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3 乘法(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3 乘法(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19 20:39:16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时队列表演(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2.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义,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深对乘法的认识。3.培养分析、推理、迁移类推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理解竖式计算中第二步计算积的位置。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34页内容和第35页“练一练”的第1~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口算。24×12 32×21 25×1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刚才的算法都很好,但是我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用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你能用……14×12吗”和“看一看……的意思”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1)提问: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老师已经帮你们做了第一步,接下来怎么算呢?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用乘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中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14表示14个十,即140。因此十位上的4要与乘数12的十位对齐,百位上的1写在积的百位上。再把两个积相加,求出最后结果。(2)提问:大家能根据上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28=14×2,表示第一部分的2行有28人;140=14×10,表示第二部分的10行有140人;168=28+140,表示两部分的总人数。(3)追问:这个写法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40的0可以不写,因为4在十位,就是表示4个十。 教师肯定学生的的说法并板书出来。 2.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算一算”的内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竖式进行笔算。 教师让学生运用上面的方法独立完成上面各题,学生独立完成各题,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4、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计算时需要进行三层计算。但是有了上一节课作铺垫,这节课学生学起来较为轻松。通过上一节课讨论如何口算14×12,再在本节课中进行交流反馈准确的笔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迁移类推的能力。




第1课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探索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找出计算的规律。2.能熟练地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难点:发现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30页内容和第31页“练一练”的第1~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口算。11×9 12×5 13×3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乘法中,乘数与积有密切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乘法计算中的规律。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算一算……计算的”和“观察上面……发现”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第1组,由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说一说,你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50×10=500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50×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 (2)课件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30×20、12×40和120×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提问: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我发现下面两行的题目都和第一行的题目有关系。乘数里面多几个0,积的后面就会多几个0。 追问:也就是说,当乘数扩大10倍,积也会扩大10倍,对吗?你的猜想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当乘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会相应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2.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根据你……出结果”的内容,引导学生验证。学生试做后,观察算式。教师巡视辅导。 提问:以6×3为例,大家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6×3=18,可以让3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为3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即6×30=180。如果6和3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应扩大10×10=100倍,即60×30=1800。小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 3.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根据16……结果吗”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明确计算步骤。小结: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时,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4题。 4.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猜想——举例——验证——归纳——应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在本节课的设置上先提供了探索的范例,再让学生提出猜想,最后通过举例、验证达成共识,得到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既获得了探索的体验,又掌握了基础知识。




第4课时 时电影院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和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和计算时是如何进位的。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理。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36页内容和第37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竖式计算。34×22 12×23 33×2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你们去过电影院吗?电影院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电影院”来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和“估一估……座位够吗”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估算的方法。 (1)提问:通过观察,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电影院的座位够用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集体交流,教师边讲解边板书:方法一 把21看成20,26看成30,20×30=600(个),600>500,所以电影院的座位够用。方法二 把21看成20,26看成25,20×25=500(个),500=500,所以电影院的座位够用。方法三 把21看成20,26不变,20×26=520(个),520>500,所以电影院的座位够用。 教师小结: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估算出电影院的座位数量,然后把它与学生总数进行比较,如果学生总数等于或小于估算的座位数量,则座位够;如果学生总数大于估算的座位数量,则座位不够。 (2)再问:总结一下,座位总数是如何估算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回答:估算时,把座位排数或每排可坐的人数(即每排座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十五的数,然后用“座位排数×每排座位数”求出座位总数的估值。2.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算一算……个座位”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提问:那么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个电影院具体一共有多少个座位,那怎么列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把每排的26人×排数21就可以了。 再问:怎么算呢? 学生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同桌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方法一 先算前20排共有520个座位,后面还有1排有26个座位,一共是546个座位。方法二 用上节课学到的列表的方法算。方法三 列竖式算。 (2)追问:这三种方法都很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 教师强调:用竖式的计算方法简便易学,大家一定要掌握。 3.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三(1)班……多少元”的内容。 (1)提问:刚才我们通过估算知道了电影院的座位大致是多少个。那这道题怎么估算呢? 学生和同伴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2)追问:我们用竖式算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学生板演。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知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第2课时 队列表演(一)
教学目标 1.利用圈一圈、算一算,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难点:掌握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32页内容和第33页“练一练”的第1~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50×20= 14×20= 40×70= 50×60= 300×40= 600×30=学生独立计算,并说说计算结果。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队列表演”中的数学问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主题图及“有多少……算一算”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1)提问: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该如何列式? 求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就是求12个14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2)引导学生探究14×12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展示算法: (3)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下面的……说一说”的内容。 提问:有个同学是这样算的,你们能看懂吗?表格中的数据怎么得到的? 学生观察,教师指名回答。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和点子图,解释、强调表格的意思。 (4)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算一算”的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用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把乘得的两个积相加。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教材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构建以“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5课时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的第1~11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提问:我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了什么内容?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19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19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主要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1)引导学生复习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提问: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是如何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先把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怎样的?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用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再问:两位数乘两位数又是如何笔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3)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提问:大家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或几十五的数,或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十五的数,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的部分题目,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练习巩固复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结合图形说说算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3)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再说说竖式的计算方法。 (4)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第8题,先让学生说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再列式计算。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4分钟) 1.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三”第4题。 2.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三”第7题。 3.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三”第9题。 4.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三”第10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主要是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综合把握,包括进位和不进位以及用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