵬驿之变。
757年,安禄山被其子所杀。
763年安史之乱平息。
安史之乱的性质:统治阶级内部为争权夺利而引发的战争。
安史之乱影响
经济: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政治:中央权力衰微,宦官专权,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割据表现
自行委派官吏
不向中央交赋税
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黄巢起义
〈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送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影响和结果。
唐朝灭亡的标志: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灭唐,建立梁朝,史称“后梁”
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影响。 结果:被镇压。
唐朝衰亡原因
































宦官专权,并与节度使相互勾结,使唐朝政治更加败坏,社会危机加剧;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极大地冲击了腐败的唐朝统治;
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严重威胁唐朝中央的政治统治;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906——960年)
新课导入
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n Shǐ Zhī Luàn Yǔ
Táng Cháo Shuāi Wáng
安史之乱
与唐朝衰亡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