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随堂演练巩固提升
以练促学·补短扬长
(共22张PPT)
第一章 电场 电流
第一章 电场 电流
预习导学新知探究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多维课堂,师生动
突破疑难·讲练提升
第四节 电容器
1.了解电容器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的电容器有哪些.(重点) 2.了解不同的电容器电容量不同,知道哪些因素影响电容的大小.(难点) 3.知道电容的单位.
, [学生用书P12])
一、电容器
1.最早出现的电容器是莱顿瓶,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2.平行板电容器:在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两个金属板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中间所夹的物质叫做电介质.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器.
3.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负极相连,就能使两个极板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的充电.充电使电容器储存了电荷.
4.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
1.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容器储存的电荷如何变化?
提示:充电过程中,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增加,放电过程中储存的电荷量减少.
二、电容器的电容
1.影响因素: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的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极板间电介质的性质也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量.
2.单位:法(F),还有微法(μF)和皮法(pF).它们的关系是:
1 F=106 μF=1012 pF.
2.当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为零时,电容器的电容是否为零?
提示:不是.电容器的电容的影响因素是电容器的正对面积、极板间距离和电介质,与电荷量的多少无关.
对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分析[学生用书P13]
1.充电过程
(如图所示):将电容器接入电路或接在电源两端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
当电容器充电结束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充电电压相等.
2.放电过程
(如图所示):用导体或电阻接在带电的电容器两端,使电容器上的电荷中和的过程.
(1)无论是充电过程还是放电过程都是很短暂的.
(2)当充放电结束时,充、放电的电流消失,此时连接电容器的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多选)如图所示,E为电源,S为单刀双掷开关,C为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S闭合在1上时,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
B.把S闭合在1上,此时为电容器的充电过程
C.当S闭合在1上后电容器两极板间有电压
D.当把开关从1闭合到2后电容器开始充电
[解析] 当开关S接1时,电容器两极板分别接在电源两端,电源给电容器充电,使电容器上极板带上正电,下极板带上负电,电容器带电后,两极板间有电压,选项A、B、C正确;当开关S接2时,充了电的电容器的两极板被导线相连,使两极板上正、负电荷发生中和,电容器放电,选项D错误.
[答案] ABC
eq \a\vs4\al()
在判断充、放电电流方向时,我们可以用等效的方法,即充电时,电容器可等效成一个用电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放电时,电容器等效成电源,电流从等效电源(即电容器)的正极流向等效电源(电容器)的负极.
对电容概念的理解[学生用书P13]
1.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储存)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容器极板上储存的电荷量越多,表示电容器的电容越大.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2.决定电容器电容大小的物理量
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距离越小,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极板间电介质的性质也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
(1)电容器的电容取决于电容器本身的性质,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及两极板间电压U无关.
(2)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两极板间不再绝缘,电容器损坏.
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只电容器带电荷量越大,电容越大
B.如果一个电容器没有电压,就没有电荷量,也就没有电容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上,正对面积越大,电容越小
D.对于可变电容器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上,正对面积越大,电容越大
[思路点拨] 根据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判断.
[解析] 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大小是由电容器自身决定,取决于两导体的形状、相对位置及两导体间的电介质这三个因素.所以A、B错误;对于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入越多,正对面积越大,电容也就越大.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D
电容器A的电容比电容器B的电容大,这表明( )
A.A所带的电荷量比B多
B.A比B能容纳更多的电荷量
C.A的体积比B大
D.两电容器的电压都改变1 V时,A的电荷量改变比B的大
解析:选D.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属性,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电容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每改变1 V所改变电荷量的多少)大小,而不表示容纳电荷的多少或带电荷量的多少.
电容器的应用[学生用书P14]
据预测,21世纪智能机器人将进入家庭.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部分,传感器是一种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光、热、力、声等)转化为便于测量的物理量(一般是电学量)的转化装置.如图是一种测量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可使膜片产生压力,发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直流电源串联,接成闭合电路,那么( )
①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减小
②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增大
③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发生变化
④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不发生变化
A.①③ B.② ③
C.①④ D.②④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影响电容的各因素如何变化,从而确定电容的变化.
[解析] 影响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有:正对面积、极板间的距离、极板间电介质的性质.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距离越小,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本题中是通过改变极板间的距离来改变电容的.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膜片距离变小,则电容变大,①错误,②正确;
本题中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接,电容器的电压不变.而当电容器上电压不变时,与之相连的电流计有示数,说明电容器正在充放电,则电容器的电荷量发生变化,说明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而电容发生变化是由于压力F发生变化引起极板间的距离变化,③正确,④错误.
[答案] B
eq \a\vs4\al()
解答电容传感器类问题关键是找出相当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即形成电容器的部分.找出条件变化引起电容器的哪个因素改变,才不至于判断错误.
[随堂检测] [学生用书P14]
1.有关电容的单位及换算正确的是( )
A.电容的单位是库仑
B.电容的国际单位是法拉
C.1法=10-6微法
D.法拉是个很小的单位
解析:选B.电容的单位是法拉,库仑是电荷量的单位,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法拉这个单位很大,1法拉=106微法,选项C、D都错.
2.下列四个电学器材中,是电容器的是( )
解析:选D.A选项是电池,B选项是滑动变阻器,C选项是电流表,D选项是可变电容器.
