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物理观念 知道动能的定义、单位、表达式和标矢性;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科学思维 会用动能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导出动能定理,会用动能定理处理有关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知识点一 对动能、动能定理的理解
知识点二 动能定理的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 动能定理
适用条件 只能研究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对于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均适用
应用方法 要考虑运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只考虑各力的做功情况及初、末状态的动能
运算方法 矢量运算 代数运算
相同点 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结论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加速度、时间,不涉及矢量运算,运算简单,不易出错
知识点三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
NO1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具
梳理主干新知初感悟
牛顿第二定律:F
F所做的功:W
W
运动学公式:02-02
F
2
2
2al
探究问题为课堂热身
NO2深化提能—学科素养生成
思路一|→
求各力的功
求总功
求总
W1、W2、W3
W=W1+W2+W3+
功的
两种
思路
思路二→(求合力F)→求总功W=Fosa
合力做正功,W>0
△E>0,动能增大力|合力做的
功等于动
能的变化
合力做负功,W<0△E<0,动能减小(量W△E
受力分析各力做功情况|总功
明确研
究对象
W=ELE
KI
及过程
运动过
物体初、末状「动能
程分析
态的动能
变化
迷车道
止停车
F
P
Q
H
Ek/J
72
60
升
36
下落
24
0
123h/m
EKB=36 J B
C EkC=24 J
7=3m
U下
EkA=72 JA-
D Ek=48 J
(共21张PPT)
物理观念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了解重力做功与其变化的关系。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的系统所共有的。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认识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科学态度与责任 查阅资料,举例说明掌握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知识点一 对重力势能的理解
知识点二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比较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特点 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路径及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 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同一位置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其重力势能的值不同
过程量 状态量
联系 重力做功过程是重力势能改变的过程,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且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改变多少,
即WG=Ep1-Ep2=-ΔEp
NO1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具
梳理主干新知初感悟
物体下落WG>0,E1>EB2重力势能
情况>
物体上升W<0,En探究问题为课堂热身
NO2深化提能—学科素养生成
20a
B
b
L OIL
(共24张PPT)
物理观念 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含义。
科学思维 能利用功率的定义式P= 进行有关计算;根据功率的定义式推导P=Fv,会分析、计算和解释机车启动等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查阅资料,了解机械功率的提升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知识点一 功率的定义式和计算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牵引力启动
P?t图和v?t图
知识点二 机车启动问题
NO1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具
梳理主干新知初感悟
探究问题为课堂热身
NO2深化提能—学科素养生成
F
F
0
to
2to 3to t
6
0
B O
额
m
01
to t t
P
a B
m
易错提醒
(共21张PPT)
物理观念 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
科学思维 会分析决定弹簧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领悟求弹力做功时化变力为恒力的解题方法。
科学探究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思路,体会探究过程中的猜想、分析和转化的方法。
知识点一 对弹性势能的理解
知识点二 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的比较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相对性 弹性势能与零势能位置的选取有关,通常选自然长度时势能为零,表达式最为简洁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但变化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
系统性 弹性势能是弹簧本身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这一系统所共有的
功能
关系 弹性势能的变化等于克服弹力所做的功 重力势能的变化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联系 两种势能分别以弹力、重力的存在为前提,又由物体的初、末位置来决定。同属机械能的范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NO1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具
梳理主干新知初感悟
弹力做正功一弹性势能
弹力做负功一弹性势能
探究问题为课堂热身
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1)(产生原因
物体各部分间有弹力作用
弹簧的形变量x
(2)(影响因素
弹簧的劲度系数k
NO2深化提能—学科素养生成
F
h
8--A
刃77777777777777
A
BCD
甲
(共37张PPT)
物理观念 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确定的两类重要事实。
科学思维 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查阅资料,了解能量耗散、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增强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知识点一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知识点二 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功 能的变化 表达式
重力做功 正功 重力势能减少 WG=Ep1-Ep2
负功 重力势能增加
弹力做功 正功 弹性势能减少 W弹=Ep1-Ep2
负功 弹性势能增加
合力做功 正功 动能增加 W合=Ek2-Ek1
负功 动能减少
其他力做功 正功 机械能增加 W他=E2-E1
负功 机械能减少
知识点三 摩擦力做功与能量的关系
NO1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具
梳理主干新知初感悟
探究问题为课堂热身
其他(水电、核电等)6%
天然气2%
石油17%
煤75%
A
么心
F
zaazzazzzzzzr
mva
(共37张PPT)
物理观念 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科学思维 会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并领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
科学探究 通过单摆演示实验观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知识点一 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知识点二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知识点三 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NO1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具
梳理主干新知初感悟
由动能定理:
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
W
的关系有:WG=
初机械能等于末机械能Fk1+Fpl
B
02
探究问题为课堂热身
NO2深化提能—学科素养生成
B
甲
乙
丙
zhu
O00
a o
O
7)000
( mC
R/4
A
B
0.8m
Mo
A
(共33张PPT)
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W/条 0 1 2 3 4 5 6
v/(m·s-1) 0.00 0.80 1.10 1.28 1.53 1.76 1.89
v2/(m2·s-2) 0.00 0.64 1.21 1.64 2.34 3.10 3.57
考点二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基础——条条清]
小车纸带
打点计时器
小滑轮N
钩码
垫木
[实验考点—点点明]
单位
cm
B
●●●
5.53
11.73-
18.59
2.33.74959
7272727.2mm
B C
D
打点计时器
小车橡皮筋
木板
AB cD
H
单位:cm
0670961201391481.521.521.52
△E/×103J
4.5
4.0
3.5
3.0
25
W/×103
2.0
2.02.53.03.54.04.5
9.01
单位:cm
16.00
25.01
制动装置
细线小车打点计时器
长木板纸带
电火花
计时器∥纸带
夹子
A
6-重物
B
C
甲
(共35张PPT)
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误差分析
考点二 实验数据处理
时刻 t2 t3 t4 t5
速度(m/s) 4.99 4.48 3.98
[实验基础——条条清]
打点计时器
纸带
接电源夹子
重物
2
O
[实验考点—点点明]
打点
计时器
中印m
纸带
重物
k-S
←S9
C单位:mmD
314
70.5
250
195.0
2
B
2
U2
D
B
铁架台纸带
铁夹限位孔
接电源
打点计时器
重物
16.14cm
18.66cm
21.16cn
3
23.68cm
t?
26.18cm
挡光光电门1光电门2
定滑轮
骨块
囧细线
2021
808
气垫导轨导轨标尺
△砝码
(共34张PPT)
物理观念 了解能量守恒,知道势能、动能的概念,理解功的概念。
科学思维 初步认识能量转化、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知道公式W=Flcos α的适用范围,并会进行计算。初步掌握处理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
科学探究 观察小球在两个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初步了解能量守恒。
科学态度与责任 查阅资料,了解机械做功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知识点一 对功及其公式的理解
知识点二 恒力做功的计算
知识点三 变力做功的几种求法
知识点四 几种常见力做功的特点
A
B
B.L
NO1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具
梳理主干新知初感悟
oO
推着小车前进
纹丝不动
起重机提起货物
探究问题为课堂热身
NO2深化提能—学科素养生成
F
2
易错提醒
R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