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复习导学案
(注意:标有※的题型专为学习有余力的同学设计。)
【知识点梳理】
6.1 物体的质量
1.在“铁锹”和“铁”中,属于物质的是________,属于物体的是________;质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用符号_____表示,它的国际单位: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_____kg=_____?g=_____mg 。
3.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
4.质量是_______的一种物理属性,它不随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而改变。
5.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2用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
①放: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上;
②调: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___上,通过调节__________使指针尖对准分度盘_________线,这就表示天平平衡了。在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偏右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偏左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称: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__,用_________向_________加减砝码并调节_____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加减砝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称量时绝不允许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物体直接放到托盘里称量;
④记:物体质量等于_______质量加上________质量,最后所记录的数据应该包括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⑤理:实验结束后要将砝码放回___________中并将游码归位,取下砝码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⑥测量微小物体质量的方法用: 。
6.3物质的密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它的大小由_______决定,而与这种物质的质量、体积________。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______。 2.密度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密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为_______?,体积的单位为_______,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种常用的密度单位是___________,1g/cm3=____________kg/m3。
3.记住: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密度知识的应用:
1.密度的测定:
①原理:先测出待测物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根据____________,求出其密度。
②方法:固体质量可用____________直接测量;液体质量可用____________总质量减去________的质量。液体的体积可用__________直接测量;固体体积可用量筒来测量,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将固体__________在量筒中的液体里读出体积V2,则固体体积为____________。
③量筒或量杯的刻度是用______作单位的,1ml=______cm3。量筒和量杯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__________相平(或者凸液面的__________相平)。
④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是:
A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C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B计算倒出液体的体积的质量 E测量倒出液体的体积 D计算液体的密度
2.密度的应用:
①间接测量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__;②间接测量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__;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除了密度外,还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重点突破】
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1.惠安是“石雕”之乡。小华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 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 ____cm3样石的密度为___ ____g/cm3。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测食用油的密度时,最初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 33.4g,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图(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
(l)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 ___g,体积为_____ __cm3;
(2)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 ___g/cm3 =_____ __k g/m3;
(3)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食用油密度;
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 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是m2 ;
③ 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④ 根据算出食用油密度。
你认为,小莉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_______ ,( “大”或“小”)原因是 _____。
【重点题型】
一、密度概念的外延
例题.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体的物性之一,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练一练:
1、对于密度公式ρ=m/V理解正确的是( )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冬天里,我们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冬天水管容易冻裂的原因是 ( )
A、水管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管里水接成冰后,质量变大 D、水管里水结成冰后,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体积变大
二、鉴别物质
例题:张丽的妈妈在商场买了一个金首饰质量为38.5克,体积为2立方厘米,问:该金是否是纯金的?怎样鉴别?(已知金的密度为19.3×103千克/米3)
练一练:一个瓶子,质量是2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100g,装满酒精后,总质量是92g,这种酒精是否是纯酒精?(ρ酒精=0.8×103kg/m3)
三、空心问题
例题:有一个铁球的质量是158g,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50g水,
(1)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cm3?
(2)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体积有多大?
(3)如果有一铜球,质量和体积都与铁球相等,则谁的空心部分体积大?(ρ铁=7.9g /cm 3、ρ铜>ρ铁 )
练一练:
一个体积为0.5dm3质量为0.81kg的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若把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球的重力为101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铝的密度为2.7×103 kg /m3 g=10N/K g)
四、等量问题
例题:一个质量是50克的容器,装满水后质量是150克,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130克,求:
(1)容器的容积;
(2)这种液体的密度。
练一练:
1.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酒精? (ρ酒=0.8×10?kg/m?)
※2.一只空瓶盛满水时总质量为800g,如果先在瓶中放入质量是50g的某种金属块后再倒满水,则总质量为840g,求金属的密度。
五、比例问题
例题: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之比是2:1,体积之比是1: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
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比是2:1,体积之比是1: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
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1: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
练一练:
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的体积的1/2,将物体a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物体b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a的密度ρa与物体b的密度ρb的比值( )
A.2:1 B.1:2 C.4:1 D.1:4
※六、液体混合问题
例题:按照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20℃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请你根据行业规定计算四川宜宾白酒厂生产的每瓶“500ml?45°”的五粮醇白酒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多少?(粗略认为白酒由纯水和酒精混合而成,不考虑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练一练:
某校同学前往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白酒是发酵后的粮食里的酒精从酒糟中蒸煮汽化出来的,其装置如图所示.因为汽化要吸收热量,所以需要在锅灶下加热.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汽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对(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 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试回答:
(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多高温度才能出好酒?输汽管为什么要弯弯曲曲的经过冷凝池?
(2)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 mL、45度“的白酒质量是多少?是否恰好”1斤酒?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少?(不考虑勾兑时的体积变化)
※七、生活中的密度问题
例题: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牌上标有,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是0.88×103kg/m3,夏季 0.8×103kg/m3,煤气瓶容积为0.015 m3,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 (选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 元/瓶,如果按质量计算,煤气价格是 元/千克。
练一练:
1.某钢瓶内所装氧气得密度为8 kg/m3,一次电焊用去其中的1/4,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多少?
2.一个氧气瓶里的氧气的密度原来是ρ,用去一半后,余下的氧气密度是( )
A、ρ B、2ρ C、0.5ρ D、0.25ρ
八:密度图像问题
例题: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
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 若V甲 = V乙 则m甲V乙
练一练:
1.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图3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2.用量筒装某种液体,测得的体积为V,液体与量筒的总 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对应值,在m—V图象上描述如图所示,
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总质量为_______g,量筒的质量为________g,
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