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说出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
2.识别精子和卵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精子和卵子的形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视频资料观察受精过程后能用语言描述受精过程,训练学生获得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了解了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后,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2.在了解了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后,让学生以新的视角来感受母爱,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
3.描述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1.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2.描述受精过程。
三、课前准备?
1.男女生殖系统结构的挂图、模型或视频资料。
2.展示精子和卵子形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演示精子、卵子排出及受精过程的示意图或Flash动画演示课件。
4.雌沼虾、雌鲤鱼或鲫鱼等产卵动物,蝗虫精巢的玻片标本。
5.胚胎发育过程的视频或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图片、挂图等。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导言: 我们在上学期曾研究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本学期我们将要研究生物圈中的人,人与绿色植物一样都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将从人一生的起点说起,那么人一生的起点应该从何时算起呢?(这个问题一定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争论,一般会有两种答案: 一个是认为从人出生算起,一个是认为从受精卵形成算起,教师不必急于回答,就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的学习。)人体共有八大系统,生命的延续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经过同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我们生命的第一步是如何开始的吧!
设计思想这段导言虽然简短,但却达到了几个目的: 为第四单元和第八章作了导言。设问“人生命的起点应该从何算起”,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我们来探究自己生命的第一步是如何开始的”对学生的心灵起到净化作用,使之端正学习态度,对生命的诞生产生敬畏之情。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入到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通过观察认识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利用教材和模型,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P4的图81和图82,初步认识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然后教师出示模型,让学生脱离教材对照模型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并能说出男女生殖系统主要的生殖器官。也可以利用图片、课件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掌握了生殖系统组成之后,再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认识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然后对照教材中的图解或模型说出生殖器官的功能。
设计思想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习的过程完全成为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理解原理,而不是教师指着图解讲授,学生被动接受。
活动二: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的形态
如果准备了产卵期的雌沼虾,则可按教材中的指导进行观察。如果没有沼虾,也可准备产卵期的雌鲫鱼、鲤鱼等动物进行观察。较大的动物卵用放大镜观察即可。如果没有活体观察材料或蝗虫精巢的玻片标本,也可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观察。观察后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 精子的结构对受精有何意义?
设计思想充分挖掘当地的教学资源,利用当地容易采集到的实验材料或用多媒体手段来代替不能操作的实验。思考精子的结构对受精作用有何意义,让学生感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活动三:认识受精过程
播放人的“精子和卵子排出及受精过程”的视频资料,或播放演示受精过程的Flash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受精过程。在理解了受精意义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 精卵结合形成了受精卵,那么受精卵的形成意味着什么呢?是否标志了新生命的开始呢?学生通过讨论一定会得出“受精卵的形成就标志了新生命的开始”的结论,从而回答了课前学生的疑问。
设计思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利用Flash动画课件、视频资料或画图讲解,符合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解决了难点。
活动四:了解胚胎发育过程
播放胚胎发育的视频或连续的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叙述胚胎发育的过程。讨论:(1)胎儿怎样从母体获得营养,又怎样排出体内的废物?(2) 猜想胎儿、胎盘、羊水等会给母亲增加多少负担?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或与教师交流,能够深切地感受到: 小小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会给母亲带来很大的负担,增添很多麻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伴着母亲的阵痛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然后请同学们以“重新感受母爱”、“我对生命的再认识”为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奇、伟大和宝贵,感受母爱的伟大。
设计思想 在这个教学环节上尽量做到从知识的认知到情感的教育自然过度,对学生进行感受父母的生养之恩、认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的情感教育,力求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活动五:总结评价,情感升华
同学们先独立完成自我评价,再小组内互评,最后教师点评。教师点评的方面应该包括: 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等内容。
最后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人最初的生命形式都只是一个受精卵,是成千上万个精子中最优秀的那一个与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的,是父母爱的结晶。父母又用世间最伟大的爱将我们培养成人,我们不仅要将父母的生命延续下去,更要将父母给我们的爱传承下来,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地繁衍生息,与其他生物共同创造美丽和谐的大自然。
活动六: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阅读自己的出生证,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同时向母亲了解自己在妈妈体内时都给妈妈带来了哪些麻烦和快乐,自己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什么,与语文学科结合,以“重新感受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设计思想 布置这个课外活动,目的是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德育功能,并将课内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受父母的生养之恩,懂得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