3.(多选)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下列办法中可以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两极板间距离
B.其他条件不变,只减小两极板间距离
C.其他条件不变,减小极板的正对面积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电容器放电
解析:选ABC.电容的大小取决于极板的正对面积、极板间的距离和板间电介质的性质,所以,选项A、B、C正确;使电容器放电不是改变电容的决定因素,所以选项D错误.
4.如图为可变电容器,由一组动片和一组定片组成,这两组金属片之间是互相绝缘的,动片旋入得越多,则( )
A.正对面积越大,电容越大
B.正对面积越大,电容越小
C.动片定片间距离越小,电容越大
D.动片定片间距离越小,电容越小
解析:选A.可变电容器中动片旋入越多,其极板正对面积越大,对极板间距离不产生影响,因此电容变大,选项A正确.
5.某电容器上标有“220 V 300 μF”,300 μF=________F=________pF.
解析:由于1 F=106 μF=1012 pF,所以:
300 μF=3×10-4 F=3×108 pF.
答案:3×10-4 3×108
[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P75(单独成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容器的是( )
解析:选A.电容器的符号为“”,“”为电源的符号,“”为电阻的符号,“”为电流表的符号.
2.有一电学元件,上面标有“450 V 250 μF”字样,由此可知该电学元件是( )
A.电源 B.电阻器
C.电容器 D.电灯泡
解析:选C.只有电容器的单位是法拉.
3.收音机选台时,是通过改变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来完成的.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通过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来完成的
B.是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距离来完成的
C.是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电介质来完成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选A.收音机的选台旋钮,是通过改变电容器两板的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的,当变到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和想要接收的某电台频率相等时,该电磁波在调谐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其他电台的很弱,从而就可收听该电台的节目了.所以只有A正确.
4.在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通常装有自动干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
A.改变湿度 B.改变温度
C.改变磁场 D.改变电容
解析:选D.根据自动干手机工作的特征:手靠近,电热器工作;手撤离,电热器停止工作.人是一种导体,可以与其他导体构成电容.手靠近时相当于连接一个电容,可以确定干手机内设有电容式传感器,由于手的靠近改变了电容.用湿度和温度来驱动电热器工作,理论上可行,但是假如干手机是由于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工作就成了室内烘干机.故D项正确.
5.如图所示,S闭合的瞬间和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电流通过电阻R
B.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先由A到B,稳定后无电流
C.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先由B到A,稳定后由A到B
D.一直由A到B
解析:选B.S接通的瞬间,尽管电流无法通过电容器,但电容器充电,即上板充正电,下板充负电,故R上有从A到B的电流.当达到稳定后,整个电路中无自由电子的移动,故没有电流,故选B.
6.如图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话筒的振动膜(绝缘材料)前面镀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导致电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
A.距离变化 B.正对面积变化
C.介质变化 D.电压变化
解析:选A.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器(视为平行板电容器)中两板间距离d发生变化,这是导致电容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不接触但靠得很近的人,有时可以看做一个电容器
B.电容器的带电量,是两极板所带电量绝对值的和
C.电容器的带电量,是两个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的差
D.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充电的电压
解析:选AD.人是导体,两个绝缘但靠的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做电容器,选项A对;电容器的带电量是指一个极板的带电量的绝对值,选项B、C错误;充电后,电容器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选项D正确.
8.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由两个彼此绝缘的导体构成
B.电容器只能储存同种电荷
C.任何绝缘的物质都可以作电容器的电介质,例如空气、塑料、陶瓷等
D.莱顿瓶虽然能储存电荷但它却不是电容器
解析:选AC.
A √ 两个相互靠近、彼此绝缘的导体就可以构成一个电容器
B × 电容器带电后两极板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 √ 任何绝缘的物质都可以作电容器的电介质
D × 莱顿瓶是电容器
9.如图所示有关固定电容器的电荷量(Q)、电压(U)、电容(C)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解析:选BD.电容由电容器本身性质决定,与Q、U无关,即C不随U、Q的变化而变化.
10.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从电容C大小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两者的关系是( )
A.C增大表示h增大
B.C增大表示h减小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减小表示h增大
解析:选AC.金属芯线和导电液体构成了电容器的两个极板,h增大时,两极板正对面积增大,电容增大;反之,h减小时,电容减小.
三、非选择题
11. 如图所示,计算机键盘的每一个键下面都连一小块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气隙的是另一块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块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当键被按下时,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检测出哪个键被按下了,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试简单分析其工作原理.
解析:计算机键盘是一个电容传感器,当键被按下时,两极板间距离减小,电容增大,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检测出哪个键被按下了,从而得到相应的电信号.
答案:见解析
12. 如图所示,C为电容器,E为电源,S为单刀双向开关,A为小灯泡,电容器原来不带电,S为断开状态.试分析:
(1)当S接M时,小灯泡会有什么变化?
(2)当S由接M改为接N时,小灯泡会有什么变化?
解析:(1)当S接M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充电电流会使小灯泡发光,但因充电时间很短,小灯泡亮一下就很快暗下来.
(2)当S接N时,电容器要放电,放电电流会使灯泡闪亮一下.
答案:见解析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