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4 千克、克、吨(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4 千克、克、吨(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19 13:52:35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有多重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1千克和1克有多重,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根据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3.学生会用千克和克的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难点: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45页内容和第46页“练一练”的第1~5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弹簧秤、天平、4个苹果、1枚2分硬币、3个曲别针2.学具准备:弹簧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游戏导入,尝试引入新课。 请三名学生到讲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名学生分别去背另外两名学生,被背的两名学生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学生把感受讲给其他学生听,让学生感受人是有轻重的。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物体有轻重,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1.(课件出示人体秤)提问:大家见过这种秤吗?哪个同学用这种秤称过自己的体重?你体检时的体重是多少? 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体检时的体重。 追问:大家还见过哪些秤?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课件出示常见的电子秤图片。 2.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认识“克”和“千克”。 (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指名回答:左图中秤上刻度表的单位是千克,秤指针指向30,说明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右图中天平的左盘放着一只小鸡,右盘放着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说明这只小鸡的体重是50克。 (2)追问:上面提到千克和克都是常用的质量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那么,什么时候用“千克”,什么时候用“克”呢?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千克一般表示较大或较重物体的质量;克一般表示较小或较轻物体的质量。 3.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1千克……掂一掂”和“1克有……掂一掂”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要知道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我们要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试着称一称,掂一掂。 让学生自己称一称,掂一掂,感知1千克和1克有多重。 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1千克和1克分别有多重? 学生根据刚才的称量数据,回答: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16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1枚2分硬币约重1克,3个曲别针约重1克。 追问:一只手拎1千克重的4个苹果,另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币,比一比,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拎一拎,感知1克比1千克轻得多。 4.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认一认,说一说”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盘秤的指针指向了“1”,而它所用的单位是千克,所以这瓶油的质量是1千克,而这瓶油标注的质量是1000克,所以1千克=1000克。 5.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找一些……称一称”的内容,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重1千克的物体。 提问:找一些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 学生用手掂量自己准备的1千克和1克的物品。相互交流再称一称。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称一称、掂一掂的活动中,学生建立了“克、千克”的质量单位的概念,懂得了不同物体用不同单位表示质量。




第2课时 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难点:建立“吨”的概念。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47页内容和第48页“练一练”的第1~3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2分钟) 1.谈话导入,尝试引入课题。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大象称重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回答:大象。 再问:图中让我们先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该用什么质量单位来表示呢?大象长得高大肥胖,如果用前面学习过的千克作单位行不行呢? 指名学生回答:行是行,可是数目会很大,写起来比较麻烦。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提问:有没有比“千克”更高级的质量单位呢?有,那就是吨。 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认一认……有多重”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吨以及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提问:“吨”很难实际感知,我们可以通过例子来算一算,假如我们班某位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4名这位同学重多少千克? 学生合作计算:25×4=100(千克)。 追问:那40名这位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计算:25×40=1000(千克)。 教师指出:在生活中,为了简便计量,人们把1000千克的质量也叫作1吨,也就是说1吨等于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小结: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吨”来表示很重或很大物体的质量。“吨”是比“千克”还要大得多的质量单位,用字母“t”表示,所以也可以写作1t=1000kg。 2.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看一看……见到过‘吨’”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吨或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吨作为单位呢?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头小象的质量大约是1吨;三头水牛的质量大约是1吨;过桥时发现有一个写着50吨的牌子,告诉我们这座桥的最大载质量是50吨;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等。 3.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吨、千克和克的运用范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师生交流、评议。小结:实际应用质量单位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质量单位,日常生活中,米、油、菜、水果等物品的质量,一般用“千克”作单位;火车、汽车的载质量等,用“吨”作单位。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9分钟)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3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使学生认识“吨”,并体会“1吨”的实际质量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