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40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C A D C C A A A A C A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A A B A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21 22 23 24 25
AC AD AD ABC AD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空1分 ,共计10分 )
26、①,聚;②,衰;③,人工转;④,裂
27.;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28.(1)痱子粉;(2)、、、;(3);;(4)。
五、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29.
解:(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
(2)根据,解得遏止电压为:
.
答:(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遏止电压.
30.
解:(1)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则有衰变方程为,
(2)的质量数,粒子的质量数,静止的铀核发生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以粒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答:(1)上述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31.
【解答】
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根据交变电流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可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电流有效值为:,
由=得,
=。
32.
【解答】
解:(1)核反应过程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
核反应方程式为:;
(2)核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
,
核反应产生的核能:;
(3)氘核有原子核数:个
全部聚变释放出能量:?;
答:(1)氘和氚聚合的反应方程为:.
(2)这个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为:.
(3)若有的氘核全部聚变,则释放出多少的能量为?.
绝密★启用前 8. 已知水银的摩尔质量为 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水银分子的直径是( )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摸底测试 A.3 6M B.3 3M 6M MC. D.
πρNA 4πρNA πρNA ρN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9. 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 n = 10 匝的闭合矩形线圈绕轴匀速转动,转轴O1O2垂直于磁场方向,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线圈电阻为 5Ω,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计时,通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卷 I(选择题) A.线圈转动过程中消耗的电功率为 10π
2W
B.在 t = 0.2s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且电流改变一次方向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 40 分 , ) C.交变电流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 e = 10πsin 5πt V
1. 下列有关分子运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
A.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10. 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 n=4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
B.物体的状态变化时,它的温度一定变化 其中用从 n=4 能级向 n=2 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 K 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C.物体内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引力一定越大 ( )
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A.改用从 n=4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一定能使阴极 K 发生光电效应
2. 由 i ? t 图象可知,属于交流电的是( ) B.改用从 n=3 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不能使阴极 K 发生光电效应
A. B. C. D. C.改用从 n=4 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D.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11. 如图所示,印度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核潜艇于 2009 年 7 月 26 日正式下水,成为世界第六个拥有核潜艇
的国家.核动力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在核反应中有一种是一个
3. 关于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35?U ?235A.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系统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92 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的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 92 ?U + ?
1
0?n → X + ?
94 1
38?Sr + 10?0?n,则
B.只要系统中有一个物体具有加速度,系统的动量就不守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就守恒 A.X 原子核中含有 54 个质子
D.系统中所有物体的加速度都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守恒 B.X 原子核中含有 53 个中子
4. 如果下列四种粒子具有相同的速率,则德布罗意波长最大的是( ) C.裂变时释放能量是因为亏损的质量变成了能量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α粒子 D.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 如图所示实验中,带铁芯的、电阻较小的线圈 L和灯泡L1并联,当闭合开关 S 后,灯L1正常发光,下列
A.放射性物质的温度降低,其半衰期将变大 说法中正确的是( )
B.大量处于 n = 4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进,将辐射出 4 种频率的光 ①当断开 S 时,灯L1立即熄灭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就有可能发生 ②当断开 S 时,灯L1突然闪亮后熄灭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总能量也增大 ③若用阻值与线圈 L 相同的电阻取代 L接入电路,当断开 S 时,灯L1立即熄灭
6. 下列关于温标、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④若用阻值与线圈 L 相同的电阻取代 L接入电路,当断开 S 时,灯L1突然闪亮后熄灭.
A.今天最高气温是25? C,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即为 25K
B.今天最低气温是 283K,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即为13? C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今天从早晨到中午,气温上升了10? C,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即上升 10K
D.今天从早晨到中午,气温上升了10? C,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即上升 283K 13. 让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α、β、γ三种射线,经小孔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下列
7. 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h 为普朗克常量, 说法正确的是( )
e 为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结合图象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的过程中,不可能同时产生α、β两种射线
A.入射光的频率小于ν0也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B.①是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B.该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C.②是α射线,是氦原子核流,α粒子的速度可达到光速
C. hν若用频率是 2ν 的光照射该金属,则遏止电压为 0 D.③是α射线,α粒子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也最强0 e 14. 14C 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其半衰期约为 5700 年.在某次研究中,测得考古样品中
D.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14C 1的含量大约是鲜活生命体中 14C 含量的 ,则样品生活的年代约是( )
8
A.11400 年前 B.17100 年前 C.22800 年前 D.45600 年前
第 1页 共 6页 ◎ 第 2页 共 6页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
15. 关于核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 = 0 时,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
A.核力同万有引力没有区别,都是物体间的作用 B.核力就是电磁力 B.t = 1s 时,线圈中的电流改变方向
C.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 1.5 × 10?15m 之内 D.核力与电荷有关 C.t = 1.5s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16.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重核裂变的是( ) D.一个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 8π2J
A.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方程 147 N +
4 17 1
2He → 8 O + 1H 23. 如图所示,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光子后,向外辐射了ν1ν2ν3三种
B.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其中的一种核方程 234Th → 23490 91 Pa +
0
?1e 频率的光子,且ν1 > ν2 > ν3,则( )
