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先把句子补充完整,再选择A、B、C项填空。
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本单元描写的景物中,有的呈现了A.自然风光的________美,有的呈现了B.自然风光的________美,有的是C.将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
(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
成的。( )
(2)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
(3)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中虽然没有提到一个人,但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人们的活动。( )
(2)《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游客、商人、妇女、老人等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城威尼斯,人与景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
(3)我们描写景物时,应多用静态描写,少用动态描写,因为动态给人凌乱感。( )
(4)“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这句话是动态描写,突出了蜜蜂的可爱。( )
二、词句段运用
1.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描写动态的词是________,描写静态的词是__________,写出了牧场______________。
(2)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①用“ ”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
②这段话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静 动),突出了夜晚戏院散场后,威尼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过程。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 ( )
(2)在静态描写中穿插进动态描写不好,给人很杂乱的感觉。
( )
(3)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运用以动衬静的方法,能使文章活泼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力。 ( )
3.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根据提供的情景,写一写。
(1)放学后的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车进站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1)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本文段紧扣住大理石______的特点,表现了一片______的光辉,突出了泰姬陵的____________。
(2)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哪。——那醉人的绿呀!
①本文段的文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段突出了梅雨潭______的特点,为了突出此特点,作者描写了其他几处景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表现了四处景观“绿”的特点。
B.反衬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
C.表现作者游览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景色。
三、日积月累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是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情景。
2.“子规”是一种什么鸟?( )
A.啄木鸟 B.杜鹃鸟 C.画眉鸟
3.诗中“______”“______”两个字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
一、1.静态 动态 美丽的自然风光 人们的活动
(1)A (2)B (3)C
2.(1)√ (2)√ (3)× (4)√
二、1.(1)汽笛声 一片寂静 傍晚的景色
(2)①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②动 静 热闹 渐渐沉寂
2.(1)√ (2)× (3)√
3.(1)示例:“丁零零……”下午五点钟的放学铃声刚一响起,刚刚还静悄悄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移桌椅声、谈笑声、打闹声……响个不停。各班各年级的同学背着书包陆陆续续走出教室。不到半个小时,喧闹的教室渐渐变得沉寂,只剩教学楼前的白玉兰树仍然整齐地挺立在房前。
(2)略。
4.(1)纯白 纯白 奇特的美
(2)①奇异的绿
②绿 a.什刹海拂地的绿杨 b.虎跑寺旁的“绿壁”
c.西湖的波 d.秦淮河的水
③B
三、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1.宋 翁卷 夏 2.B 3.才 又
4.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