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件(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8 23:2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之演说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法国留学考察。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但此时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重的学府。在蔡元培之前, 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1916年12月,在法国留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到上海后,许多友人劝他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也有少数人劝他,说腐败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接任了北大校长的职位。
作品背景
演讲辞又叫演讲稿,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在内容上,演讲辞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同时兼用必要的记述、抒情,力求条理清晰,要言不烦。能够“征服”听众的演讲辞要具备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
相关常识
读准字音
文章思路
本文是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初在学生大会上所做的演讲,主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友。最后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两个方向: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本文表现了蔡元培先生鲜明的办学思想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也表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和青年学生的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一个民主、务实的教育家的高大形象。
文章主旨
细节揣摩
【任务一】 把握文章内容与结构
1.这篇演讲辞共五段,从内容看,可以概括为三点希望、两点计划。请简要写出三点希望、两点计划的内容。
参考答案:三点希望:①抱定宗旨,②砥砺德行,③敬爱师友。两点计划:①改良讲义,②添购书籍。
2.在“抱定宗旨”部分,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参考答案:为求学而来,爱惜光阴,孜孜以求,研究高深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抱定宗旨”部分,演讲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阐述自己观点的?
参考答案:①阐明大学的性质,指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②指出北大现状,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之思想;③从反面阐述宗旨不彰的后果是误己、误人、误国。
4.在“砥砺德行”这一部分中,演讲者从哪两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要砥砺德行?
参考答案:①从当时社会的现状——风俗日偷、道德沦丧;②从大学生的责任——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5.综合全文看,这篇演讲辞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在结构上,围绕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展开,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从三个方面逐一阐述,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
【任务二】 理解语句含意,体会语言风格
1.“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句话是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的勉励,他认为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如果珍惜这三四年的时间,认真学习,一定会有深的造诣。
2.“不唯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蔡元培先生怎样的态度?
参考答案:这句话讲的是青年学子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劝勉,在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北大学生的厚望。
3.这篇演讲辞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演讲的背景简要予以分析。
参考答案:这篇演讲辞写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从文章基本的框架看,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
重难探究
蔡元培先生不愧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其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教育观及严谨的治学作风都彰显出大师风范。学习完这篇演讲辞后,你认为蔡元培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比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所谓纵比,是指时间上的前后时期、事物的前后阶段的对比;所谓横比,是指同类事物间的对比。运用对比,要注意以下四点:
技法指导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
二是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课文中将大学的性质和某些学生进大学的目的进行对比,指出宗旨不明的危害。

三是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
四是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做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模棱两可。
请尝试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段文字,阐述某个观点或论证某一问题,要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语言有条理。200字左右即可。
写作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
对点小练
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摘自《李政道的“生活方式”》)?












T
H
A
N
K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