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2. 2018年5月5日,中国国产航母完成首次舰载机直升机起降,直升机减速下降靠近航母甲板的过程中( )
A. 惯性变大 B. 动能变小
C. 重力势能不变 D. 机械能不变
3.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常年平均气温约-25 ℃. 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 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
C. 小企鹅:冰天雪地的,连水蒸气都没有
D. 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可以升华呀
4. 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晒太阳 B. 钻木取火
C. 搓手取暖 D. 压缩空气
5. 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a、b、c各位置(b、c等高),下列关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从a到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在b、c处重力势能相等
C. 从a到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在a处动能最大
6. (多选)如图所示,滚摆由最高点释放,旋转着下降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
B. 下降时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C. 上升时减少的动能等于增加的重力势能
D. 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说明机械能不守恒
7. 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 )
A. 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B. 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
C. 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D. 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8.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 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
A.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 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D. 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9. “高处不胜寒”原意是山越高气温越低,下列关于其形成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 高山上的森林茂密,岩石多,比热容大,温度变化较小
B. 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且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
C. 高山上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
D. 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少
10. 水的比热容为4. 2×103 J/(kg·℃),1 kg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 )
A. 4. 2×103 J B. 8. 4×104 J
C. 1. 26×105 J D. 2. 1×105 J
11. 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
A. c甲最大 B. c乙最大
C. c丙最大 D. c甲=c乙=c丙
1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 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
C. 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 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 人体内水的比例很高,由于水的__________较大的缘故,有助于调节体温. 当小孩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降温,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减少体表内能的. 打针时在皮肤上擦酒精消毒,会闻到一股酒精的味道,这是______现象.
14. 暴雨天,在山区,容易造成土质松动,从而发生泥石流. 原因之一是,在雨水的作用下,山体的泥石与地面(泥石)之间的________减小了. 泥石流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主要的能量转化). 与水流相比,由于相同体积泥石流的质量较大,故具有的________能较大,其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更大. 因此,暴雨天,在山区要加强防范泥石流灾害.
15. 在很长的下坡路段,如果使自行车匀速下坡,则骑行者的机械能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有经验的骑行者在下坡一段距离后会停车休息,因为长时间刹车使刹车片的________能明显增大,容易损坏刹车片.
16. “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碳粉内能的.
17. 在四川邛崃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如图所示. 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 夹层留一个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 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______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________,增加耗油量. 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的特性. 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易形成海陆风,陆风和海风是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与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对流形成风. 形成海陆风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是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其中________图反映海风形成的时间是白天,________图反映陆风形成的时间是晚上.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9分,共27分)
19.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小明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物体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小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钉子,并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 如图所示.
(1)他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比较图A和图B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3)要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对比实验.
(4)你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图______(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2)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_____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_____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200 25 40 13. 5
煤油 200 25 40 6. 5
2 水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 5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像,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
(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运用题(22题8分,23题12分,共20分)
22. 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 6×105 N的水平推力,以600 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 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 J/kg的航空煤油4 000 kg. 求1 h内:
(1)飞机的航程.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2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 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 当供水温度为45 ℃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功率散热管材料 陶瓷 塑料 木地板
聚乙烯(PE—RT) 136. 6 W/m2 103. 5 W/m2 93. 5 W/m2
聚丁烯(PB) 125. 7 W/m2 96. 9 W/m2 90. 0 W/m2
(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 kg,将全部的水从5 ℃加热至45 ℃,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 2×103 J/ (kg·℃)]
(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 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 ),供水温度为45 ℃,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
答案
一、1. C
2. B 点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直升机减速下降过程中,惯性不变.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所以直升机减速过程中,速度变小,动能变小;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所以直升机下降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变小,故B正确.
3. D
4. A
5. C
6. AD 点拨:滚摆下降时,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于绳与轴之间摩擦生热,所以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A正确;由于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下降时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B错误;滚摆上升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同样由于摩擦的存在,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所以C错误,D正确.
7. C 点拨:热值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水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显然,只有选项C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8. A
9. A
10. C 点拨:水放出的热量Q放=cmΔt=4. 2×103 J/(kg·℃)×1 kg×(50 ℃-20 ℃)=1. 26×105 J.
11. C
12. B 点拨:甲、乙两球质量不同,高度相同,则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不相等;质量大的重力势能大,故C错误;下落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则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不相等,故A错误;忽略空气阻力,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则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故B正确;由W=Fs=Gh=mgh可知,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不相等,故D错误.
二、13. 比热容;热传递;扩散
14. 摩擦力;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 点拨:在雨水的作用下,滑坡处的泥石与地面之间变得光滑,摩擦力减小,从而极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高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因此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与水流相比,相同体积的泥石流质量较大,因此具有的机械能较大,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就更大.
15. 减小;内
16. 升华;热传递
17. 热传递;蒸发;比热容大;给灯盏加盖
点拨:为了省油,应结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思考,设法减慢蒸发速度.
18. 海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的大;乙;甲
点拨:白天,泥土和海水都吸热升温,泥土的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而上升,这时风向是由大海吹向陆地. 晚间的风向与白天的风向相反.
三、19. (1)钉子进入沙面的深浅
(2)质量相同;高度
(3)C;D
(4)从不同的高度用铅球砸地(或从不同的高度用小钢珠砸橡皮泥等)
20. (1)乙 (2)不变;变小 (3)不能;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将不会停下来
点拨:(1)本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小球质量相同,从不同高度滑下,所以应选择图乙进行实验. (2)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但木块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变小. (3)如果实验装置中的水平面绝对光滑,将不能得出结论,因为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不能停下来,也就无从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了.
21. (1)停表(或秒表);加热时间长短 (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C (4)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或第1小组的酒精灯火焰小) (5)能保证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或避免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
点拨:(1)除图甲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停表(或秒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的.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方法,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加热相同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故A、B图像不符合实际;加热相同时间,煤油的温度应该比水高,故C图像符合实际,D图像不符合实际. (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应该相同,但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或第1小组的酒精灯火焰小). (5)将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保证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或避免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
四、22. 解:(1)飞机的航程s=vt=600 km/h×1 h=600 km.
(2)发动机所做的功W=Fs=1. 6×105 N×600 000 m=9. 6×1010 J.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4×107 J/kg×4 000 kg=1. 6×1011 J.
(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η=×100%=×100%=60%.
23. 解:(1)Q=c水m(t-t0)=4. 2×103 J/(kg·℃)×2×103 kg×(45 ℃-5 ℃)=3. 36×108 J.
(2)由题意可知,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散热功率为P=90. 0 W/m2,散热量Q′=PSt=90. 0 W/m2×80 m2×3. 6×103 s=2. 592×107 J.
(3)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任写两点,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