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金
字
塔
关于金字塔,有很多有趣的谜。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神奇与魅力。(重点)
3.阅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同一种事物。(难点)
学习目标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泥 精
黄 澄 名 不 熠发光 想
dèng yì kuì yì xiá
尔 物 刀 泛
āi fēi nián rèn làn
yū zhàn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澄泥
澄浆泥
dèng
澄
黄澄澄
译作
翻译官
yì
译
译名
羞愧
自愧不如
kuì
愧
不愧
辉熠
熠熠生辉
yì
熠
熠熠发光
遐迩
闻名遐迩
xiá
遐
遐想
埃及
āi
埃
埃菲尔
涓埃之力
芳菲
郁郁菲菲
fēi
菲
埃菲尔
黏土
黏液
nián
黏
黏着物
着笔
沉着冷静
zhuó
着
黏着物
利刃
迎刃而解
rèn
刃
刀刃
滥用
滥竽充数
làn
滥
泛滥
清淤
淤血
yū
淤
淤泥
湛蓝
碧湛湛
zhàn
湛
精湛
着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
.
雄壮而浑厚。多形容诗文或书画气势磅礴,含义深远。
【雄浑】
【熠熠发光】
【豪迈】
【幽思】
【泛滥】
【精湛】
沉静地深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鲜耀地发着光。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精深。
气魄大;勇往直前。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金字塔夕照》用流畅、饱含韵味的文笔,展示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的概况。
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篇文章是散文,用优美的语言文字着重描写了金字塔的金色,写出了金字塔的意境美,译名妙,色彩难忘,引人遐想。
第二篇文章是说明文,运用图片和各种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雄伟、神奇的特点以及古埃及的科技文化成就。
金字塔夕照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夕阳、田野、沙漠都是金色,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那古老的金字塔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由此看出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
作者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的、局部的特色,而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作者对令人陶醉的金字塔夕照的赞美,也体会到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
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这是一篇“风貌通讯”,也是散文,文章结构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描绘非常出色,构思巧妙。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这部分内容介绍的是胡夫金字塔。作者用画图的方法展示了胡夫金字塔的塔高和塔基边长,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塔的重量、体积和塔基面积,简洁、明了、直观。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胡夫金字塔一 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用大约230万块石头建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 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中感受到胡夫金字塔非常高大雄伟,在当时的情况下,修建十分不容易。
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薄,越来越轻。今天我看见一个小型的笔记本电脑,居然跟平时用的会议记录本大小相当,薄厚也差不多,我感到十分惊奇。看了一下说明,它居然只有 25厘米长,15厘米宽,2厘米厚,重量只有945 克,真是名副其实的笔记本!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从这两句话中,我体会到了几千年前的工匠手艺精湛,技术高超,超乎人们的想象,太了不起了。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塔高的10亿倍。从塔底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两个巧合,引人深思。
◇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
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生命的开始;而尼罗河西岸是太阳降落的地方,象征生命的结束,那里是亡灵的世界。陵墓正好是两个世界的交界口,由这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然后再从东方再重新出现,所以他们把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
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们
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
余5天作为节日。
这段文字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塔高的10亿倍”相印证。
意境绝美
译名绝妙
色彩难忘
金字塔夕照
人间奇迹
雄伟:重量、体积、面积、塔高、塔基边长
技术精湛:不用黏着物、无缝隙
巧合:塔高 塔底
不
可
思
议
的
金
字
塔
智
慧
结
晶
金字塔在尼罗河的西岸
天文学、数学、几何学等成就高
精湛的造船技术
尼罗河上游有采石场
石窟陵墓、神庙等
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
最大的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用流畅、饱含韵味的文笔,展示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的概况,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谜团重重。我们课后可以通过资料进一步地了解金字塔。
浩瀚的沙漠显得过于空旷,有了胡夫、哈弗瑞、门卡拉三座高大的金字塔,视野就有了遮挡,空间就不再单调而寂寞。
阳光下,你第一眼的印象就是这样,由此推想开去,就能感觉到金字塔的价值,尽管它的价值远不止此。
三座金字塔,像三个巨人,站在沙漠里,睥睨天下,极目八荒。
三座金字塔,像三个积木,等待着人们来玩耍——当然,有能力玩耍这么巨大积木的,似乎应是外星人。
我听了导游的介绍,再仔细观摩,就发现,其实埃及的大金字
简单又神秘的游戏
——金字塔(节选)
喻晓
塔是先民安放在大地上,有意向后人展示他们才能的三个艺术品。
作为艺术品,它们是那么独特,那么与众不同。
巨大石料砌筑起来的尖锥体,形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古代的埃及人心存狡狯,好像在向后人说:给你们个最简单的几何形体,也够你们破译千年!
这是一个神秘的游戏,一个智慧的游戏,在沙漠上做了几千年。
是游戏,也是学问。金字塔代表一个时代,那些地宫的门,通向历史深处。金字塔的神秘,它的无解,令全世界的人着迷,它是一本用石头写成的大书。人们读它,研究它,欣赏它。它的魅力永恒。
有人说它是5000年前建造的。有人说它是1万年前建造的,因为古老,因为神秘,金字塔和那些古老的神庙,属于站在想象之外的“金字塔时代”,是一个超越人类历史发展常规的“埃及星球”。
因为至今还存在那么多谜团,那么多未知,我们不妨说它是“金字塔猜想”,是横在人类智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每座金字塔需要300万立方米的石头,每块石头平均重达2.5吨!这些数字,能让你惊愕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在没有出现铁器的时代,这些石头是怎么凿取的?在没有出现滑轮、轱辘的年代,这些石头是怎么搬运的?是怎么砌筑的?一座金字塔的劳动量,需要10万工匠建造20年!工程的庞大和
难度,让今天的人们仍颇费思索,叹服不已。
没有记录的文字,无从稽考,一切都灰飞烟灭了,只留下了这石头砌筑的巨大的几何体。
金字塔是有形的文明,无字的历史。
5000年前,鸿蒙初开,文明的曙光初露,人类就有这样的大手笔,就用这些沉重的石头开创文明,书写历史。
金字塔的建造者们,用心很深,他们选用石头,而且是巨石——他们知道,只有石头不烂,只有巨石能够抗风化,长存千年,能够留住他们的智慧,留住他们的心血。
石头无言,犹如天道无言。任凭你去想象,想象取石的工场,想象尼罗河上运石的船,想象阳光下流汗的肩膀,想象设计者匪夷所思的智慧。
石头有情。金字塔是证物,是路标,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想象的空间,进入一个远古的文明时代。站在金字塔前,你会对自身作为人的伟大而倍感骄傲,也会面对苍天,对人类的历史发出无数的追问。
思考:作者为什么称金字塔是“简单又神秘的游戏”?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