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9 16:0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表达的问題,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
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
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
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突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
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
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
予以恩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
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國关系与民族」
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涧心灵、
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
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摘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
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
B.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
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C.“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
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D.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
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整体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
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
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
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第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
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
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