C.太阳中发生的热核反应,典型的一种核方程 2H + 3H → 4He + 11 1 2 0n A.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 hν1 C.ν1 > ν2 + ν3
D.核电站可控的链式反应中,典型的一种核方程 235 1 144 89 192 U + 0n → 56 Ba + 36Kr + 3 0n B.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 hν2 D.hν1 = hν2 + hν3
1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交变电压 U,副线圈接有光敏电阻R1(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 24.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1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减小)、定值电阻R2.则( ) n1:n2=1:10,在T1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2r=2Ω,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
A.仅增强光照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匝数之比为n3:n4=10:1,若T2的“用电设备”两端的电压为U4=200V 且“用电设备”消耗的电功率为 10kW,不
B.仅向下滑动 P 时,R2两端的电压不变 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 )
C.仅向下滑动 P 时,R2消耗的功率减小 A.T1的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 2010 2V
D.仅增大 U 时,R2消耗的功率减小 B.T2 的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2000V
18.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 上,乙分子位于 r轴上距原点r2的位置.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 C.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50?W
F D.T1的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为 10.1?kW斥和引力F引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 F 变化情况.若把乙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下 25. 基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列关于乙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r2到r0,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B.从r2到r0,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C.从r2到r0,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D.从r2到r1做加速运动,从r1向r0做减速运动
19. 目前普遍认为,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 u 夸克和 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夸克带电荷
2 1
量为+ e,d夸克带电荷量为? e,e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3 3 A.由甲图可知,黑体温度升高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
A.质子由 1 个 u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成 移动
B.质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夸克组成 B.由乙图可知,a光光子的频率高于 b 光光子的频率
C.质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
C. 1由丙图可知,该种元素的原子核每经过 7.6 天就有 发生衰变
D.质子由 2 个 u夸克和 1 个 d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夸克和 1 个 d夸克组成 4
20.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只辐 D.由丁图可知,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量大,这些核最稳定
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a、b、c,频率大小关系为va > vb > vc,让这三种光照射逸出功为 10.2eV 的某金属表 卷 II(非选择题)
面,则( )
A.照射氢原子的光子能量为 12.09eV 三、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26、27 每空 1 分,28 每空 2 分,共计 20 分 , )
B.从 n = 3 跃迁到 n = 2 辐射出的光频率为v 26. 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并指出核反应的类型.b
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1.51eV ① 3 He +________→ ?4?He + 2?1?H,是_______ 24变.②? ?Na → ?24?Mg +________,是________变.
D.光 a、b、c 均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2 2 1 11 12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 20 分 , ) ③ 19?F +________→ ?229 10?Ne + ?
1 235 1 142 91
1?H,是_______变.④?92 ?U + ?0?n → ?55 ?Ba + ?36?Kr + 3_______,是_______变.21. 如图所示为物体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 r = r 时,分子势能E 最小 27. 某放射性原子核 A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为原子核 B.若 B 核内质量数比 A 核内少 8 个,中子0 p
B.当 r → ∞时,分子势能E 最小 数比 A 核少 7 个.则发生了________次α衰变和________次β衰变.p
C.当 r < r0时,r越小,则分子势能Ep越大 28.(10 分)
D.当 r > r 时,r越小,则分子势能E 越大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选用下列器材:浅盘(直径为 30 ? 40cm)、注0 p
22. 在匀强磁场中,一个 100 匝的闭合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 射器(或滴管)、________、按一定比例稀释好的油酸溶液、坐标纸、玻璃板、水彩笔
转动,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图示正弦规律变化,设线圈总电阻为 2Ω,则( ) (或钢笔)。请将还需要的一种实验器材补填在横线上。
第 3页 共 6页 ◎ 第 4页 共 6页
(2)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a.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b.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 31. (9 分)如图所示,矩形线圈 abcd 的匝数为 N=100 匝,线圈 ab的边长为 L1=0.2m,bc 的边长为 L2=
直径的大小。 0.25m,在磁感应强度为 B=0.4T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且通过线圈中线的 OO′轴匀速转动,转动的
c.往浅盘里倒入约 2cm 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角速度ω = 100 2rad/s,若线圈自身电阻为 r=1Ω,负载电阻 R=9Ω.试求:
d.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Em;
上述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2)设时间 t=0 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 6mL, (3)1 分钟时间内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 Q的大小;
用注射器测得 1mL 上述溶液为 75 滴。把 1 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
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述油酸膜的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
边长为 1cm,则:
①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cm2。
②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②问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某学生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 )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溶液浓度低于实际值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1m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 10 滴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共计 30 分 , )
29. (6 分)铝的逸出功是 4.2eV,现在用波长 200nm 的光照射铝的表面.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遏止电压.
32. (9 分)核聚变能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能好、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等优势的新能源.近年来,受控核聚
变的科学可行性已得到验证,目前正在突破关键技术,最终将建成商用核聚变电站.一种常见的核聚变反应
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若已知氘原子的质量为
2.0141u,氚原子的质量为 3.0160u,氦原子的质量为 4.0026u,中子的质量为 1.0087u,1u = 1.66 × 10?27 kg.
(1)写出氘和氚聚合的反应方程.
(2)试计算这个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
(3)若有 1kg的氘核全部聚变,则释放出多少 MeV 的能量?
.
30. 238(6 分)一个铀核?92 ?U,经一次α ?
234
衰变后,产生钍核 90 ?Th,
(1)试写出上述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若一个静止的铀核发生衰变,以 v的速度释放一个α粒子,求产生钍核的运动速度大小
第 5页 共 6页 ◎ 第 6页 共 6页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答题卡
考号
姓名
学校
贴条形码区
班级
座号
选择题(40分)
1A[Bt5[AtD9[[D13[A[[cc17[[B[
6 [A B] [C] [D] 10 [A LB] [C] [D] 14 [A [B] [C] [DI 18 [A [B] [C] [D
3AtBT[Ct7[AT宽tD11「 AT B1[C1 D15ATtB[c1D19「A「B[C[D
4MAT『B[C18[AB『CD12[AB「C1DD16[A1「B[cD20[AT「B[C1[D
二选择题(20分)
25[A[B[C][D
■■■■■■■■■■
三填空题(10分)
32(9分)
27(1)
四实验(10分)
五解答题
器器
□口■
D:755167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