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课时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不同动物发育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差别很大制定教学重点为:
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难点:
依据学情学生对昆虫完全变态的生殖发育已经有了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分析教学难点为:蝗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录像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
学生准备: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片和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与讲述法结合
学情分析:学生对昆虫完全变态的生殖发育已经有了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过程
导言:我们已经知道了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那么,蝗虫的发育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观察P16图14-11(在黑板上挂上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
提问: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上是否相似?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回答: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上相似,它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提问:蝗虫是农业害虫,当蝗虫大量生殖、集群和迁飞时,大面积危害农作物,这称为“蝗灾”。若要消灭蝗虫,你认为什么时期是最佳时期?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略)
提问:根据日常观察,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的相似?
(回答:蟑螂、蟋蟀……)
讲述:像蝗虫、蟑螂、蟋蟀等昆虫,它们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特别是对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有了具体的认识,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列表的形式比较家蚕和蝗虫生殖与发育的区别:
发育 经过阶段 有无蛹期 幼虫和成虫是否相似
家蚕
蝗虫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1.蜜蜂的发育过程是( ) A、卵→幼虫→成虫 B、卵→蛹→成虫 C、幼虫→卵→成虫 D、卵→幼虫→蛹→成虫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从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来看,诗中蚕的“死”是指家蚕哪个发育时期的结束( )。 A、卵 B、幼虫 C、蛹 D、蚕蛾3.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 A、蝗虫的幼虫不需要蜕皮 B、蝗虫没有蛹期 C、最佳“灭蝗”的时期是幼虫期 D、家蚕一生只有一次作茧化蛹的机会4.蟋蟀、蚂蚁的发育分别为( ) A、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B、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C、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D、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5.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脱壳后的蝉属于(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二、非选择题(一)填空题蝗虫一生经历了 、 、 三个发育时期,蝗虫一生蜕 次皮,属于 发育
(二)读图分析1、 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根据它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字代码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2)菜粉蝶的发育顺序是 → → → ,(填序号)它的发育属于 发育。(3)与菜粉蝶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4)消灭菜粉蝶的最佳时期是 ,为什么? 2、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美丽的丝绸是以“蚕宝宝”吐出的细丝为原料织成的。请观察右图中家蚕的发育过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 〕 期。(2)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 〕 期满足食物供应,为什么? 。(3)家蚕有“作茧自缚”的现象,这是一种由家蚕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这两句诗描述的生物学现象具有科学性吗?你能否试着改变其中的两个字,使之符合家蚕的生长规律。板书设计 ???????????????
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二、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
1.定义——个体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的发育过程
2.例如:蟋蟀、螳螂等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