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虚词教学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虚词教学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9 15: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虚词教学
定义: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分类:p8副词、p21介词、p36连词、p86p91助词、叹词、拟声词p68
(一)副词(p8)
定义:副词一般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的词。

1、表程度的:
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2、表范围的:
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一齐、一概、一律
3、表时间的:
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赶紧、终于
4、表频率的:
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
5、表肯定否定的:
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6、表语气的:
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练习
试分析下列红色词的作用:
1、(赵州桥)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
2、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3、这次周末作业,他大部分做完了。
4、这次周末作业,他都做完了。
5、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居然能安然入睡。
6、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巨大转变。
7、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果子。
范围
范围
语气、时间、范围
语气
程度
程度
范围
(二)介词(P21)
介词是用在动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介宾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向、对象、比较等的虚词。
1、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于、趁、乘、随着、赶、临
2、表地点、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3、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

4、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5、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6、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一样)
7、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注意事项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他在家里。(动词)
他在做作业。(副词)
②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③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①于是我便坐了船,一直往海天深处开去。
②在外洞前边休息了一会儿,就往冰壶洞了。
③我们大约五点到学校。

④灾难终于降临到他们身上。

(方向介词)
(动词)
(动词)
(表对象介词)
(三)连词(P36)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用来表示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关联词
(1)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例子:
1、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2、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
3、天空中的残月有时像镰刀,有时像耳朵。
(2)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有:①不但……而且……②不光……还……③不仅……也……④不仅……而且……⑤不但……还……
例子:
1、我们的教室不但宽敞,而且明亮。
2、赵州桥不但形式优美,并且结构坚固。
(3)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常用的关联词有:①是……还是……②或者……或者……③不是……就是……④……还是……⑤要么……要么……特别的:“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例子:
1、与其看着别人成功,不如自己努力成功。
2、 他宁愿坐在地上哭,也不愿自己走路。


(4)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①虽然……但是……②尽管……还……
例子:
1、尽管战士们知道前面的路途凶险,他们还是昂首挺胸的前进。
2、虽然他一见便知是她,但是他却假装不认识她。
(5)假设关系: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①如果……就……②即使……也……③哪怕……也……
例子:
1、如果当时他能善待他的父母,那么他现在就会少一点自责。
2、即使今天下雨,我也出去玩。
3、要是早点知道这个道理,就好了。
(6)条件关系: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关联词语有:①只要……就……②无论……都……③不管……总……
例子:
1、不管刮风下雨,奶奶都风雨不阻的坚持送我上学。
2、即使不吃饭,他也要把书看完。
3、任凭风怎么吹,树木也面不改色。
(7)因果关系: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常用关联词语有:①因为……所以……②既然……就……③之所以……是因为……
例子:
1、他之所以成绩那么优秀,是因为他平时非常努力用功。
2、 因为她喜欢那条粉红色的裙子,所以她一天天的存钱把它 买下了。
3、既来之,则安之。
练习
试着做一做吧,相信你能行!
1、(?????)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2、(??????)你答应去,(?????)该准时去叫他。
3、这本小说有趣极了,(??????)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4、雨来(??????)牺牲生命,(?????)泄露秘密。
5、凡卡心想,(??????)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6、我俩(??????)住得很远,(?????)不常见面。
7、(??????)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要虚心听取。
8、(   )要努力读书,(    )要关心政治。
9、(   )军校招生,我(   )报考军校。
10、(   )走到哪里,他(    )听到乐声。

(四)助词(P86、P91)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时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啦(陈述语气)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注意事项
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五)叹词(P68)
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如“哎、唉、嗨、哎呀、哎哟、喂、嗯”等。
①嗯!我马上就去。
②哎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你东西掉了。


(六)拟声词(P68)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练习题
1、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2、“在”的用法最为灵活,可作动词、副词或介词。
①星期天,我在家。

②星期天,我在家看书。

③星期天,我在复习功课。

3、啊,可作叹词或语气助词。
①啊!祖国多么美!

②祖国多么美啊!
4、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1.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2.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3. 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4.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